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平
摘 要:柔道作為一種競技體育,其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要求較高。青少年學習柔道運動不僅可以強身健體,而且可以培養自信、自立的性格??梢哉f,青少年柔道運動發展對于我國青少年健康成長發揮著積極作用。但從現實情況看來,我國青少年柔道運動發展存在較大的問題,亟待解決。本文主要闡述了我國青少年柔道運動的不足,并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意見。
關鍵詞:柔道運動 青少年 問題
中圖分類號:G88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5(c)-0200-02
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現代競技體育的繁榮,柔道作為現代競技體育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少年柔道運動的發展至關重要,其直接影響了我國柔道競技體育人才的培養。但是我國社會公眾對青少年柔道運動的重視程度不夠,青少年柔道運動員人才缺失,訓練方法不科學等等,這些都是阻礙我國青少年柔道運動發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我國需進一步對青少年柔道教育的宣傳方式、教學方法等進行變革,提高柔道運動對青少年的吸引力。同時,在訓練青少年柔道運動員的過程中,積極發現問題并解決,推動青少年柔道運動科學發展。
1 我國青少年柔道運動發展的不足
1.1 相關機制尚未健全
我國舉辦青少年柔道競技賽事較少,導致我國青少年柔道運動員的比賽經驗不足,降低了青少年運動員訓練的熱情。與此同時,多數青少年柔道運動員一般只能參與市級柔道競賽,多為一年二次,大部分青少年柔道運動員缺乏比賽經驗,實戰能力不足,極其容易被淘汰。這一現象對我國體育人才的長遠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如果我國加大對青少年柔道運動的重視程度,積極舉辦體育賽事,提高青少年柔道運動員訓練與參賽的積極性。
同時,我國對青少年柔道運動員的保障不足。首先,我國對柔道教學老師的培養力度不足,使部分指導老師在訓練青少年柔道運動員的過程中,傳授不正確的競賽理念或者是落后的專業技能,降低了青少年柔道教育的質量,難以確保部分青少年柔道運動員的健康。其次,部分教練員受自身專業水平的限制,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導致運動員訓練積極性較低。同時,內部缺乏系統的獎勵機制。對于青少年柔道運動員來說,完善的訓練與競賽獎勵制度可以進一步激勵青少年運動員積極訓練,不斷完善自身。如果缺乏完善的內部獎勵機制將會導致青少年柔道運動員無心學習與訓練。鑒于柔道運動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與精力,而這些成本都需由家庭承擔,給于部分低收入家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負擔。傷病是柔道運動員無法避免的問題,一旦青少年在柔道比賽和訓練中產生傷病,會對青少年運動員的職業生涯與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但是我國缺乏對青少年柔道運動的醫療保障機制,對于存在傷病的運動員,并未對其職業生涯與生活情況后續跟蹤,未提供有效的經濟支持。
1.2 社會觀念落后
現階段,社會公眾對青少年柔道運動普遍認識不足,大部分國民認為青少年柔道運動員必須肌肉發達、身材魁梧,或是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柔道運動員身材會發生較大變化。其實,柔道運動與跆拳道運動、舉重運動訓練方式與比賽機制一樣,在比賽時安排相同重量級的選手對抗。
出于升學率的壓力,部分學校對青少年柔道運動的推廣力度不足,造成我國青少年柔道運動的受眾群體少,人才選拔范圍窄。同時,部分家長通過柔道運動將學生培養成體育特長生,以青少年柔道運動作為高考升學的跳板,致使多數學生并非出于自身興趣學習柔道運動。又因為柔道運動的訓練條件艱苦,成功率低,不少學生難以長期承受,中途退出現象屢見不鮮。
2 改善青少年柔道運動發展問題的對策
2.1 堅持“體教結合”發展方針
青少年柔道運動是對運動員專業水平與智力水平的雙重考驗,“體教結合”這一方式既能彌補專業技能訓練中的不足,又能充分發揮體育教育的優勢,有利于我國青少年柔道運動的長遠發展。從現實情況來看,我國青少年運動員的文化水平相對較差,運動員的文化教育難以跟上時代的步伐。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青少年運動員學習時間與運動時間難以有效規劃。由于柔道運動自身的特性,選手若想取得成功必須經過長時間、高強度的訓練,這進一步減少了青少年柔道運動員的學習時間。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部分運動員進入高等學府學習難度較大。因此,學校與體校要強化溝通,合理安排青少年運動員的學習時間與訓練時間。對于文化功底較差的運動員,可在訓練之余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提高文化課程學習效果。在科學技術、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知識水平與文化素養逐漸成為職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并且柔道運動的淘汰率高,職業生涯相對較短,因此,必須考慮青少年柔道運動員的后續發展。在培養青少年柔道運動員過程中,必須確保文化教育的地位,嚴格考核運動員的文化水平與職業素養,使其無論在職業生涯還是之后的生活中都有較好的發展空間。
做好青少年柔道運動在普通中小學的宣傳工作。體校積極派遣專業人員入駐普通中小學,為體校青少年柔道運動做好人才儲備工作,使體校與普通學校優勢互補。當地教育部門與體育管理部門之間要積極溝通與合作,簡政放權,提高普通學校的參與度,為潛力較大的柔道人才提供發展平臺。
2.2 積極完善相關保障體系
第一,優化青少年柔道運動競賽體系,使其朝著科學化、系統化的方向發展。良好的競賽體系可以帶動青少年柔道運動員的培養,可以充分發揮運動員的潛力。在優化柔道競賽體系過程中,應根據當前青少年柔道運動員的身體情況調整競賽級別。在普通中小學體育教育中,加大柔道業余教育力度,提高柔道業余人員的水平,為后續選拔高水平柔道運動員奠定基礎。
第二,有關部門應積極完善青少年柔道運動員的人才培養與醫療保障制度。當前,柔道運動的投入費用與職業傷病是青少年運動員與家庭的主要顧慮,部分潛力較大的運動員受家庭條件影響,難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柔道運動中。針對這一情況,地方政府可以對體校加大財政撥款力度,給予家庭困難的柔道運動員一定的費用優惠以及訓練補貼,切實減少柔道運動員家庭與體校的經濟壓力。對于存在職業傷病的運動員,地方政府應切實完善醫療保障制度,降低青少年運動員治療傷病的費用,同時由專人跟蹤運動員的傷病康復情況。除此以外,拓寬退役運動員的就業渠道,并通過專業文化課程提高青少年柔道運動員的升學率。
2.3 變革傳統的訓練方式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柔道訓練方式已經難以適應我國青少年柔道運動發展的趨勢。傳統高強度、枯燥的訓練難以對青少年運動員發揮激勵作用,不科學的訓練方案不僅難以提高運動員的專業水平,甚至會對運動員的身體造成較大傷害。因此,科學有效的訓練內容與形式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視頻等方式講解專業知識,利用趣味性的娛樂方式強化文化教育與專業訓練,使青少年運動員在學習與娛樂中不斷完善自我,提高內在修養,進而引導青少年正確認識柔道運動。
3 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青少年柔道運動發展道路較為坎坷,承擔著學校、家長、社會的多方壓力。為了更好的發展我國青少年柔道運動,家長需積極轉變傳統觀念,正確認識包括柔道運動在內的體育運動。政府應加大青少年柔道運動的宣傳力度,完善柔道競賽機制與保障機制,減少家長、學生的后顧之憂。體校教練應不斷提高專業水平與教學能力,創新訓練內容,切實關注每個運動員身體情況。
參考文獻
[1] 姚增泰.青少年柔道運動員核心力量訓練方法探討[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4(2):26-27.
[2] 孫曉芳,王峰.青少年柔道教學訓練中的問題與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5,5(30):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