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薇薇
摘 要:在實施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過程中,“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已經成為體育教師的共識。但在實踐過程中,體育教師進行個體反思時往往習慣于已有的經驗,很難擺脫其封閉性和局限性。因此,要想適應體育課程與教學改革,促進教學能力提高,體育教師就必須掌握一定的教學反思方法。本文將從事件反思、觀摩反思和隨筆反思三個方面與大家一起探討作為體育教師如何在反思中積累教學經驗,如何在反思中成長。
關鍵詞:體育教師 教學 反思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6(b)-0056-02
1 事件反思
在體育教學中常常會遇到一些教學突發情況,教師應以積極虛心的心態,自我判斷、冷靜分析,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反思,認真審視自己教學實踐的決策過程,力求找到問題的答案及解決的辦法。
這是一節二年級的《踢毽子》課:通過這幾次課的踢毽子,學生們踢毽子的本領有了很大提高,基本上三個班級的學生都能完成連續踢毽子2次,有好幾個學生能連續踢4次、5次,最多還踢到9次。看見學生們有這樣的進步,筆者很是欣慰。二年級的教學個人覺得,在很多時候還是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因為學生不清楚什么是認真練習、為什么要認真練習等,如果只是一味地和他們講,效果不是很好。如:在二(3)班的一節課中,有幾個學生踢得特別好,自主練習時也很認真,但是有3個不會踢的孩子,反而在那兒玩毽子,不練習踢毽子的動作。筆者當時并沒有馬上批評這些玩毽子的孩子,只是馬上鳴哨集合,請幾個踢得好的學生展示一下,其中就有一個孩子連踢了9個,哇……觀摩的孩子們就情不自禁地鼓起掌,很是興奮,透著羨慕的眼光。筆者馬上抓住這個機會,告訴學生:“你們也想踢得和他一樣嗎?”學生說:“想!”那就好,想要跟他踢得一樣,方法很簡單,那就是認真地練習,珍惜每次自主分散練習的機會,一次一次地練,毽子掉在地上馬上撿起來接著踢,不能怕累,站在那里。然后這次再叫學生分散去練習,他們練習的積極性一下子比前面高漲了很多,再也沒有孩子在那兒玩,個個都認真地練習起來。
由此可見,在體育教學中,除了教學方法、手段要多樣化,在教學中也要觀察和了解學生的心理,抓住那閃光的一刻,給予表揚與評價,更有利于我們對課堂的駕馭和把握。
2 觀摩反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觀摩他人的體育教學并積極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反復研究他人的成功與不足之處,去其糟粕,吸取精華,則能更多地提升教師的反思能力。
在昆山市的一次青年教師體育課堂教學展示活動中,某教師上了一節五年級的《障礙跑》課,跨欄架是本次課的器材,引導學生怎樣去鉆過高的和低的欄架,在集體嘗試鉆欄架后,又分組循環自主體驗,最后就是運送“傷員”。4名學生抬著一名學生鉆過欄架。整節體育課中規中矩、循序漸進。在看課的過程中,筆者也一直在思考“同樣的課題,筆者會如何組織教學?”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只用一個欄架讓學生鉆一節課,會不會太簡單?如何把這節課上得更有趣?讓學生的參與度更高,興趣更濃?應該怎樣去設計?帶著這些疑問,筆者就在自己的教學課堂實踐中進行嘗試,啟發學生用身體去擺出高的“門洞”、低的“門洞”,嘗試著做一做,在跑動的過程中高的怎么過、矮的怎么過、中的怎么過……學生們在筆者的啟發下不僅會鉆過“門洞”,還會做出跳過、跨過、繞著各個“門洞”跑的動作。有趣、有效、有活力的課堂瞬間呈現。
教學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謂跳出自我就是經常地開展聽課交流活動,研究別人的教學長處,也可以在他人教學手段的啟發下找到適合授課內容的教學方法。并通過學習比較,分析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從而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
3 隨筆反思
教師在每次教學課結束后,應該多問自己幾個為什么,并及時記載下簡單的教學隨筆,內容可以包括:教學中的成功或不足、教學中學生鍛煉的情況、教學中的創新之處……在課后重新審視分析課中的發展變化,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經常換位思考,拓寬教學思路。
如筆者在江蘇省中小學“教學新時空·名師課堂”全國直播的一節展示課《街舞啦啦操》,本課以街舞啦啦操的3個動作為主教材,運用示范講解、模仿練習、游戲活動、口訣引領等形式多樣的練習,激發學生學習街舞啦啦操的樂趣,培養學生動作的節奏感和上下肢配合的協調性。課堂學練活而不亂,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主教材的教學中,學習過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利用趣味小口訣,使學生很快記住所學三個動作,再用游戲“考考你的記憶力”來鞏固所學動作,引導學生感知、創編、展示街舞啦啦操的3個動作,挑戰自我,突破重難點,從而達到本次課學習目標。
需要改進之處:⑴主教材3個動作的學習不要只用一個音樂,要嘗試用幾個不同旋律的街舞音樂;領悟街舞內涵上有待提高,街舞的風格自由奔放,突出個性表現、隨意與創新。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練習,感受到街舞動作酷、音樂炫,做到輕松隨意、不受約束、自然忘我。
⑵主教材3個動作的教學還應該再細致一些,如:拍手彈動動作,應先讓學生跟著音樂節奏做膝蓋的上下彈動,同時提出要求:“彈動的幅度、彈動的節奏”,再去學習拍手,再上下肢配合做。
⑶由于是二年級的學生,3個動作練習一段時間后難免興趣減弱,最后部分可增設“晉級賽”,來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拓展表現空間,發揮學生的創造力,讓學生的思維看得見。如將比賽情境生活化,舉行“舞林爭霸”賽等,在展示時給學生創造一個情境,利用紅色的地毯作為舞臺,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⑷在展示和創編環節要做到區分對待,根據學生的能力給予每個小組不同的任務,樹立他們學習的自信心。評價的時候老師不要說,而是讓學生自己說,學生之間相互評價,或深層次地進行評價。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4 結語
總之,體育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是體育教師成長的關鍵因素之一。只有經常對課堂教學進行反思,教學水平才會有提高。只有把教學反思當作一種行為習慣,體育教師才能在不斷提升中自我成長。
參考文獻
[1] 毛振明,于素梅.體育教學評價技巧與案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 李建軍.新課程的體育教學評價[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毛振明.體育教學論[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毛振明,萬茹.小學體育教學策略[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5] 單志艷.如何進行教學評價[M].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