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青松 譚偉東 鐘一雄 朱艷霞 李琴 何俊兵 柯芳


摘要?[目的]為規范中藥材種子市場,保證種子的質量,研究制定毛雞骨草種子檢驗規程。[方法]參照現有種子質量檢驗的成果,研究毛雞骨草種子的檢驗方法,內容包括扦樣、凈度分析、發芽試驗、真實性鑒定、水分測定、四唑測定、重量測定等。[結果]確定其室內檢驗的標準檢驗方法,制定了毛雞骨草種子檢驗規程。[結論]制定的毛雞骨草種子檢驗規程經多批次種子質量檢驗實踐,是可行的。
關鍵詞?毛雞骨草;種子檢驗規程;發芽試驗;水分測定;四唑測定
中圖分類號?S56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8)35-0177-03
毛雞骨草為廣西特產、大宗栽培藥材,來源于豆科相思子屬植物毛相思子(Abrus mollis Hance),藥用全株,具有清熱解毒、舒肝止痛的功效,主治黃疸、脅肋不舒、胃脘脹痛、急慢性肝炎、乳腺炎[1],是廣西玉林制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拳頭產品雞骨草膠囊、復方雞骨草膠囊等保肝護肝中成藥的主要原料,長期的使用使野生資源已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從1989年起,經應用企業與科研單位共同攻關,成功實現了毛雞骨草的野生變家種,并在廣西玉林、北流、陸川、貴港、靈山、百色、凌云、臨桂等地推廣種植。在生產上,毛雞骨草用種子進行繁殖,由于缺乏種子質量檢驗技術、標準和有效的管理,劣種坑農的事件時有發生,給藥農帶來很大損失,也使藥材生產得不到保障。筆者通過對其種子扦樣、種子質量檢驗和鑒定方法的研究,獲得其種子檢驗規程,為種子的科研、生產、經營、質量管理提供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1.1.1?供試種子。
來源于廣西玉林制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毛雞骨草種植基地。
1.1.2?儀器及試劑。
各試驗所需儀器及試劑見表1[2-5]。
1.2?方法
1.2.1?扦樣[2-4,6]。
通過分析多年調查結果,依據毛雞骨草種子的市場流通情況和單個種植基地的需種量,從多年多批次樣品的質量分析結果綜合考慮,提出劃分種子批的方法,確定其種子批的最大重量和樣品最小重量,同時確定初次樣品、混合樣品、送驗樣品、試驗樣品的獲取方法。
1.2.2?凈度分析。
參照GB/T 3543.2—1995 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凈度分析[7]的方法,參考文獻[2-4]進行毛雞骨草種子的凈度分析。
1.2.3?發芽試驗。
設計了不同的種子預處理(破除硬實、抑菌處理)、發芽溫度、發芽床、光照條件各項試驗,觀察其幼苗發芽規律,總結其幼苗鑒定及試驗持續時間[8]。
1.2.4?種子真實性鑒定[2-4]。
采用種子外觀形態法。人工或機械隨機數取種子100粒4個重復,通過對種子形態、大小、顏色等特征的鑒定檢驗種子真實性,結果以真實種子的平均值表示,保留一位小數。
1.2.5?水分測定[2-3,9]。
試驗方法見表2,試驗程序同文獻[9]。
1.2.6?生活力的生化測定——四唑測定(TTC)[2-4,10]。
設計了預濕方法和時間、染色前的準備、不同染色液濃度、染色溫度及染色時間、染色結果與發芽試驗的結果對比、染色圖譜的鑒定各項試驗。
1.2.7?重量測定。
參照文獻[11]的百粒法、千粒法、全量法,各進行4次重復,對各方法取得的種子實測千粒重進行比較分析,確定最適宜方法[2-5]。
2?結果與分析
2.1?扦樣
毛雞骨草種子的扦樣,規定其種子批最大重量為1 000 kg,送驗樣品最小重量為500 g,凈度分析試樣最小重量為50 g,其他植物種子計數試樣最小重量為500 g,水分測定試樣最小重量為100 g。
在扦樣過程中,劃分種子批的方法為:扦樣前了解所扦取種子的品種、產地、數量、采收時間、脫粒及干燥、貯藏方法、貯藏條件、貯藏時間和貯藏期間發生的情況、處理方法等。按照同一品種、同一來源、同一年度、同一時期收獲和質量基本一致、在規定數量之內劃分種子批。
初次樣品的扦取、混合樣品的配制、送驗樣品及試驗樣品的分取按GB/T 3543.2—1995?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扦樣[6]執行。
為最大程度地保證樣品在檢驗前后的一致,盡量做到收到樣品就開始檢驗,如耽擱,須將樣品保存在涼爽和通風良好的室內。用于復驗的樣品放在4~8 ℃條件下保存一年。
2.2?凈度分析
在研究過程中發現,毛雞骨草種子中的成分包含飽滿種子、癟種子、小石粒、小泥塊、小泥粒、毛雞骨草植株和果實殘片、谷粒等。根據其種子樣品實際,參照文獻[7],毛雞骨草的凈種子除了完整種子,還包括大于原來大小一半、附著種皮的破碎種子;除了凈種子,均為雜質,其中重型雜質指重量大于種子10倍以上的雜質。其他植物種子按凈種子的原則選出。
凈度分析的結果計算和表示按GB/T 3543.3—1995 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凈度分析執行。
2.3?發芽試驗
綜合種子預處理、發芽溫度、發芽床、光照條件、幼苗鑒定、試驗持續時間等各項發芽試驗研究結果[3,8],毛雞骨草種子的發芽技術規定:從經充分混合的凈種子中,用數種設備或手工隨機數取400粒,分為4個重復,每個重復100粒。發芽試驗的發芽床為紙上(TP),發芽溫度為25 ℃或30 ℃,幼苗的初次計數時間為5 d,末次計數時間為10 d。置床前,破除硬實用95%~98%濃硫酸腐蝕8~9 min或JMNJ-3型精白機磨2 min/400粒,種子消毒用強氯精500倍液浸泡2 h或0.5% KMnO4水溶液浸泡1 h。結果計算和表示按GB/T 3543.4—1995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 發芽試驗[12]的規定執行。
2.4?種子真實性鑒定
毛雞骨草種子真實性的鑒別依據:種子卵形或矩圓形,扁平,長3.5~6.0 mm,寬2.3~4.5 mm,厚1.2~2.8 mm。暗褐色、棕色或黑色,表面光亮,常有棕黑相間的花斑。種臍凹陷,線形,種阜小,環狀。子葉肥大,黃綠色或白色;胚根白色,短小[3]。
2.5?水分測定
種子的水分測定是除去種子中全部的自由水和束縛水,同時盡最大可能減少氧化、分解或其他揮發性物質的損失[2,13]。由圖1可見,整粒樣品不斷失去水分,并無規律可循,因此用整粒種子進行毛雞骨草種子的水分測定是不可行的。粗磨樣品在試驗過程中,先有一個快速的失水期,然后到一個較長時間較緩慢失水的時期,可以將這個快速失水期看作失去自由水及部分束縛水,緩慢期看作失去束縛水但未達到種子物質的氧化、分解。從烘干時間上與GB/T 3543.6—1995規定的“高恒溫法樣品烘干時間為1 h、低恒溫烘干法樣品烘干時間為8 h”較吻合[3-4,14]。因此,通過對樣品處理、烘干溫度、烘干時間的結果比較,以快速、簡便為原則,毛雞骨草種子不需預先烘干的水分測定技術規定:用高恒溫烘箱法進行,樣品處理為粗磨,鋁盒直徑5.5 cm,樣品量為4~5 g,烘干溫度為130~133 ℃,干燥時間為2 h。結果計算和表示按GB/T 3543.6—1995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 水分測定[9]執行。
2.6?生活力的生化測定——四唑測定(TTC)
綜合預濕方法和時間、染色前的準備、不同染色液濃度、染色溫度及染色時間、染色結果與發芽試驗的結果對比、染色圖譜的鑒定等試驗結果[10],毛雞骨草種子四唑測定的技術規定:破除硬實方法同發芽試驗,預濕方式為紙間或水中,預濕時間為30 ℃恒溫水浸種5~6 h或紙間12 h,染色前的準備為剝去種皮,染色液濃度為1%,染色溫度為30 ℃,染色時間為5~6 h,鑒定時觀察表面染色情況,全染成紅色或呈略淡的紅色為有生活力種子。
2.7?重量測定
重量測定試驗中,毛雞骨草種子的實測千粒重結果,百粒法平均為25.77 g,千粒法平均為25.48 g,全量法平均為25.66 g,3種方法所得的結果在0.05和0.01的顯著水平上沒有顯著差異。說明對于毛雞骨草種子的重量測定,百粒法、千粒法和全量法均適用。從標準化和國際化的角度出發,選擇百粒法作為毛雞骨草種子的重量測定方法。
3?結論
綜合以上研究結果,得到毛雞骨草種子檢驗規程,包括扦樣、凈度分析、發芽試驗、真實性鑒定、水分測定、四唑測定(TTC)、重量測定。
近年來,研究小組使用此規程對不同產地和不同年份的43批毛雞骨草種子的質量進行了檢驗,也請廣西藥用植物種子質量檢驗站的工作人員按此方法進行復檢,檢驗結果經過對比分析發現其結果差異在允許的范圍內,說明其方法穩定可靠。證明了此毛雞骨草種子檢驗規程適用于毛雞骨草種子的生產、經營、管理和使用過程的質量檢驗。
參考文獻
[1] 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廣西中藥材標準[S].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2] 支巨振.《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實施指南:GB/T 3543.1~3543.7—1995[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4.
[3] 董青松.廣州相思子和毛相思子種子標準研究[D].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2007.
[4] 董青松,何俊兵,蒙愛東,等.廣州相思子種子檢驗規程研究[J].種子,2012,31(5):123-125.
[5] 閆志剛,馬小軍,董青松,等.青蒿種子檢驗規程研究[J].中國種業,2011(1):37-40.
[6] 支巨振,畢辛華,杜克敏,等.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扦樣:GB/T 3543.2—1995[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5.
[7] 支巨振,畢辛華,杜克敏,等.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凈度分析:GB/T 3543.3—1995[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5.
[8] 董青松,陳章源,何俊兵,等.毛相思子種子發芽試驗研究[J].種子,2010,29(4):12-15.
[9] 支巨振,畢辛華,杜克敏,等.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水分測定:GB/T 3543.6—1995[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5.
[10] 韓春艷,孫衛邦,董青松,等.廣州相思子和毛相思子種子活力TTC測定方法研究[J].種子,2011,30(7):13-16.
[11] 支巨振,畢辛華,杜克敏,等.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其他項目檢驗:GB/T 3543.7—1995[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5.
[12] 支巨振,畢辛華,杜克敏,等.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發芽試驗:GB/T 3543.4—1995[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5.
[13] 胡晉,李永平,顏啟傳,等.種子水分測定的原理和方法[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
[14] 董青松,孫衛邦,韓春艷,等.廣州相思子種子水分測定的研究[J].中國種業,2011(4):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