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繁榮 魯道君
摘 要:本文以成都市6家大型健身俱樂部80名健身教練員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歸納總結法對成都市部分健身教練員現狀加以分析,為解決成都市部分大型健身俱樂部教練員存在的問題,探討合理且有效的解決途徑和方法。研究發現,教練員流動性大、專業性弱、服務欠佳和壓力性大等問題,需要從學校專業人才輸出、行業協會監管、俱樂部內部管理和自我能力提升等方面著力改進。
關鍵詞:成都市健身俱樂部 教練員隊伍 調查研究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6(c)-0156-02
1 成都市健身俱樂部教練員隊伍的現狀
1.1 教練員流動性大
成都市健身俱樂部教練員的主力軍是年輕人,充滿進取精神和朝氣,同時也相對較浮躁,面對競爭、更規范嚴格的管理以及更專業的需求時有些不適應,也有些因為溝通、銷售能力欠缺等因素,被行業所淘汰、流失;其次,在健身教練員工作1年左右,這時健身教練員會因為很多干擾考慮跳槽,期望去更高的平臺,獲得更高的收入,這時候出現第二個不穩定階段;再次,在健身教練員工作2~3年后,積累了一定的資金、人脈和客戶資源,這時候部分健身教練員會考慮自己或與其他幾個伙伴開工作室,這時候出現第三批流動。以上因素導致了目前成都市健身俱樂部教練員隊伍穩定性差,流動性大的普遍現象。
1.2 教練員專業性弱
成都市健身教練員受教育的文化程度相對較低,以高中學歷居多,雖然各高校體育專業學生、退役運動員等人群也在進軍健身教練員隊伍,但囿于各高校培養周期相對較長,加之市場中健身短訓班開展的如火如荼,導致教練員普遍文化程度較低現象仍然嚴峻,可以看到雖然90%的人考取了相關職業證書,但大部分是經過1~3個月的短訓后取得證書,甚至有一部分教練只參與了俱樂部上崗培訓。以上原因嚴重導致了教練員隊伍對專業知識的掌握不全面,大多只能處理基礎會員提出的基礎問題,而在更高需求或特殊情況下卻無法解決,在運動處方方面很多教練員僅憑經驗來復制方案,對測試出來的會員個體差異情況并不能做到因人而異的制定和執行運動處方,直接反應了教練員隊伍的實質專業性較弱。
1.3 教練員服務欠佳
大中型健身俱樂部會設置有專門的運營部門,其中一個重要的職能就是處理客訴問題,而客訴中更多的是會員與教練員之間的問題,因為當會員在俱樂部辦理會員卡,購買私教課時后更多的是與教練之間產生聯系,教練員需要做好前期溝通對接、對每一個會員真實需求及個體差異進行細致入微的了解,在課程進行時要專注教學和會員,在課后要對每一個會員進行線上跟蹤服務。但我們不難發現很多教練員做一次性買賣,會員辦卡后不來上課的占比近50%,而我們教練員卻沒有盡職的去做引導、教練員上課期間玩耍手機、教練員對會員上課內容不熟悉、教練員上完課后者很少與會員進行線上跟蹤,水平較高的教練員一天上十節以上課程等,這都嚴重影響了教練員的服務質量,通過走訪調查了解到目前成都市教練員在這三個階段同時做好的教練占比非常少,會員的辦卡后上課率底、續課率底等都是教練員服務質量欠佳的最直接體現。
1.4 教練員壓力性大
通過從眾多健身教練員中了解,普遍反映的問題是銷售業績壓力大、競爭大,從目前成都市健身俱樂部來看,有85%的健身教練員都有業績要求,根據教練員們的月度結清機制,在不同的月份和不同的銷售導向下,每個教練根據自己的等級有不同的業績要求,少則1萬,多則10萬每月。教練員不僅需要維護好現有會員以保證續簽,還需要不斷開發新會員,這樣周而復始。健身教練員的業績壓力非常大,尤其是年輕健身教練員更能感受到業績壓力。另外現在成都市健身俱樂部呈現片區集中化現象,尤其在核心地段,健身俱樂部之間產生激烈的競爭,隨之而來的就是健身教練員之間的強烈競爭。
2 加強成都市健身俱樂部教練員隊伍建設的對策建議
2.1 教育部門加強學校專業人才的輸出
目前部分普通高等院校中有開設專業課程,但存在學時量不夠、課程內容與行業及崗位要求不一致現象,為了促進每年有更專業的人才向社會輸出,建議健身紅鉆也或者專業方向走進普通高校,并通過“課證融合”制促進學以致用。
2.2 相關協會加強社會培訓機構的監管
成都市場中不乏看見成都本地或者全國連鎖的健身教練培訓機構,但目前存在收費標準缺失、培訓內容及周期較少、考核標準缺失,導致短訓班教練員多而專業知識淺顯的現象多在,建議政府部門出臺相應的標準和管理機制,加強對培訓機構的監管,保證人才輸出的專業性。
2.3 健身俱樂部加強對教練的有效管理
作為健身俱樂部來講,雖然每一個健身品牌都呈現人才短缺問題,但不能因為短缺就對教練員的標準,俱樂部需要建立更加合理的教練員準入準則,建立完善的培養機制,形成長效的管理制度,在過程中注重制度化與人性化管理的結合,注重企業文化引導,團隊文化建設、教練員的培訓、教練員服務意識、階段性考核、激勵機制的建立以及職業規劃等,提高俱樂部教練員的穩定性和忠誠度,并通過提升企業整體教練實力提升品牌核心競爭力。
2.4 教練本人加強自我服務能力的提升
為了改善目前成都市健身教練員隊伍出現的普遍現象,作為教練員自身來說,應該穩定心態,加強自身專業文化知識的學習,及時參加在職再培訓,增強自身的專業能力、溝通能力、服務意識、自我管理等綜合能力,調整對業績及管理的心態,確保服務質量,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3 結語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健身市場的快速發展、門店數量的快速擴張,導致教練員普遍反映業績壓力大,這是一個內部自上而下的觀念問題,也是目前市場調控缺失的問題。盈利是每個公司必須要去追求的一個目標,要實現盈利就要有不錯的銷售業績,而教練部門是銷售業績產出的會籍、教練、運營三大部門中占比較重的產出部門。但目前市場中對會員的消費標準、對教練的等級業績劃分標準、對教練員的薪資收入標準、對企業擴張店面的資質審定等都缺乏調控政策,而這匯集在一起對每個俱樂部的教練來說形成了巨大的壓力,建議相關政府部門能夠介入加強對健身市場的宏觀調控,促進成都健身市場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莉涓.成都健身俱樂部網絡營銷策略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6.
[2] 劉玉鳳.鄭州市商業健身俱樂部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4.
[3] 張軍.西安市商業健身俱樂部健身教練職業現狀的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6.
[4] 于飛.健身俱樂部教練員的職業發展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