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是我國十分重要的一項稅制變革,不僅直接關系到相關行業企業的發展,而且在促進相關行業產業結構調整、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降低企業生產的成本,提高企業盈利能力,同時還可以增強市場活力,提高社會經濟發展動力。本文首先對施工企業成本管理以及營改增進行介紹,然后對“營改增”對于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影響進行分析,并對基于“營改增”的施工企業成本管理優化對策進行詳細探究。
一、引言
在當前的經濟稅務發展形勢中,“營改增”已經全面實施,對于各行各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都產生了較大影響。通過將“營改增”應用于施工行業中,能夠有效減少不必要的納稅環節,促進施工企業經營利潤的增加,推進施工企業穩定發展。因此,對基于“營改增”的施工企業成本管理工作進行深入研究迫在眉睫。
二、企業成本管理的概念
在企業日常生產和經營過程中,會產生很多與成本管理相關的內容。在成本管理中,首先需要對成本進行預算分析;其次,根據企業生產經營實際情況以及成本控制目標,制定符合實際需要的成本控制方案;在日常經營活動中,需要嚴格執行成本控制方案,對企業生產成本進行有效控制。另外,施工企業在施工過程中,還需要對施工成本進行核算管理,同時對于核算結果進行匯總分析,將結果上報有關工作單位,在建筑工程施工完成后,還應該對成本控制效果與預期目標進行比較。對于建設單位而言,在施工過程中需要持續投資,所花費的時間和資金比較多,另外,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在對細節進行處理時,也會產生一定的成本支出。
三、“營改增”概述
“營改增”是財稅系統中的關鍵性改革,對于社會各個行業的影響比較大。營業稅主要針對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進行不動產銷售的單位或者個人。營業稅以營業額作為稅費計算的重要依據,不會受到成本的影響,稅負固定。增值稅指的是將商品流轉過程中所產生的增值作為稅費計算依據的流轉稅,最終由消費者承擔。營業稅與增值稅的區別如表1所示。
四、“營改增”對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影響
(一)內部管理制度模式的改變
通過將“營改增”應用于施工企業成本管理工作中,會造成施工企業成本管理難度增加。施工企業的經營收入來源有三種,即經營過程、投資以及籌資,在“營改增”制度下,施工企業資金流動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制約。通常情況下,在住房銷售的談判過程中,業主掌握主動權,在其他類型的商品銷售過程中也相同,商品價格的變動幅度比較小,在建筑合同中,總價格指的是含稅價格,因此,在房產經營過程中,施工企業的收入會有所減少。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對于施工材料,施工企業一般采用就地取材的購買方式,而部分供貨商往往無法提供施工原材料的發票,這樣就會對建筑市場環境造成不良影響,另外,在原材料的采購過程中,增值稅發票的獲取難度比較大。在建筑行業實施“營改增”后,在稅額低口方面,進項稅額有所減少,這樣就會造成進稅額的低口難度增加。另外,營改增還會對施工企業的資產投資產生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對于監護行業,施工企業在進行固定資產投資時,往往會受到稅收政策的影響,與此同時,施工企業的投資額也會收到一定的影響。
(二)施工企業稅負方面的變化
在實施“營改增”制度后,能夠有效促進施工企業對創業結構進行優化升級,同時還可以減少固定資產增值稅額。在施工過程中,逐漸涌現出很多大型施工機械設備,其對于建筑工程施工技術以及施工企業的生產能力會產生較大影響,同時也屬于施工企業的固定資產。有些施工企業為了引進先進的施工機械設備,需要應用大量的資金,這樣就會造成企業資金緊張。在實施“營改增”后,施工企業在對新資產進行購進時,會有相應的補貼,對此,施工企業可以應用固定資產增值稅進行抵扣,促進施工企業不斷更新施工機械設備。
五、“營改增”下施工企業成本管理要點
(一)加強對施工企業內部的管理
在對施工企業加強內部管理的過程中,應對納稅籌劃進行積極整改,進而提高施工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在施工企業日常經營過程中,如果不能妥善處理好財務問題,財務核算結果不準確,就會造成企業稅率升高,造成施工企業納稅負擔加重。對此,施工企業必須加強內部財務管理,對各項財務工作進行整理,避免在財務管理方面出現賬目混亂的問題。另外,施工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必須高度重視增值稅管理,及時適應新型稅收政策。
(二)完善管理制度
為了更好的適應“營改增”政策,促進施工企業穩定發展,施工企業應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將其應用于日常管理工作中,確保企業正常運行。對此,施工企業可構建完善的約束激勵制度,加強對于成本的管理,使得企業中各個部門都能夠積極參與納稅管理工作中。另外,還應該建立健全監督管理制度,對企業員工加強監督管理,保證工作的規范性,同時還能夠促進企業員工專業素質的提升。最后,還應該注意,在企業內部加強法律宣傳教育,提高員工的法律意識,積極主動的參與成本管理工作中,確保成本管理工作的規范化進行。
(三)優化成本會計核算和稅費管理
施工企業在發票核開、領用以及核銷等各個環節,都必須嚴格依據相關制度。在進行施工設備和材料采購時,需要詳細了解企業與專用發票相關業務,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采購,并制定完善的采購方案。另外,施工企業財務管理人員還應該掌握“營改增”的各個要點,加強稅收籌劃管理,施工企業也應該積極培養稅收籌劃工作人員,強化企業員工的財政工資意識,提高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以及稅務意識。在施工企業財務核算過程中,增值稅抵扣所造成的影響也比較大,對此,施工企業應該加強對于財務管理人員的培養,提升其專業素質以及業務水平,在日常工作中詳細掌握施工企業財務稅務實際情況,對于各項稅點以及利潤,都應該進行詳細、具體的分析,掌握稅負關系,進而促進施工企業增值稅統籌生產效益的增加,同時降低施工企業成本,提高施工企業日常經營利潤。
(四)建立大宗采購平臺
現如今,工程項目建設數量和建設規模均逐漸增加,施工企業對于施工原材料的需求量比較大,并且各個施工地點分散。在施工材料采購管理方面,施工企業可以構建原材料采購管理平臺,同時建立健全施工原材料供貨商的準入制度。對于大宗材料采購,可采用招標采購方式,與大型供貨商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保證材料質量,同時降低采購成本。
(五)轉變合同管理方法
有些施工企業的施工地點比較多,對此,可利用計算機網絡,采用電子數據的方式保存增值稅發票,便于對多個項目建設地進行追蹤管理。在合作對象選擇方面,不僅需要選擇價格低廉的合作單位,同時還應該注意選擇能夠開局增值稅發票的合作方。在合同簽訂過程中,應該注意,加強合同金額變更管理,對于合同條款內容可以進行一定的調整,將分包價格條款轉變為含稅價格,同時,增加要求分包商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條款。
六、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對基于“營改增”的施工成本管理要點進行了詳細探究。現如今,“營改增”已對各行各業產生較大影響,在“營改增”背景下,施工企業應該積極轉變成本管理模式,加強施工企業內部管理,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時,優化成本會計核算和稅費管理,由于施工企業對于施工原材料的采購量比較大,因此,可以構建大宗采購平臺,合理選擇合作單位,并不斷轉變合同管理方式,進而提高企業成本管理水平,促進施工企業可持續發展。(作者單位為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作者簡介:肖輝,1974年,男,湖南安化人,經濟師,本科,工作方向:工程項目合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