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立 胡英姝 唐湘琪
摘 要:為了有效促進有交往焦慮的大學新生更好的融入大學生活,文章運用對比實驗法采用交往焦慮量表(IAS)、社交回避及苦惱量表(SAD)和害怕否定評價量表(FNE)研究工具對具有一定交往焦慮特征的大學一年級新生進行為期16周的華爾茲舞實驗干預。結果表明:華爾茲舞的學習是一種有效緩解大學新生交往焦慮的方法。干預結束后實驗組同學在交往焦慮量表(IAS)、社交回避及苦惱量表(SAD)和害怕否定評價量表(FNE)的得分都有所降低。
關鍵詞:華爾茲舞 交往焦慮 大學新生 干預研究
中圖分類號:J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6(c)-0191-03
交往焦慮是指對某一種或多種人際處境有強烈的憂慮、緊張不安或恐懼的情緒反應和回避行為。目前,交往焦慮已成為大學新生中常見的心理問題之一。其人數比例呈逐年上升趨勢。交往焦慮若得不到改善,易引發壓抑、自卑、神經衰弱等各種心理問題與疾病,進而影響到大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人際關系等方面。因此,如何去幫助大學生在剛踏進大學校園時從容的與同學之間進行交往,減緩交往焦慮的發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華爾茲舞是一項雙人搭伴的舞蹈運動,是在優美舒緩的音樂旋律伴奏下通過舞伴之間的動作配合進行的情感表達的藝術創作。多項理論研究發現,體育舞蹈對促進同學間的情感交流、増強社會交往能力具有積極影響。因此本研究將華爾茲舞這一集運動、音樂、舞蹈為一體的新型運動項目作為干預方式,對存在不同程度交往焦慮傾向的大學生進行運動干預研究,探索華爾茲對交往焦慮大學生的影響和效果,由此為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關于交往焦慮的心理問題提供有效的干預方式。更好地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惱量表(SAD)作為篩選工具,對成都中醫藥大學2017級大學新生進行量表測查,選取存在交往焦慮傾向的48名大學新生作為研究對象,并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24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了與大學生交往焦慮及體育舞蹈對心理健康作用相關的文獻資料。
1.2.2 測量法
交往焦慮的主要表現是明顯的主觀焦慮體驗和客觀的回避行為。交往焦慮的形成原因主要是認知偏差,因此本研究采用用交往焦慮量表(IAS)、社交回避及苦惱量表(SAD)和害怕否定評價量表(FNE)作為測量工具。
采用實驗組和對照組前后測試設計。測試者分兩個組,在接受干預之前和之后都分別接受心理測驗評定。華爾茲組一個班,開設華爾茲課。對照組一個班,開設公共體育武術長拳課。經課程介紹和適當面談進行篩選,并通過問卷測量,檢查兩個組的等組性,保證不同組別在與本實驗有關的各項評定指標上的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其它課程學習及學校生活照常進行。實施16周,每周1次,每次2課時。
1.2.3 數理統計法
所有數據用軟件SPSS 17.0對實驗所得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本研究采用了兩獨立樣本比較t檢驗,配對t檢驗,和兩獨立樣本比較秩和t檢驗進行比較分析。
2 研究結果及分析
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比較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前測在IAS、FNE、SAD總分、SAD回避因子和SAD苦惱因子得分的差異,檢驗結果均為P>0.05,證明實驗組和對照組在上述量表的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基線資料齊,可進行干預實驗。
2.1 實驗組干預前后自身比較分析
通過表1可知:對實驗組IAS、FNE、SAD總分、SAD回避因子和SAD苦惱因子干預前后兩次得分進行比較,均為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根據均數的比較,認為實驗組干預后在IAS、FNE、SAD總分、SAD回避因子和SAD苦惱因子量表的得分低于干預前。說明通過華爾茲舞的學習,實驗組學生有關交往焦慮的情緒、認知和行為三個方面均有改變,IAS的得分從54.154.60降到43.175.62(P<0.05),SAD苦惱因子從9.242.03降到5.173.16(P<0.05)說明焦慮和苦惱的情緒有緩解。FNE的得分從46.405.57降到33.528.18(P<0.05)說明負性認知減少,合理認知逐步建立。SAD回避因子從8.242.63降到4.173.04(P<0.05)說明社交回避行為減少。
華爾茲舞是在舒緩優美的音樂伴奏下以男女為伴的一種步行式雙人舞運動項目,要很好的完成舞蹈組合動作需要男女舞伴一同努力,在學習的過程中,男女舞伴之間就需要溝通交流才能慢慢形成默契,正是這一過程使不同的兩個個體不斷的相互了解,相互肯定,相互合作,逐漸克服焦慮和苦惱的緊張情緒并不斷的形成正確的認知,形成與人親近,交流的習慣,另外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舞伴之間的互換,單獨在眾人中展示等環節,促進與更多的異性同學交流溝通,起到了降低實驗組同學社交回避行為的作用。
2.2對照組自身前后比較
對照組的前后測與實驗組前后測同步進行,以便于進行同期對比。對照組前測與后測的SAD回避因子和SAD苦惱因子的得分進行比較,結果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認為對照組前后測量的回避因子和苦惱因子的得分沒變化:對照組前測與后測的IAS、FNE、SAD總分進行比較,結果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根據均數的比較,認為對照組后測的IAS、FNE、SAD總分的得分低于前測。從表2可知,IAS的得分從53.374.62降到44.205.61(P<0.05)說明焦慮情緒有所緩解。FNE的得分從42.426.58降到33.5236.155.67(P<0.05)說明負性認知減少,合理認知逐步建立。對照組的學生在在IAS、FNE和SAD總分、前測和后測得分比較上,差異也有統計學意義。可能與學校開展的一系列入學教育課程及新生活動相關。
2.3 實驗組干預前后相比
IAS、FNE、SAD總分的得分降低,對照組前后測量中也有降低。鑒于此,對于IAS、FNE、SAD總分這三個指標,實驗組前后測量的差值d1和對照組前后測量的差值d2進行兩種樣本的秩和檢驗,結果表明: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根據均數的比較,可以認為實驗組測的差植d1大于對照組測的差值d2,所以實驗組IAS、FNE、SAD總分的變化比對照組IAS、FNE、SAD總分變化大。盡管由于各種原因對照組成員后測的IAS、FNE的得分低于前測,但是實驗組干預前測與后測的差值大于對照組前后測量的差值。說明實驗組成員在社交焦慮量表、懼怕與否定量表和社交回避與苦惱量表總分的得分上的變化比對照組的變化大。綜上,華爾茲舞干預能有效改善大學新生的交往焦慮。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1)華爾茲舞的學習是一種有效緩解大學新生交往焦慮的方法。干預結束后實驗組同學在交往焦慮量表(IAS)、社交回避及苦惱量表(SAD)和害怕否定評價量表(FNE)的得分都有所降低。且前后測的數據具有顯著形差異。說明焦慮情緒、回避行為和否定的認知評價這三個方面絕有所改善。
(2)對照組同學后測的交往焦慮量表(IAS)、社交回避及苦惱量表(SAD)和害怕否定評價量表(FNE)的得分也有所降低。推測可能是與學校通過一系列新生入學課程及社交活動相關。但是實驗組前后測量的差值d1和對照組前后測量的差值d2進行兩種樣本的秩和檢驗,結果表明:P<0.05,具有顯著差異性;另根據均數的比較,認為實驗組測的差植d1大于對照組測的差值d2。因此說明實驗組的干預效果更好。
3.2 建議
面對大學生交往焦慮人數逐年上升趨勢的現狀,高校教育應嘗試采用多種有效方法幫助其改善交往焦慮情緒,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特別對于剛進入大學校園的新生,降低其交往焦慮情緒,幫助其盡快適應大學的學習和生活。
華爾茲舞作為一項雙人、團體運動項目。在運動中有交流,在運動中有愉悅的放松,是一項有效降低交往焦慮情緒的方法。高校通過多渠道,多途徑提高華爾茲舞在學生群體的普及度。
參考文獻
[1] 李永慧.情境體驗式團體活動對大學生社交焦慮的輔導效果[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8,26(1):195-199.
[2] 朱萍玉.體育舞蹈對當代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252-253.
[3] 王品卿,曾天德.大學新生交往焦慮、同學關系與心理健康關系研究[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5):130-135.
[4] 張琳,劉鵬.體育鍛煉及團體心理輔導對朝鮮族大學生社交焦慮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學校衛生,2017,38(8):1251-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