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德
摘 要:體育教學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的作用顯著,中職院校的體育課程屬于每個學生的必修課,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有效途徑。新的課程標準要求中職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美育、智育的教學,僅依靠簡單的體育活動無法達到要求,需要在體育課堂開展分享教學,實現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助,使學生能夠懂得分享經驗,實現全體同學的共同提高。
關鍵詞:中職體育 分享教學 不足及改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12(a)-0137-02
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是中職學生的必修課程,分享教學是中職體育教學的有效模式,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實現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中職體育教師不能夠有效的組織,導致學生的綜合素質沒有得到全面提高,因此研究加強中職體育分享教學組織的改進措施至關重要。
1 中職體育分享教學的重要作用
體育分享教學主要是指利用分享的方式組織學生學習體育知識,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以教師為核心,教師講解完成后學生進行練習,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的灌輸,分享教學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對體育活動主動進行思考以及實踐,深入理解體育相關知識,通過全體同學的交流能夠實現共同提高。通常情況下,體育分享教學的模式是教師布置內容,進行引導啟發,學生采取小組交流和個人思考的方式完成知識的學習,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1]。
任何課程的教學都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以及參與,以此實現教學預定的教學目標。通過開展分享教學,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個人興趣愛好、體育運動能力等因素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分組,使不同的學生在體育課堂能夠形成共同的話題,提高學生的興趣,全面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實現身心的健康成長。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分享教學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學生為共同的學習目標主動進行學習經驗的分享和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效果可以得到保證,同時學生的溝通合作能力顯著增強。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差別明顯,開展分享教學能夠幫助教師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各種問題,學生也有機會學習其他同學的優點,實現優勢互補,避免班級同學體育學習情況出現過大的差距。
2 中職體育分享教學存在的不足
2.1 分享教學模式單一,缺少相關教材
目前,很多中職院校在體育教學中開展分享教學,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只需要進行運動內容的講解,組織學生進行練習便可以完成教學的過程,分享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需要教師采取創新的教學模式,通過合理的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一些中職教師無法適應這種教學模式,實際教學效果不夠理想。中職院校教學的重點是幫助學生掌握職業技能,對體育教學的投入有限,無法滿足分享教學所需要的場地以及器材的要求,以上這些,都導致分享教學實施的效果不理想[2],使分享教學流于形式。
2.2 分享教學沒有得到全面的落實
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以教師和學生為中心,利用學校的場地,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鍛煉,具備一定的群體性。當前,大部分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重點強調學生對某種特定運動的熟悉程度,學生以個體的形式進行學習,教學新模式主要采用某種技術動作的重復練習為主,學生之間缺少溝通交流,忽視了體育運動的群體性。新的課程改革要求職業院校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塑造學生的責任感,實現身心全面發展。一部分中職院校沒有落實新課改的基本要求,依舊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質量沒有明顯提高。分享教學以學生為課堂中心,通過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的分享,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符合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需要教師深入研究,保證落實。
3 中職體育分享教學組織的改進措施
3.1 合理設置教材的內容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只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實現分享教學的效果。為實現新課改的基本要求,保障分享教學的效果,中職院校的體育教材內容需要進行適當的調整以及創新。開展體育教材內容改革需要打破傳統思維模式的限制,通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在教學目標上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體育能力、身體素質,改變傳統教材以體育競技為主的模式。適當降低教學內容的難度,保證體育分享教學的實施效果,可以在教材中加入花樣游泳、傳統武術等具有一定娛樂性的運動項目,使學生能夠體會到參與體育運動的樂趣,全面提高教學質量[3]。
3.2 不斷豐富教學的模式
一些中職院校體育分享教學模式過于單一,沒有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教師應當積極開展教學模式的創新,以學生為教學的核心,提高參與體育教學的熱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角色置換的教學模式,組織學生輪流擔任體育教師,是學生能夠對教學的內容進行深入的思考,提高課堂教學的參與度,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實現師生的換位思考,提高學生的責任意識。教師也可以在體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加入游戲教學的內容,通過各種集體性的游戲實現分享的效果,在游戲的過程中使學生理解團隊合作的重要作用,明確個體價值與集體價值之間的關系,在掌握體育運動基礎知識的同時實現綜合素質的提高。
3.3 加強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體育分享教學的重點是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在課堂上應當積極組織學生對學習的經驗進行分享,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使同學之間能夠真誠的相處。通過多種形式的交流活動幫助學生學會主動承擔責任,關愛他人。學生在分享教學的課堂上除分享教學內容的學習心得之外,也可以分享自身的一些生活體驗,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增加同學之前的友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4]。
3.4 開展課外體育活動
體育分享教學單純依靠課堂教學的時間無法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教師需要適當組織課外體育活動,建立課外體育活動組織,定期帶領同學進行課外體育鍛煉、體育競賽等活動,使學生能夠深入體會到體育精神。比如教師可以組織籃球社團,鼓勵學生積極研究籃球知識,開展籃球對抗賽,不參加比賽的同學可以作為拉拉隊進行加油助威,真實模擬籃球比賽的情景,在這種活動中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意識得到全面的激發,對學生的成長作用明顯。
3.5 轉變教學評價模式
傳統的中職體育教學評價模式重點考察學生理論知識和技術的掌握情況,考核評價機制比較單一,學生備考的壓力比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為提高分享教學的組織水平,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評價模式,理論考試重點考察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在技術測試過程中可以增加口試的內容,同時鼓勵學生自選考試項目,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全面提高體育能力。
4 結語
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是學生的必修課程,分享教學是中職體育教學的有效模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需要有效組織,嚴格落實分享教學的基本要求,創新教學模式,保證分享教學質量。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實現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何朝貴.淺析中職體育教學中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策略[J].中華少年,2018(25):92.
[2] 趙鵬.影響中職院校體育教學安全的因素分析及預防策略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8):17,14.
[3] 朱封憬.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淺析中職學校跑操活動的德育滲透[J].職業,2018(24):121-122.
[4] 周印佳.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中體能針對性訓練策略思考[J].校園英語,2018(3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