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摘 要:高職院校的教育目的是培養應用人才,在高職院校教育教學中更強調理論和實踐訓練并重,強調的是以就業為導向,讓學生通過在校學習而更好的掌握技術能力。但不能將其狹隘地理解為只注重技術能力的培養,忽視學生的身心發展。受傳統觀念所影響,體育課程在高職院校中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在新的歷史時期,體育課程回歸本位。尤其是近年來對體育課程教學的研究也不斷深入,微課在體育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逐漸廣泛。的確,在高職院校中應用微課,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對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具有積極意義。為此,本文就結合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實踐,就微課的應用作簡要分析。
關鍵詞:微課 高職 體育 應用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5(c)-0140-02
微課程是以建構主義方法而錄制的、以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為目的、具有完成教學內容、教學環節的視頻課程。在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是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內容,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應用微課的條件已經成熟。為此,要緊扣時代發展及體育課程需要,切實應用好微課程,這樣才能讓體育課程教學更上一層口,讓學生在體育學習中得到更好地發展。
1 微課程在高職體育課程中的應用可行性分析
微課程以流媒體播放,可讓學生隨時隨地展開學習活動,這符合了當前高職大學生的學習需要。從外部環節看,目前,網絡遍布,各種手機APP盛行,以微課程來作為體育課程的輔助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對提高體育課的教學效率是大有裨益的。
首先,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微課程在高職體育課程中的應用奠定了基礎。“與傳統課程相比,微課具有主題突出、針對性強、資源小巧、易于傳播、便于學習等特點。[1]”微課程一般是短小而精悍的視頻課程,它需要以流媒體的形式進行播放。當下,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微課程的制作、傳輸、播放奠定了基礎。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若對某個動作不熟悉,需要了解該動作的技術要點,只要借助手機或計算式,通過點擊相應的鏈接或從某APP上搜索相關的課程內容即可。從這一點上看,微課程有賴于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的發展也將促進微課程向更方便、快捷的方向發展。
其次,學生的學習需要為微課程在高職體育課程中的應用提出了要求。隨著高校的擴招,高職院校的學生不斷增多,但學生的基礎條件并不是那么理想,甚至有的學生對體育興趣匱乏,而對網絡游戲較為感興趣。在學習中,他們不喜歡教師單調的講授,希望以更快的方式接受知識。微課程則很好符合了學生的學習需要,在體育學習中,通過微課程可讓學生在更短的時間內掌握知識要點,教師更多要做的是指導學生展開訓練活動、培養學生的運動習慣。同時,基于網絡化的微課程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學生可隨時隨地進行學習。
最后,體育課程的教學改革讓微課程的應用成為現實。在傳統高職體育課教學中,走的是傳統化路線,即通過體育課教師向學生講授,指導學生訓練。結合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實踐看,體育課程少,學生的訓練時間不多,體育教學未能很好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健康第一是體育課程的指導思想,要實現體育課程教學改革,不僅要改革原有的模式,對教學方式也要進行改革。將微課程應用于體育課程教學,打破傳統面對面的講授方式,打破時間、空間束縛,不僅可增加學生的學習時間,對指導學生展開體育訓練,培養學生的運動習慣也有積極促進作用。
2 微課程在高職體育課程中的應用實踐分析
“體育課作為一種實踐性強的課程,在教學中使用微課,能夠讓學生更直觀準確地學習技術動作,掌握重點與難點,使教學更具針對性。[2]”在高職體育課程中應用微課程進行教學,不僅可利用微課程來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活動,還可通過為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規范學生在運動中的動作,更好地提高體育課教學效率。在高職體育課程教學中,微課程的應用可從以下幾方面展開。
2.1 課前導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微課程的時間較短,但內容較為完整。結合高職體育課教學實踐看,大多學生習慣了在課堂中聽老師講,課前缺少自主學習習慣。應用微課程,以任務形式組織學生課前觀看微課程,嘗試熟悉動作,這自然可為課堂教學奠定基礎。以排球教學為例,為讓學生提前熟悉半蹲準備姿勢和一步移動步法,將微課程發至班級QQ群或微信群或指定郵箱,由學生自主下載并觀看,根據微課程內容自主嘗試。如此,學生通過課前自主學習,對所要學習的內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對體育知識有了一定的感知,再過渡到課堂學習,自然顯得輕松,也有了更多的練習時間,大大提高了體育課堂教學效率。
2.2 課中導學,幫助學生規范動作
在以往的體育課教學中,教師是以“示范+講授”的方式進行教學,這種教學雖然直觀,但在動作技術要領的指導時,教師很難一邊完成動作,一邊進行語言直觀指導,同時,教師的動作也很難做到完全的規范和準確,而將微課程應用于體育課程中則很少的解決了這一難題。首先,對于高難度動作,教師不可能反復完成,但借助微課程則可通過暫停、快進、快退等操作來實現,利用學生更好地掌握技術要領;其次,為保證學生對動作規范的深入掌握,微課程以直觀形式呈現,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單獨觀看、學習,保證了全體學生對動作技術要領的掌握;最后,在體育課程教學實踐中,教師不僅可以自己制作微課程,也可利用網絡搜索相關課程資源,將其與課堂教學內容相融合,這樣,學生在借助微課程學習時,學習體驗得到豐富。以足球教學為例,借助微課程不僅可讓學生了解足球的發展史,還可呈現足球明星,講述足球明星的故事,這對激發學生的足球興趣是具有較好地作用的。在體育課程中應用微課程導學,一方面降低了動作難度,利于學生參與,另一方面則可降低教學難度,利于目標的達成,微課程深化了學生對動作的記憶,讓體育課程變得更加有效。
2.3 課后導學,培養學生的運動習慣
健康第一是體育課程教學的指導思想,也是體育課程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點。體育課程的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及習慣,讓學生將課堂中所學的體育運動知識在生活中應用實踐,從而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在傳統體育課教學中,教師只能通過講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而借助微課程,可讓學生更好地學習體育運動知識,尤其是課后,學生對課堂中還沒有掌握的動作,可借助微課程繼續學習。同時,應用微課程可向學生呈現多元化的課程內容,學生的選擇面更廣,這對學生興趣的激發意義重大。最后,微課程滿足了不同學生的需求,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而選擇性練習,這對學生的習慣也有積極意義。
3 微課程在高職體育課程中的應用反思
在高職體育課程中應用微課程來引導學生展開體育學習活動,這無論是對學生體育興趣的激發,對體育課程質量的提升都具有積極意義。“微課程與體育課程結合,能改變傳統體育教學模式,解決當前體育教學方式難以解決的問題,為體育教學帶來了重大的變革。[3]”但微課程作為一種新鮮事物,要讓其在高職體育課程中的作用得到更好地發揮,還是得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及教學需要。
首先,要充分保證微課程內容的質量。微課程的應用有賴于內容的精準和完整,這對教師制作微課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微課程制作中,從微課程的設計、界面的設計、主題的選擇、后期加工、教學步驟的設計、資源包、結構的設計、錄制過程、反思和修改等環節都需要全面考慮,要切實從學生實際出發,保證微課程內容的有效性。
其次,以微課程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過程中,要做好自學指導。在高職體育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分制的形式,保證學生下載微課程資源并收看,要靈活采用任務形式組織學生展開自主學習活動,學生自主學習后,要采用提問、搶答等多種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查反饋,避免自主學習流于形式。
其三,要拓寬微課程的傳輸途徑。一是要借助學校網站設置相應的體育微課程傳輸平臺,保證微課程資源共享;二是要利用多媒體教師作為傳輸平臺,保證體育教師能靈活結合體育教學利用微課程展開教學活動;三是要靈活借助電子終端平臺傳輸微課程資源,在教學中,要靈活應用班級QQ群、微信群、郵箱、APP等多種方式傳輸微課程資源,保證學生可從多渠道活動資源。
最后,要加強反思和評價。利用微課程引導學生展開學習活動后,要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相應的評價,要真正做到線上和線下的統一,保證微課程有效應用。
在高職體育課程教學中應用微課程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學生發展的需要。在高職體育課程教學中,要摒棄傳統觀念的束縛,樹立學生主體意識,充分利用微課程的優勢,以微課程作為輔助,優化體育課程教學模式,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更好地提高體育課程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郝曉晨.微課的特點及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北京宣武紅旗業余大學學報,2016(2):45-49.
[2] 馬波.微課教學視域下的高職體育教學研究[J].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學報,2017,31(6):99-103.
[3] 周政權.微課技術在高職體育學科教學中的運用[J].職業時空,2016,12(1):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