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紹建 馮寶貴 孫娟
摘 要:高爾夫運動在常德市發展已初具雛形,然而在國家“清理整治”的環境下,高爾夫球運動的發展受到一定的影響。研究分析了影響常德市高爾夫球運動發展的宏觀因素、中觀因素、微觀因素,研究的相關基礎上提出了政府、高爾夫行業、高爾夫參與者三個層面對高爾夫球運動發展的相關對策和建議。高爾夫運動的管理者更多的在追求經濟利益,而忽視了文化傳播。
關鍵詞:高爾夫 發展 常德
中圖分類號:G84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6(c)-0195-02
1 常德高爾夫球運動發展現狀
1.1 基礎設施和教育現狀
常德市高爾夫運動的發展起步晚于省會長沙,目前常德市有湖南桃花源國際高爾夫俱樂部、清水湖高爾夫球場、泉水橋高爾夫練習場三個大型高爾夫基礎設施。目前常德市高爾夫教育已經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湖南高爾夫旅游職業學院是目前國內高爾夫教育發展的領軍院校。并依托桃花源高爾夫練習場、泉水橋高爾夫練習場進行展開高爾夫培訓。
1.2 高爾夫參與人群的現狀
高爾夫球運動的參與群體年齡分布相對分散,年齡跨度有幾十歲。人群分布相對集中,集中在40歲左右。消費群體的主體主要是企業的中高層管理者、企業主和CEO。需要指出的是常德市高爾夫球運動的參與者中存在一個20歲左右的學生群體。
1.3 高爾夫產業發展與行業組織
首先,行業發展單一化、區域成點式分布。高爾夫產業主要集中在教育培訓、球場服務和產品銷售類,缺少裝備制造業的存在。區域主要集中在桃花源球會和高爾夫學院。其次,高爾夫行業協會權利局限、服務弱化。高爾夫協會是唯一合法的高爾夫行業協會,但其不具備行政能力,不具備相應的發言權的部門,難以真正代表高爾夫企業的利益,無法為高爾夫企業提供有效的行為幫助企業發展。
2 影響常德市高爾夫運動發展的因素
2.1 宏觀因素
首先,國家政策對高爾夫運動帶來的不利影響。2014年11部門聯合下發的1496號文件,讓中國高爾夫陷入有史以來最嚴寒的冬天。國家對高爾夫行業征收的高額稅費也成為俱樂部面臨的巨大壓力。其次,常德市經濟發展水平尚不能支撐高爾夫運動的快速發展。2016年常德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50572元。可見常德市人均水平偏低,高爾夫運動又是一項對場地設施和運動器材要求很高的運動,這些都限制了參與這項運動的人數。最后,文化宣傳存在偏激性。部分媒體對高爾夫運動的負面宣傳較多,他們認為高爾夫運動是“貴族運動、腐敗溫床[1]、污染環境、違規建造、暫用耕地”,而淡化了其經濟效益、環保優化功能[2],從而影響了常德市高爾夫球運動的健康發展。
2.2 中觀因素
首先,常德市高爾夫球場的區域限制。湖南省高爾夫球場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長株潭和湘南地區。常德桃花源高爾夫球場自身并不具備張家界旅游資源的優勢,也不具備湘南地區交通便利的優勢,不能形成旅游度假的方式打球消費。在爭奪高爾夫市場中不可避免面對來自周邊地區的競爭。其次,高爾夫企業的自身管理和經營能力不足。常德市高爾夫運動的發展時間較短,行業的管理都還處在探索學習階段。為節約正常開支球童數量有限,勉強能滿足正常工作日的球童需求。當遇到重大節假日或企業舉辦大型比賽時,球會與湖南高爾夫旅游職業學院利用校企合作方式,讓學生進行周末實踐教學,來解決了球會球童數量不足的問題。這充分說明了高爾夫管理問題的嚴重性。
2.3 微觀因素
首先,高爾夫運動自身的競技水平較低尚不能吸引大眾。目前我國的高爾夫運動競技水平較低,球手成績普遍不高,只有李昊桐和馮珊珊等寥寥數人在世界高爾夫賽場處于中上水平的位置,難以通過新聞報道形成名人效應。其次,高爾夫運動作為一種文化,始終在亞文化的狀態游離。由于高爾夫運動的競技性較其他運動項目而言,無法直接體現,1984年進入中國的高爾夫運動被誤認為是一種懶散的運動。特別是在“文化大革命”遺留思想的影響下,人們認為其是“資產階級”運動,是一種腐朽的生活方式[3]。以“貴族運動”標榜的高爾夫運動參與群體多為“精英”階級,受其參與群體的影響,“權貴”又逐漸成為高爾夫運動的代名詞,這讓高爾夫運動在中國發展難以融入到大眾文化的領域之中。此外,高爾夫運動的管理者更多的在追求經濟利益,而忽視了文化傳播。最后,高爾夫球運動的參與者素質有待提高。高爾夫球運動的參與群體更多的是以“炫耀性消費”來吸粉、來打發時間,整個運動過程中將完全沒有高爾夫的技術、也沒有高爾夫的文化,更沒有高爾夫運動的禮儀存在,以“三無”展現于世人。因此,當前的中國高爾夫與其說是貴族運動尚不如說是富人運動。
總而言之,高爾夫發展的模式是高爾夫運動在發展過程中的程式、要素和質的規定性。這說明在不同的宏觀、中觀和微觀因素的環境中,高爾夫球運動的發展在各個層面或不同形式的要素之間的聯系流動擴散而彼此聯接。
3 常德高爾夫運動創新發展的相關對策和建議
為促進常德高爾夫運動發展,在充分分析影響常德市高爾夫球運動發展的因素的基礎上,筆者認為高爾夫球運動的發展不僅取決于運動本身,同時政府和參與人群在運動發展過程中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3.1 政府
常德目前高爾夫球運動的發展已經初具雛形,作為新興的服務類產業,在“整治”后,政府應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首先,優化高爾夫球運動的社會環境。利用現有的運動產業的為依托,培育標準高爾夫球場運動的高端運動項目,積極申報各類國際國內重大高爾夫賽事,逐步將常德打造成國內知名的體育運動健身和競技賽事基地。落實國家《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支持高爾夫產業發展的各項稅費優惠政策,積極支持企事業單位、團體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以向高爾夫產業捐贈的方式所得稅前準予全額扣除[5]。借鑒“塘廈經驗”與教育科研部門制定規劃高爾夫發展規劃,發展高爾夫實體經濟;大力推廣青少年高爾夫運動。其次,積極引導高爾夫行業的發展。在18洞球場發展停滯的情況下,政府應引導行業開發其他高爾夫設施的建設,積極開發以高爾夫球為基礎的大眾體育健身項目(室內高爾夫、迷你高爾夫),以滿足人們的需求。在土地問題上,以政策執行作為保障,不能一禁了事限制審批,對于違規審批進行問責。成立高爾夫產業發展領導小組,以賽事和教育為中心,打造高爾夫教育基地、培育區域高爾夫品牌,完善高爾夫產業鏈,不斷推動高爾夫產業發展。最后,以創建國家級旅游休閑示范城市的契機,給高爾夫運動以展示空間。按照“城景一體、全城5A”的理念,將體育和旅游融合發展。2016AGWC業余高爾夫世界杯中國區預選賽桃花源站比賽“以賽促游”的辦賽宗旨完全體現了旅游與體育的深度融合,在清水湖、柳葉湖兩個主要旅游景區中將高爾夫運動的現場觀賽、參與體驗及參觀游覽充分結合,以推動高爾夫運動的市場化和高爾夫經濟的發展起到表率作用。
3.2 高爾夫企業自身
高爾夫行業的輝煌需要整個高爾夫業界的共同參與。首先,企業實行差異化經營。常德市高爾夫產業的發展應該以有占地少、投資小、消費低、不受時間、氣候限制,從早到晚均可開業,以獨立的練習場占地面積不大的高爾夫設施為主,將室內模擬高爾夫球館帶到繁華的鬧市之中。大力發展高爾夫延伸產品,如高爾夫旅游、高爾夫賽事、高爾夫球具銷售、高爾夫傳媒、高爾夫中介等等。其次,企業以公益性項目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常德市高爾夫行業應該通過一些公益性項目,利用現有的資源,適時適當免費對外開放,擴大高爾夫運動的受眾群體,培養潛在的高爾夫愛好者。以高爾夫運動進校園作為活動契機,大力宣傳高爾夫文化,化解人們對高爾夫運動的認知誤區。最后,企業發展多樣化高爾夫活動。創新開展高爾夫運動形式,大力發展室內高爾夫項目,創造多元化的高爾夫運動。設計適合青少年鍛煉標準的高爾夫方案,降低青少年的準入門檻,提高高爾夫運動的普及率、為高爾夫人口的擴展的最好工具。
3.3 高爾夫參與者
精英階層是民族氣質的塑造者,是社會文明的引領者,高爾夫運動的參與者應該在“精英文化”的外層維度和高爾夫禮儀文化的內層維度的約束和規范下,逐漸養成良好的高爾夫運動參與方式。高爾夫運動的參與者來自各行各業,借助高爾夫運動這個平臺他們可以進行生活、工作中的信息溝通與交流,幫助他們了解社會、群體和個人。更希望參與者們更多交流個人的高爾夫文化觀點,發揮個人的能力,為平臺內的他人提供個人的經驗和見解,進一步促進高爾夫球運動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紹建.高爾夫運動與青年休閑文化——從“鳳臺錦袍”到“著袍登臺”[J].青年學報,2015(2):59-61.
[2] 王紹建,孫娟,唐楨.高爾夫運動的休閑價值考量[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6,30(5):6-9.
[3] 彭廣建.產業融合視角下青竹湖高爾夫運動產業發展研究[D].吉首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