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輝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健身的重視程度逐漸提升,在社會上掀起了一場全民健身的浪潮。健身操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都不陌生,將民族元素融入其中能夠使其內涵變得更加豐富,使不同年齡段的人都能夠參與其中,有利于促進全民身體素質的提升和民族文化的發展。基于此,本文將對民族元素在健身操中的應用的意義與方式進行分析。
關鍵詞:民族健身操 民族元素 應用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6(b)-0237-02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顯著提升,開始注重生活質量與健康生活方式。我國中央在2016年提出建設“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使健全生活、健康服務、健康產業等得到進一步普及,將民族健身操進行推廣,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傳播以及健身操的發展。
1 民族元素在健身操中應用的意義
1.1 有利于增強健身操趣味性
我國共計有55個少數民族,每個少數民族都有自身燦爛悠久的民族文化,并且少數民族以能歌善舞著稱,例如維吾爾族、朝鮮族、藏族等,這些少數民族不但在服裝方面艷麗多彩,還具有豐富的舞蹈元素,例如,在維吾爾族中,男生的舞步節奏感較強,主要為大踏步和單膝著地,而女生則是舞動裙擺和扭脖子等。再如,朝鮮族的歌舞主要體現在手臂上的動作,他們擅長使用扛手、圍手、甩手等多樣化姿勢。如若能夠將少數民族舞蹈元素融入到健身操當中,則勢必會使健身操的內容變得更加有趣,進而吸引更多的主體參與其中,獲得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1.2 有利于豐富健身操形式
現階段,人們的物質生活日益豐富,健身形式也變得更加靈活多樣,健身操要想成為健身運動中的佼佼者,則需要不斷根據時代發展需求,做出自身的改變。而民族元素的融入可以作為一個突破口,將少數民族歌曲、服飾、外在形式等融入其中,實現民族元素與舞蹈之間的密切融合。對于少數民族的舞蹈來說,在引用的過程中也要注重現實性,一些民族中動作難度較大且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例如海南彝族的竹竿舞,跳舞者需要在竹竿中不斷的變化舞步,在富有節奏感的撞擊聲瞬間靈活的跳躍、進退,并且還需要自然的做出優美動作。而健身操更注重的是健身效果,可以選取民族舞蹈中的精華、適宜的部分進行汲取,使健身操的形式與內容得到進一步更新與豐富[1]。
2 民族元素在健身操中的應用
2.1 服裝元素
對于少數民族來說,與漢族最明顯的差異便體現在服裝方面,少數民族的服裝色彩艷麗多樣,能夠充分彰顯出活力與表現力,而我國當前在健美操服裝方面的樣式設計過于單一,通常健身者穿著自己的衣服進行運動,沒有統一規定的服飾。對此,可以在健身操的發展中,將少數民族的服裝元素融入其中,聯合一些服裝商,生產出不同主題風格的特色服飾,例如傣族靈動、南疆風情、維吾爾族活力等等。例如,當前最受廣大中年婦女歡迎的廣場舞中,參與者的服裝通常為自己的衣服,如若鼓勵她們穿著統一的服飾,以民族主體服裝來彰顯舞蹈特色,則能夠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使健身者更加具有代入感,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健身操當中。
2.2 音樂元素
健身操是在音樂優美旋律的律動下進行的,具有較強的節奏感、靈動感,因此音樂元素在其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對于不同的民族音樂來說,其在音樂特色方面也不盡相同,在強弱、音色、風格等多個方面,都能夠賦予舞蹈以強大的生命力與靈活力,為舞蹈者提供廣闊的想象空間。因此,在健身操的發展中,可以將少數民族的音樂元素融入其中,例如新疆舞蹈中的音樂元素十分輕快活潑,可以將其引入到健身操中,使健身動作得以有效的豐富,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2.3 舞蹈元素
對于舞蹈來說,優美的舞蹈不但能夠陶冶人們的情操,也能夠使觀賞者的心情和情感受到較大的感染力,更關鍵的是優美的舞姿能夠幫助練習者提升自身的個人氣質,增強體質,訓練和提升身體的柔韌性,更加有利于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因此,對于廣大健身愛好者來說,在動作的編排上可以將民族舞蹈融入其中,從中汲取精華找尋靈感,進而設計出更加優美的健身操。對于不同年齡的健身群體來說,在設計中應考慮到不同的需求,使練習者不但能夠使自己的身體得到有效的鍛煉,還能夠使健身操的觀賞性得到顯著的提升[2]。
3 民族元素在健身操中融入的方法
要想將民族元素真正融入到健身操當中,需要發動政府、學校、個人等多方面力量,使健美操的形式不斷的豐富。
3.1 在政府方面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不斷加深,人們對于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逐漸加強,政府應正視這一社會現實,幫助和引導更多的人全面了解到健身操的重要性與意義,并且積極的參與其中。同時,加強對健身操事業的扶持力度,在促進國民身體素質不斷提升的過程中,使健身操事業得到更加蓬勃向上的發展。另外,政府還應加強對少數民族風俗、文化的保護力度,特別是在歌舞方面,大力提升群眾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將民俗元素充分的融入到健身操當中,避免少數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遭到破壞,實現在全民健身背景下保障更多民族元素的目的。政府還應對此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積極建設健身場所及設施,使群眾能夠擁有健康良好的健身環境。同時,積極組織和舉辦各種民族健身操比賽,為獲勝的隊伍頒發物質獎勵,使參與者獲得極大的精神滿足,以此來促進全民健身的持續推進。
3.2 在學校方面
健身操存在的主要目的便是提升健身者的身體素質,將民族元素融入其中,不但能夠使健身操自身的趣味性與形式得到有效的提升與豐富,還能夠為觀賞者帶來良好的觀賞體驗。學校作為教育基地,承擔著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重任,應積極開展健身操相關課程,通過對現有健身形式進行更新與完善的方式,提升學生對健身運動的興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積極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觀念,采用創新性的方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使自身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3]。
3.3 不斷豐富健身操的形式與內容
現階段,由于社會的發展與時代的進步,人們對健身操的需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只有根據現代人們需求對健身操的形式和內容不斷的更新與完善,才能夠吸引更多具有豐富經驗與量化的健身操功底的群眾參與到健身操項目創作當中。在項目創造的過程中,對于一些積極將民族元素融入其中的想法應給予大力的支持,雖然健身操只是由一些較為簡單的步伐和動作匯集而成,在節奏上也較為清緩,并且目前在健身行業中的項目眾多,健身操行業不易吸引到優秀的人才,但是與健身操相比來看,民族舞蹈在節奏上動感更加強烈,并且更加側重于肢體語言的展現,并且民族舞蹈在音樂元素中也具有較強的民族特色,很容易產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使人不自覺的隨著音樂跳動起來。將民族元素融入到健身操當中,不但有利于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還能夠對健身操的形式與內容進行有效的豐富,這對于健身操未來的發展來說,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4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健身操受到廣大健身愛好者的重視,并對其提出了新的要求,將民族元素融入其中,能夠為健身操的發展注入新鮮血液,使其更富有生機與活力,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促進健身操的全面發展,使我國此項運動的核心競爭力得到顯著的增強,使“健康中國2030”得到有效、可持續的開展。
參考文獻
[1] 金仙.民族健身操教學中的民族元素的探索[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5):177,179.
[2] 王燕梅.民族健身操教學中的民族元素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4(5):221.
[3] 韓依彤.從“新疆民族健身操”教學談少數民族元素在體育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教師,2015(2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