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摘 要] 隨著時代的發展,新經濟、新業務的發展也十分迅速,由此促使會計入門門檻不斷提高,對會計專業的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能夠培養出更多綜合素質佳、應用能力強的學生,院校的會計教學模式必須進行改革,以適應新時代發展的需求。那么,針對會計改革后對中職院校會計教學的影響有哪些呢?首先能夠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其次能夠加快對會計專業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最后還要有效加速實踐教學的改革進程。
[關 鍵 詞] 會計改革;中職教學;課程設置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2-0041-01
經濟發展越迅速,會計就顯得越重要。市場對從事基礎操作的會計人員需求呈下降趨勢,而對高層次會計人才的需求則越來越大,這對中職會計院校專業的學生來說壓力較大。因此,相關部門必須做出針對性的改革措施,讓會計教學形式能夠更加滿足于社會需求。近些年來,部分中職院校已經逐步落實會計改革方針,由此給會計教學帶來了重大影響。
一、打破傳統教學思想束縛
當前會計職業發展十分迅速,但受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很多中職院校在教學方法及課程設置上均顯落后,教學模式日益老化,在教學中仍然采用“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教學觀念,學生學習較為被動,對會計專業學習失去了原本的信心,專業教學受到很大限制。對此,國家相關部門引起高度重視,并頒布了相應的法律法規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要轉變教學思想,更新教學觀念,提倡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理念,避免沿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讓學生在整個學習中能夠扮演主動的角色,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師制訂的活動和任務,營造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主動思維和創造性思維,使其能夠不斷提升自身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在課上課下,教師都應當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內心的想法,讓學生能夠大膽地將自己的想法表露出來。最后教師還應當加強課堂互動,利用多媒體的方式給學生灌輸新時代的會計專業理念和思想,拓展知識領域,不局限于課本中已有的知識,讓學生的精神層面能夠達到更高的層次,真正實現課堂上教與學的共鳴。
二、加快教學內容體系改革
現有的中職會計課本大多是由教育界的專家和學者編制的,企業界的專業人士則很少參與。如此編制出來的教材大多偏于理論,與實際相差較大,內容顯得有些陳舊,而通過這類教材培養出的人才亦不能符合當下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因而,為了有效提升中職院校會計專業的教學質量,做好教學改革,首先應當從會計課程的基礎編制開始,以會計崗位要求作為編制的基礎,讓企業界的專業人士也能夠參與到教材的編制當中,由他們和教育界的人士相互合作,共同編制教學大綱,充分體現會計教學的時代特色和要求。另外,中職院校方面還可以和企業間形成相互合作的評估關系,間斷性地進行教學評估工作,增強二者之間的聯系,加強二者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最后,在校內還可以經常開展一些教學專題活動,邀請企業人才以座談會的形式與學生交流,讓學生直接接觸到他們,并詢問一些專業性的問題,提升學習的有效性。
三、加速實踐教學改革進程
會計是一門應用型學科,其實踐性很強,是對學生應用能力、運作能力和職業素質的綜合考究,在教學中其更注重對學生進行模擬訓練、實踐等技能培訓。因而,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應當多以實踐為主導,大膽運用案例教學、模擬實驗、知識競賽等形式。如可以在校內建立相關的實驗室,模擬各種真實的環境,讓學生能夠提前感受到未來的工作環境和企業對人才的具體需求,提升學生的感性認識和感悟能力及專業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另外,在具體的模擬實驗中,教師還可以針對某些學生的資料就其結果進行分析和探討,將其展示出來,并讓學生進行自我分析和探討,找出自己在操作中出現的問題,以此通過各種實踐方法的結合,讓學生能夠獲取更多自我展示的機會,擁有將知識轉換成技能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在日后的學習中更加出色,在就業競爭中能夠更具優勢。
總而言之,會計改革對中職院校的影響很大,方式也較為復雜多變,但是究其本質都是以會計職業需求為基本依托,使其能夠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趙小萍.高職學校《會計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研究:會計從業資格證無紙化考試模式下以杭州萬向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15(6).
[2]費琳琪.新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標準下《基礎會計》課程改革[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