何林娜 花惹喜 王梅


[摘要] 目的 探究婦產科護理管理中護士分層管理的應用價值。方法 該次研究選取了該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之間參加婦產科臨床護理工作的82名護士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兩組,一組為實驗組,由42名護士組成,對實驗組實施分層管理,另一組為對照組,由40名護士組成,對照組采取常規模式工作。結果 實驗組患者對護士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95.23%,對照組患者對護士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92.85%,兩組中患者對護士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婦產科護理管理過程中,通過應用護士分層管理,能夠使護士的綜合能力,護理工作質量以及護理滿意度得到有效提升,值得臨床大力推廣。
[關鍵詞] 分層管理;婦產科;護理管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12(c)-0068-02
護士分層管理主要以護士的工齡、學歷以及護理工作能力等進行分級,分成多種層級的護理崗位,分別是助理護士、初級責任護士、高級責任護士以及專科護士,各個層級的護理崗位所承擔的職責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科學配置護理人員,將護理質量得到充分的提高[1]。該次研究選取了該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之間參加婦產科臨床護理工作的82名護士作為研究對象,對其中42名護士應用了分層管理,不但明顯提高了護士的工作積極性,提升了護理質量,并且使護理滿意度得到有效提升,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選取該院參加婦產科臨床護理工作的82名護士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兩組,一組為實驗組,有42名護士,另一組為對照組,有40名護士。其中實驗組護士年齡最小的為22歲,年齡最大的護士為45歲,平均年齡為28歲;工作資歷最短的為4年,最長的為20年,平均工作資歷年限為10.5年。對照組護士年齡最小的為23歲,年齡最大的護士為44歲,平均年齡為29歲;工作資歷最短的為3年,最長的為21年,平均工作資歷年限為10.8年。兩組護士在年齡、工作資歷等基本資料方面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能夠進行對比。
1.2 ?方法
針對對照組采取常規模式進行工作。針對實驗組實施分層管理,具體措施如下。
①護士層級職責。在正式實施層級護理管理之前,要將婦產科護理工作的相關制度、標準、流程以及應急預案制定好,確保制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從而為層級管理通用有效的考核依據,進一步的提升婦產科病房管理的規范性,使病房管理工作更具備標準性和制度性[2]。按照婦產科護士的學歷、工作資歷、職稱、技術水平以及工作能力等資料作為參考,將護士崗位分成4個層級。
②分組。在整個病區設置一名護士長,4名責任護士,按照實力將護士劃分為實力均等的4個護理小組,每一名責任護士負責一個小組,作為小組組長。各班組長和組員固定搭配,每天保持護理工作8 h,實行24 h的負責制,確保護理工作不間斷。初級護士主要只負責對一些病情不是很嚴重的患者進行護理工作,同時還負責對助理護士的培訓,高級責任護士主要是負責對患有嚴重疾病的患者進行護理,同時還負責對年輕護士的業務培訓和教育,每個層級都要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嚴密觀察,加強對患者的護理以及健康教育[3]。
③培訓。培訓方案要根據婦產科的工作特點來進行制定,通過采取一對一的方式對護士進行分層培訓,下級護士由上級護士進行培訓,比如專科護士由護士長進行培訓、初級責任護士由高級責任護士進行培訓、助理護士由初級責任護士進行培訓。要重視日常的工作培訓,帶教老師要充分利用高資歷護士的工作經驗對年輕護士進行指導,提升年輕護士的護理積極性。護士長主要負責檢查、評價培訓的效果,收集患者、醫生對護理工作的建議以及護士對培訓工作的建議,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糾正,從而使各個層級護士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水平得到有效提升[4]。
1.3 ?評價指標
對兩組護士的綜合能力和護理工作質量以及護理工作滿意度進行對比分析。護士的綜合能力主要根據護士考核方案,對每個季度兩組護士的帶教能力以及臨床護理能力進行對比,其中帶教能力主要依據帶教學生和護理部的評價,臨床護理能力主要依據理論考評和操作考評;護理工作質量主要根據相關評審標準對以下各個指標進行評價,分別為感染管理、文書記錄、急救用物管理、安全管理、基礎管理、特一級護理、知識豐富度;護理工作滿意度主要考核患者和醫生對護士護理工作的護理滿意度,通過工作滿意度調查表的方式來收集評價意見。
1.4 ?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結果數據的處理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用(x±s)表示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用(%)表示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士綜合能力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的帶教能力和臨床護理能力明顯更高,兩組護士綜合能力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綜合能力實驗數據見表1。
2.2 ?兩組護士工作質量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各項指標評分明顯更高,兩組護士護理工作質量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工作質量實驗數據如表2所示。
2.3 ?兩組護理工作滿意度對比
實驗組中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95.23%,對照組中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92.85%,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醫生及患者對護士護理工作滿意度明顯更高,兩組護理工作滿意度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803,P<0.05)。見表3。
3 ?討論
近些年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獲得了巨大的發展,隨著縣級公立醫院的有效改革,使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患者以及醫院對護士護理工作的要求也變得更高[5]。在婦產科中,由于急診較多、病人病情十分復雜、治療風險系數高以及工作預見性差等原因,對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以及業務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如何對管理人員以及護理人員進行科學配置成為當前行業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分層管理作為一種有效的管理管理,能夠將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充分的調動起來,使患者得到更加人性化、個體化以及高質量的護理。
[參考文獻]
[1] ?陳秀.護士分層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家庭醫藥.就醫選藥,2017(7)16-17.
[2] ?崔穎.護士分層管理模式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2017(4下旬刊):11-14.
[3] ?張敏,李秀芹.護士分層分組管理模式在婦產科病房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醫藥衛生:引文版,2016(5):585.
[4] ?桂小琪,余桂珍.優質護理服務中護士分層管理實踐[J].當代護士,2016(1下旬刊):185-186.
[5] ?梁芬芳,劉倩.護士崗位層級設置管理與進階模式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護士,2016(8):170-172.
(收稿日期:2018-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