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曄
【摘要】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圖書館形態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運用數字技術處理和存儲文獻的數字圖書館為人們帶來諸多便利。雖然數字圖書館融合眾多信息資源,便于用戶隨時隨地檢索信息,極大提高了信息使用效率,但隨之引起的版權利益沖突對其發展造成不良影響。本文對數字圖書館的版權使用和利益平衡策略進行探討,從經濟視角探究版權人與社會各界的利益協調方法,為加強數字圖書館標準化管理,發揮數字圖書館應有價值奠定基礎。
【關鍵詞】數字圖書館;版權使用;利益平衡;對策
一、數字圖書館版權利益沖突的表現
分析數字圖書館的版權利益沖突問題前需要梳理“合理使用”和“利益平衡”的概念,“合理使用”是著作權法中的一項重要制度,為保護公共利益,著作權法允許部分不經著作人同意也不向其支付報酬的行為?!吨腥A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規定個人學習、研究已發表作品,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作品,為報道時事新聞再現他人作品,為課堂教學或科研少量復制已發表作品,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使用已發表作品,免費表演等十二種行為屬于“合理使用”。判斷作品使用行為屬于“侵權”還是“合理使用”的原則是評估該行為是否包含商業目的,使用行為是否對作品價值產生影響。作為版權保護的重要內容,“合理使用”在維持公眾利益和保護版權所有者利益的平衡中發揮關鍵作用,是推動人類文明健康發展的重要規則?!袄嫫胶狻敝竿ㄟ^法律權威協調各方利益沖突,使各方在利益共存和相容的基礎上實現合理優化,在知識產權范疇下的利益平衡理論考量了知識產權與有形財產權的迥異差異,兼顧國內外經濟秩序和各利益方的主體利益制定準則。
實體圖書館已經形成一套完整的版權合理使用和利益平衡機制,作者與出版商協商一致的前提下由出版商對作品進行出版,圖書館購買這類經過授權的作品并允許讀者閱讀和借閱,讀者的使用行為遵守出版商有關規定。但數字圖書館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尚未完善版權授權渠道,導致版權作者與其他利益方的矛盾不斷激化。數字圖書館版權利益沖突的表現主要有兩種.一是傳統版權授權渠道狹窄引發的利益沖突。數字圖書館不保存實體文本,而是用數字技術存儲超大規模的海量數字信息,用戶通過網絡訪問和存取信息,相當于用戶的使用目的和使用行為無法受到數字圖書館的約束。即使作者與出版社簽訂授權使用合同,也無法阻止作品在網絡環境中被隨意轉載和使用,過窄的授權渠道使傳播者很難獲得授權,但侵權卻相對容易且極少受到懲罰,進一步增加了網絡侵權現象。二是版權人權利擴張需求和信息共享之間的矛盾,隨著知識產權保護越來越受到重視,版權人的法律地位不斷提高。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明確規定“網上傳輸作品僅屬于作者和版權人權利,通過網絡向公眾傳播作品需經權利人許可,否則構成侵權行為”,隨著版權人的權利范圍擴大,信息共享難度提升,造成版權人與傳播者矛盾升級。
二、數字圖書館版權利益沖突的根源
不管是因授權渠道過窄引發的利益沖突還是版權人權利擴張導致的矛盾,其深層原因都是信息資源共享機制不完善。數字圖書館將紙質文獻轉化為電子版文獻,使得信息資源的存儲、流通更為便捷,其本質要求是推動信息資源共享。數字圖書館知識網絡系統中的作品都獲得版權人許可,以一種共享的方式允許用戶無償使用,為共享人類文明發展成果做出巨大貢獻。另一方面,數字圖書館提供的信息資源都是版權人的智力成果,受相關知識產權法嚴格保護。版權具有獨占性特征,超出法律規定的“合理使用”范疇的任何使用行為必須得到版權人的許可,否則任何人不得使用版權人的知識產品,而數字圖書館在制定信息共享機制時未提出妥善處理方法,造成兩者內涵相違背。創造知識產品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人力成本,凝結著創作者的心血和智慧,版權人自然希望他人使用作品時能支付適當報酬。如果數字圖書館任由用戶無償使用作品,則會無形中損害版權人的經濟利益,打擊版權人創作積極性,長期以往導致信息生產量明顯降低,可供使用的信息資源減少,進而阻礙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目標的實現。版權利益沖突的導火索是版權人個人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相矛盾,網絡環境下公益性數字圖書館的合理使用權尚未隨著新技術得到相應擴展,造成信息資源共享過程遭遇諸多阻礙。過度保護版權違背了數字圖書館公益性質,導致信息資源流通阻滯、公共利益受損,甚至會因作品使用成本增加而影響其傳播范圍;忽視保護版權則會損害版權人的合法利益,任何一種失衡都會造成利益雙方損失,以完善信息資源共享機制為基礎調整利益關系,促使版權利益由“失衡”變為“平衡”,是數字圖書館健康發展的基礎。
三、經濟視角下數字圖書館版權合理使用與利益平衡的思考
從經濟學原理出發尋求數字圖書館版權合理使用必須首先分析利益關系,版權人、數字圖書館和社會公眾的利益需求,以三方總體利益效用最大化為原則緩解三方利益矛盾。信息資源共享是有條件的,版權人創作作品并授權他人使用不僅為了增進社會文明程度,也希望為自身謀求利益,社會公眾需要付出一定的經濟代價才能取得該作品使用權,版權人和社會公眾共贏才能實現共享。數字圖書館作為連接版權人與社會公眾的平臺,需要對信息資源進入成本、人工處理成本和其他維護成本進行統計,當信息資源共享收益大于成本時,共享才具有經濟合理性和實現可能性。
(一)使用帕累托最優理論
帕累托最優理論是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在經濟效率分析和收入分配研究中提出的利益平衡理論,其核心思想是某種處于固定配置狀態下的資源在效率和公平上是固定的,也就是說任何改變都不會使個體狀態變好或變差。滿足帕累托最優狀態的資源分配是最具經濟效率的,其意味著各利益方在不損害他人利益的同時優化了自己的利益所得,資源的整體配置效率達到最佳。信息資源共享以信息資源合理配置為前提,運用帕累托最優理論分析版權人、數字圖書館和社會公眾對信息資源的需求,尋求恰當的分配和補償措施,使三方利益均不受損的情況下增加社會福利總量,是數字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的有效策略。若將版權人和社會公眾的已有利益平衡點視為A,超過A點的范圍表示版權人和社會公眾利益沖突加劇,那么因各種原因造成的利益沖突會失去該平衡點,必須在超過A點的范圍中重新找一個最佳點A點作為新的平衡點。“雙贏”或“多贏”是帕累托最優理論的最終目標,也是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的根本方向,制定數字版權法律時可以參考帕累托最優理論,厘清版權人和公眾利益的共同點和矛盾點,尋求版權人和公眾利益都不受損的平衡點,強化數字圖書館的自律性管理,使得科技進步更好地造福全社會。
(二)使用卡爾多-希克斯效率理論
1939年經濟學家卡爾多在《經濟學福利命題與個人之間的效用比較》中提出虛擬的補償原則,??怂寡a充卡爾多的理論后形成卡爾多-??怂剐剩赋隼骊P系中某方能夠補償另一方的損失且還有剩余時,整體效益就改進了。卡爾多-??怂剐世碚撟非笮畔①Y源共享效益的最大化,相當于放寬了變革標準的條件,允許版權利益沖突的適度存在,只要版權使用行為增加了整體收益,變革也可以進行。帕累托最優在實際情況中較難實現,此時可以使用卡爾多-??怂剐世碚搩炏缺Wo版權利益沖突出弱勢一方的利益。數字圖書館中版權人和社會公眾的利益關系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在制定數字圖書館使用協議時應主張雙方各退一步,適度強調自身利益。建議數字圖書館建立動態使用管理制度,當侵權數量增加,版權人利益受損嚴重時,選擇性關閉部分信息資源的使用通道,通過讓出部分社會公眾利益來彌補版權人利益,保障其信息生產積極性。相應地,當版權人權利擴張明顯阻礙信息資源流通時,應與版權人協商,引導其給使用者合理的使用空間,讓優秀版權作品能夠充分發揮價值??傮w而言,“得要償失”是數字圖書館建設中必須遵循的經濟準繩,犧牲一方的利益必須要能明顯增加另一方的利益,使信息資源在全社會的使用率提高,數字圖書館在數字環境下健康發展。
(三)設立復制權和版權賠償金
為遏制版權危機,應當授予數字圖書館對文獻資源的數字化技術處理權,例如允許數字圖書館運用數字技術制作版權作品的數字版本且供內部使用,允許數字圖書館制作年代久遠的版權作品的新形式復制品等,以此保證版權作品的閱讀價值能夠永恒保存。合理的復制權放大了數字圖書館的技術能動性,有助于數字圖書館在建設中擁有更多的利益退讓空間,從而實現版權利益平衡。此外,可在建設數字圖書館時設立版權賠償金制度,當使用者構成侵權行為時需要向版權人支付賠償金,以此彌補版權人的經濟利益損失。當版權人出現惡意限制行為時也需要向授權方支付賠償金,維護數字圖書館促進信息資源共享的動力。數字版權賠償金針對的是未經許可的數字化復制和網絡傳播行為,通過雙向限制的補償金制度約束版權人和使用者,以經濟手段在版權人和使用者之間達成妥協。版權賠償金制度是一項科學可行的版權利益平衡措施,一方面能為信息資源“合理使用”規定明確的界線,為版權人、數字圖書館和社會公眾行為提供參考,一方面有助于減輕數字圖書館的經濟負擔,為其維護運營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
四、結論
移動互聯網時代中數字圖書館以開放的服務模式和穩定的知識增值迎來良好發展前景,版權利益沖突會影響數字圖書館共享信息資源,阻礙其對社會各界的價值貢獻。為優化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和管理,充分發揮數字圖書館的潛在經濟效益,應從經濟學視角推動數字版權合理使用和利益平衡,使用帕累托最優理論和卡爾多-??怂剐世碚搶で罄嫫胶恻c,實現三方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