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楓
【摘要】在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達到高效、創新的課堂。首先,主導者應該有創新意識,選擇最佳時機進行引導;作為教師,還應科學地為學生創設民主的課堂氛圍,讓創新教育高效進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方法決定最終的結果,要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并及時進行科學中肯的評價,從而達到課堂的高效、創新。
【關鍵詞】課堂教學;創新;意識;氛圍;方法
“創新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原動力,是人類生存進化的內在客觀需要,是經濟發展的唯一路徑,是人類社會文明與進步的必然選擇。”然而,學校是開展創新教育的主戰場,課堂教學則是創新教育的主陣地。作為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我們如何讓學生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能去主動積極地思考,去創新,去感受學習的樂趣,關鍵就在于課堂教學活動中創新能力的培養。如何實現高效、創新的課堂教學呢?現就通過我的教學實踐,簡單談幾點我個人的看法。
一、關注“人本”———教師要有創新教育意識
教師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主導者、組織者。教師要有創新意識,教師自身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會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計劃的實施,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能夠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的教師,常規教育的教學能力自不必說,還應具有一定水平的創新型教育能力、科研型的教學能力、創造性的人格特征以及獨特的教學與管理藝術。教師應該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開展創新活動,適時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善于發現并呵護學生的創新意識萌芽,挖掘和引導他們的創新思維潛能;適時將學生引入自己設計好的情境;善于在教學活動中發現創新火花,并及時表揚敢于創新的學生。
二、注重“人文”———善于創設科學民主的學習氛圍
羅杰斯說:“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和安全的課堂氣氛。”師生間親密融洽的關系有利于學生產生創造的激情和信心。只有在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中學習,學生的思維才不會受束縛,他們才會去自主地學習,他們的創新潛能才會被激發,他們才愿意去探索、去創造。美國心理學家阿瑞提對個人創造力提出了十分獨特的見解,他認為,與集體活動相補充的“單獨性”,與緊張學習工作狀態相對比的“閑散狀態”,與理性思維相反的“幻想”,以及擺脫禁錮的“自由思維”,是培養創造力的重要條件。因此,師生間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關系,能使課堂更自由開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學生的主動參與,是學生發揮其創造性的保障。
同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不斷嘗試創設梯階型問題,讓學生在不斷解決新的問題的過程中學到知識,提高技能,也就是說,要在所有學生的頭上都始終有一個他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桃子。這就要求教師提出的問題具有梯次性、啟發性、可操作性,做到層層遞進。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克服包辦代替的做法,也就是不能把桃子摘下來送到學生的手中。因為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體驗感知到的外部信息,并進行自我加工,他們的創新意識才能真正提高并被培養起來。
三、注重“人文”———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興趣
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興趣是學習的重要動力,興趣也是創新的重要動力。創新的過程需要興趣來維持。創新源于實踐,實踐活動是學生進行創新的重要前提和基礎。創新能力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在一種適合的學習環境和實踐活動中通過學生的不斷嘗試、大膽實踐過程中培養起來的。
教師的教學活動除了要建立在一個較為融洽的師生關系之外,還要創設切實可行的情境,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采用多種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四、體現“人性”———及時中肯的評價
評價是英語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講求科學高效的方法激發興趣的同時,還要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學生的學習興趣總是和成功的喜悅緊密相連的。通過評價,使學生在英語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在教學中,我們教師應注意從學生實際出發,認真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基礎高低、興趣差異等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進行分層教學,并進行積極評價。做到欲高先低,欲快先慢,讓學生不斷獲取學習成功后的喜悅,也更多地為學困生創造一些使他們獲得學習并成功的機會,從最深層次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總之,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必須從各方面入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利用多媒體等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想方設法地去進行豐富多彩的情境設置,定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同時,應注意給學生以積極的評價,使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活動能及時得到正向的肯定,這樣才有利于后續教學活動的進行。當然,教師還必須進一步與時俱進地優化課堂教學過程,用最新的教育理念武裝自己,科學地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從而達到高效的、創新的課堂。
參考文獻
[1]梁儀.初中英語教學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2]唐殿強.創新能力教程[M].石家莊:河北科學教育出版社,2007.
[3]嚴治理.鼎尖教案[M].延吉:延邊教育出版社,2008.
[4]《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