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翔
摘 要:目前,我國許多職業院校在專業教學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體育教學卻發展緩慢,難以滿足現代人才培養的要求,必須要創新體育教學模式以培養出具備高素質的人才。本文主要分析了職業院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現代教育對體育教學提出的新要求,有針對性地探究了體育教學改革的策略。
關鍵詞:職業院校 體育 教學改革 新思路
中圖分類號:G807.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8(a)-0089-02
近年來,職業院校無論從辦學規模上還是教學質量上來看都有很大的發展,為社會建設培養了一大批人才。職業院校教育是以就業為主要導向,旨在培養出具備高技能、高職業素養的專業人才,和社會發展的聯系緊密[1]。現代單位企業非常看重人才的綜合素質,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工作的重要前提。由此看來,除了要提高專業技能型的教學質量,更要注重體育教學創新,讓學生增強進行體制鍛煉的意識,不斷提高身體素質和綜合能力,提高工作能力。
1 職業院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對體育教學認識不足
在很多職業院校,體育教學并不受到重視。很多職業院校的學生對體育教學認識不足,認為只要學好專業技術就好,體育教學并不重要,對體育課程也提不起興趣,很少參與體育鍛煉。學生在體育課堂上根本不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長此以往,教師在教學中也失去耐心,體育教學沿用傳統教學模式而不尋求方法上的創新[2],體育課往往成了自由活動課,學生更難以提高思想認識,獲得有效的身體鍛煉,由此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1.2 體育教學模式僵化
體育教學方法和模式是影響學生課堂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但是,體育教學模式僵化是很多職業院校體育教學中的最大弊病。很多教師不考慮學生特點和體育教學環境等客觀因素的變化,一味地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使體育教學遠遠滯后于時代的發展需要。很多教師沒有認識到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很少傾聽學生的意見和要求,沒有根據學生的發展需要設置合適的課堂教學目標,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低,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
1.3 體育基礎設施不足,課時安排不合理
由于缺乏應有的重視,職業院校在體育教學設施方面投入的資金不足,教學設施陳舊老化、種類單一是普遍存在的問題。有些學生會在課余時間從事一些體育活動,卻因缺乏體育設施而不得不放棄。另外,很多職業院體育課時少,教師一方面要進行理論教學,另一方面又要進行體育實踐技能教學,由于時間不足,教學內容非常有限。
2 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必然性
2.1 學生追求學習內容的實用性
對于職業院校的學生來說,他們在校學習的目的性還是比較明確,希望在以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為此,他們也希望體育教學能增加一些實用性的技能,以便為日后的工作做準備。經調查發現,高職院校學生的知識基礎普遍偏弱,意識到未來激烈的就業壓力,他們也希望能學到更多的知識,擴充自己的知識面。
2.2 學生期待和諧的師生關系
高職專業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獨立思想認識,他們希望和教師處在一個平等的地位。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是由于文化成績不理想,沒能考取理想的學校而選擇進入職業院校學習。在初、高中學習階段,教師對他們的關注較少,學生也常因成績不佳而產生自卑感,很少與教師交流,對教師有一種畏懼的心理。進入新的學習環境,學生的學習熱情又將會重新點燃,他們也希望獲得教師的認可和鼓勵,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共同探究學習問題。
2.3 學生期待教學的信息化
互聯網時代,很多的教學資源都能從網絡上獲得,互聯網深刻影響了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網上的信息資源具有數量多、種類豐富、更新速度快的特點,非常符合現代學生的學習心理,相比于紙質資料,學生更青睞集合聲音、圖片、影像多種形式的網上信息資源[3]。同樣地,體育教學改革也應該從教學的信息化層面尋找突破口,滿足學生的期待,多嘗試運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活動,提高體育教學的趣味性。
3 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策略
3.1 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
體育是評判一個人的綜合素質高低的重要標準,需要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雖然現代醫療發展處于一個很高的水平,但隨著職業競爭壓力的加大以及頻繁不規律的作息時間,現代人的身體健康問題正受到越來越高的關注。因此,在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體系中,應該把體育教學也放在教育的重要位置上,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促進體育教學的規范化和考核的制度化,讓學生意識到體育學習的重要性。另外,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體育教學從廣泛意義上來看,不單單具有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要求,還有培養學生形成優秀心理素質,正確認識自己的目標要求,這兩方面的目標要求都不能忽視[4]。
3.2 創新體育教學模式
陳舊的體育教學模式成為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體育教學必須從教學模式上進行改革。在課堂上,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特點和興趣選擇合適的教學形式,根據學生的職業發展需要選擇一些實用性強、趣味性高的教學內容。教師在傳授理論性的知識之外,還要加強實踐技能培訓,在課堂上進行動作示范和理論實踐。在課堂上,教師要增加和學生的互動,多和學生進行交流,甚至可以和學生一起參加一些體育運動,讓學生感受到關懷與鼓勵,激發體育運動的興趣,增強自信心。
3.3 豐富體育教學方法
體育教學方式多種多樣,運動形式也豐富多彩,教學形式的創新一定要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在實踐課上,除了傳統的球類和體操類運動,教師還可以組織一些趣味體育活動,比如可以舉行袋鼠跳、登山、跳大繩等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小組合作的游戲也能帶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并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和交流溝通能力。學校要有意識地舉辦一些體育競賽活動,激勵學生增強體育鍛煉,展現自我。在理論課上,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放映一些體育運動的示范性動作視頻,讓學生加深對這一部分知識的印象。
3.4 調整課堂教學結構,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光從思想上加強對體育教學的重視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設置更加合理的課時安排,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體育運動。必要時,也還可以把體育納入到學業考核的范圍。另外,學校要加大對體育運動器材的資金投入,更新運動基礎設施,使基礎設施的投放位置更加合理,為體育教學提供充足的物質保障。
4 結語
總而言之,高職院校教育的大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體育教學也要跟上人才培養的步伐進行改革創新,以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運動認知、增強體育技能和身體素質。高職院校上層管理人員和教師必須認識到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不斷創新體育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讓學生喜歡上體育運動,在體育課程上收獲更多的知識,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
參考文獻
[1] 黃燕.基于就業為導向的技工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亞太教育,2016(15):150-151.
[2] 王璇.關于體育類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6(26):110,112.
[3] 劉暢.多媒體視野下高職體育教學改革新思路[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5):105-106.
[4] 許向陽.論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改革新思路[J].職業技術,2017,16(2):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