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
[摘? ? ? ?要]漢語言文學對于中國人來說,應該是不斷學習與研究的,我們只有經過了文化的提煉和歷史的沉淀,才能夠更好地學習其他內容。大學生學習漢語言文學,不僅可以為學習其他知識夯實基礎,同時還是大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須掌握的基礎人文知識。
[關? 鍵? 詞]漢語言文學;學習方法;有效性
漢語言文學是每一名中國學生最先接觸的語言,在幼兒園、小學乃至中學的學習階段,學生都在接觸不同層次的漢語言文學教育,由于每個學生自身條件和學習背景等主客觀因素的差異,導致了學生學習漢語言文學的效果并不理想。在大學階段,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也有責任、有義務學好漢語言文學的相關知識,加強對漢語言文學的理解和認識,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水平,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以便更好地適應現代化社會的需求。我將主要對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的難點進行分析,并探究大學生如何更好地學習漢語言文學。
一、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的難點分析
在對漢語言文學專業進行充分的了解與掌握之后,我發現在學習漢語言文學方面有些難點。
(一)古代文學與現代文學的雙重壓力
大學生在對中國漢語文學探索的過程中,不僅要學習現代文學,還要對古代文化進行充分的了解。在漢語言文化學習的過程中,因歷史文學發展的階段不同,就需要用不同時代的漢語去理解和分析,因此在這方面的學習存在一定的障礙。包括我在內,周圍的大部分同學都有此感受,在對古文的學習方面是一個比較大的阻礙。我們大都困在死記硬背的學習模式里,認為古文只需要多背多記就可以達到自己學習的效果,然而事實并不是這樣,如果我們自身沒有深入了解中國漢語言文化,反而會給我們造成更大的學習困難。
(二)漢語言文學學習更看重實際能力
步入大學之后,學習漢語言文學注重的不單單是課業考試,而是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我們應當掌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習規律,而并非空談、死記硬背地去理解知識,漢語言文學的學習與我們未來的職業發展息息相關,因此我們不應局限于通過專業考試的水平,而是應該為以后的就業做打算。
二、漢語言文學的學習要點分析
(一)充分做好基礎知識的培養
“萬變不離其宗”。我認為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就應牢牢把握住這種精神,所以在學習過程中,首要任務就是要打好基礎知識。無論是詞匯、閱讀量還是對古文掌握的程度來講,都需要我們不斷學習和鞏固,不能死記硬背,而應該緊緊地把握知識點,在了解知識點的同時,進行充分的分類、歸納和總結,促進自身技能的進一步提高,再了解專業的學習方法。從基礎做起,逐漸地深入教材、掌握教材,最終突破教材。
(二)理論結合實際,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師范類漢語言文學的學習過程需要控制好一個關鍵點,即“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在我們接觸一些具有文學代表性的作品、古典文學歷史的時候,我們需要學習的不僅是從文學角度欣賞作品,同時要培養自己借鑒內容去創造屬于自己作品的能力,例如,在寫作方面,從古代文學到現代文學,我們會接觸很多作家的作品,每個人的作品從結構、場景和層次上講都存在不同的特點。對于學生自身來講,最重要的就是運用我們所掌握的知識水平以及鑒賞作品的能力,構造出屬于自己的寫作風格。
(三)告別機械化的學習模式
進入大學階段,我們應改變現有的學習模式,不能夠讓學習機器化,而應該進行分層化,個人覺得分層化可以根據知識點的難易程度將知識點進行分類,從簡單到復雜依次進行排列,先從基礎的知識點學起,再逐漸鍛煉自己的文學鑒賞能力以及文學藝術表達的能力。
綜上所述,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來說,掌握更多有效的專業學習方法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大學生在日常的課程學習中,除了要背誦、掌握相關的專業課知識外,還應注重對實際的應用,在應用中發現自身需要補充的理論知識,進行深一步的學習和探究。讓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漢語言文學高素質人才,而不是將學習漢語言文學當成一項充滿壓力的學習任務,我們應該在大學期間將專業課學習的壓力轉變為動力,讓動力塑造自身的才華,在施展才華的同時,學習好漢語言文學知識,為做一名優秀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打好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秋,曲鴻雁.高師院校古代文學教學改革新探[J].現代教育科學,2009(6):11-15.
[2]韓自波.中國現代文學課程教學改革思考[J]. 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5):44-48.
作者單位: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