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 張健偉
[摘要] 目的 探究骨科護理管理中應用安全管理的效果分析。方法 選取2017年10月—2018年6月該院骨科收治的110例骨折患者,護理人員24名。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患者55例,每組護理人員12名。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管理,實驗組給予安全管理,對比兩組護理人員心理護理、用藥護理、疼痛護理、引流管護理、體位護理等護理質量及不安全事件的發生情況。結果 實驗組護理人員心理護理、用藥護理、疼痛護理、引流管護理、體位護理等護理質量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患者不安全事件發生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結論 骨科護理中應用安全護理管理效果顯著,能夠有效的減少患者在治療中不安全事件的發生,顯著提高治療效果,同時也提高了護理人員對不安全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了整體的護理質量。
[關鍵詞] 安全管理;骨科;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12(b)-0048-02
近年來,醫療機構發生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較多,如何減少這一現象成為社會重視的問題。如果解決醫療護理中的法律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是醫院管理的重點。把安全護理管理的含義透徹分析,強化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使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能夠嚴格地按照護理制度和技術操作流程進行,并對醫生實施的治療給予相應的護理方案,使患者在治療期間減少不安全事件的發生,保證患者在治療期間順利治療,使患者能夠快速地恢復健康,因此在患者治療期間的身心安全為護理安全管理的主要內容。護理安全管理過程是指患者從入院、治療、出院護理工作的展開到護理工作的結束,在此過程中能夠對潛在的不安全事件和已發生的不安全事件進行有效的管理。護理安全管理為護理服務質量的評價標準[1]。在護理工作中實施有效的護理安全管理,不僅能夠促進患者身心健康,而且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減少護患的糾紛,提高治療效果。該次通過骨科護理中應用安全環節管理取得較好的護理效果,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6月間該院骨科收治的110例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骨科收治的110例骨折患者,護理人員24名。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患者55例,每組護理人員12名。其中對照組男性患者25例,女30例;年齡為8~68歲,平均年齡(54.52±5.41)歲;護理人員20~38歲,平均年齡(28.54±10.21)歲。實驗組男性患者28例,女27例;年齡為9~70歲,平均年齡(58.92±5.92)歲;護理人員24~40歲,平均年齡(29.64±10.54)歲。對比兩組患者、護理人員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管理:實驗組給予安全管理,具體方法如下。
①加強骨科護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并重點培訓安全教育。對于新入職的護理人員應采取崗前培訓的辦法,使護理人員要初步地掌握護理安全的重要性,提升其對護理工作的責任感。為了使安全管理能夠更好地應用到骨科護理中,使其能夠完善全面的發展。定期對科室全體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尤其針對新入職護理人員,同時制定相應的考核、獎懲制度,以鼓勵護理人員提高對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合理安排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為資歷較淺的護理人員進行指導及分享。使科室所有的護理人員都能夠全面地掌握相關安全知識,使每位護理人員都能做到對安全隱患的排查、預防和處理。
②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將管理制度作用于護理實踐。對護理人員進行分級管理,可根據護理人員的性格特征、工作經驗、工作能力等為其安排護理工作,并嚴格地執行交接班制度,認真做好交接班,并詳細記錄。對使用的治療藥品進行嚴格的管理,安排專人負責,同時護理人員應嚴格遵守操作規范,使護理工作能夠有法可依。安全護理的服務理念主要是以患者為中心,培訓護理人員的常規護理制度和專項操作,使護理人員在工作中能夠及時地發現問題并處理問題,同時進行分析和總結,逐漸地提升護理質量[2]。
③對骨科護理人員進行安全護理管理學習,提高護理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在骨科護理中安全管理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能夠顯著地改善護理質量,較好地控制護理風險。所以,應指導護理人員對法律知識進行了解和學習,從而增強其法律意識,同時加深護理人員對護理安全的重視和理解。應加強護理人員的護理安全管理學習,提高其護理風險防范意識,同時培養良好的護理安全理念[3]。
④提高護理人員對應急事件的處理能力,尤其是對缺乏工作經驗的新員工和資歷尚淺的護理人員。科室護士長可安排新老員工搭配進行護理操作,這樣不僅能夠提高護理質量,保證護理質量同時,能夠顯著地提升新員工的綜合護理能力,使新員工能夠更好處理應急事件,避免護理差錯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護理人員心理護理、用藥護理、疼痛護理、引流管護理、體位護理等護理質量及不安全事件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統計分析,計數資料,計量資料,分別用χ2檢驗,t檢驗,其表示方法分別為[n(%)]、均數±標準差(x±s),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護理人員的整體護理質量
兩組護理人員的整體護理質量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不安全事件發生率
兩組患者不安全事件總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護理管理快速發展,安全護理管理應用于骨科護理中,其在護理中主要的體現是以患者為中心,在護理管理中應用安全管理能夠有效地減少護理中的風險事件,降低護理差錯發生。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對醫療服務的要求也提高,使護患之間的關系也相對緊張,如何能夠避免護理中不安全事件的發生,有效地緩解護患之間的關系,能夠使護理服務得到患者的滿意,是護理工作一直關注的重要問題。
在骨科護理中,有很多潛在的危險因素,都會對患者和醫護人員造成傷害[4]。潛在的因素包括:護理人員不夠細心,對患者病情觀察不夠細致,由于護理人員缺乏??频淖o理知識,對護理中存在的風險不能夠盡早預知,不能夠充分地認識患者的病情情況,導致在為患者搶救時造成嚴重的影響,特別是針對危重患者,病情變化較快,極易對患者的體征和癥狀造成忽視,從而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其次,由于護理人員的技術操作不規范,使護理工作制度不能夠完全地落實護理工作中,又因不規范的護理操作,不僅不能夠滿足患者對護理服務的要求,同時極易使護理人員發生護理差錯[5]。另外,護理技術水平、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護患的及時溝通等也會導致不安全事件的發生,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康復和痊愈。安全護理管理的應用顯著的地提高了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水平水平,使護理服務得到患者的滿意,減少護患之間糾紛的發生,促進護患關系的融洽[6]。
通過該次研究觀察實驗組護理人員心理護理、用藥護理、疼痛護理、引流管護理、體位護理等護理質量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患者不安全事件發生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安全護理管理應用于骨科護理,顯著改善了骨科的護理質量,使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使護患關系得到顯著改善,值得在護理工作中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譚敏,王秀,蔡靈敏.護理安全管理在骨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8):20-21.
[2] 常淑鈴,王驊.骨科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管理對策[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16):3082-3083.
[3] 鮑春香.情景模擬培訓在骨科護理安全管理中的實施效果[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3):94-95.
[4] 陳瑩,張紅艷,韓東月.護理安全管理在骨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11):136-138.
[5] 徐小燕,李蕊,閆麗娥.ICF分類中“參與”與“環境因素”交叉作用模式在康復病房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8(1):11-13.
[6] 潘巧紅,馮常強,朱虹.全員參與骨科護理質量管理的措施和成效[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14):138-139.
(收稿日期:2018-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