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佳音
[摘 要] 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是完善學生人生、強化人格、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方式。語文教師既要做文學作品美的傳播者,更應該成為美的創造者。文學作品中真正的美,只有細心尋找、深入挖掘、精心設計才能完美呈現。
[關 鍵 詞] 語文教學;導入;誦讀;板書;審美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2-0063-01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教學中的美無處不在,只是需要你用心來設計、來體會。
職高語文課本收錄了文學藝術寶庫中的不少珍品佳作,這些就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極好教材。語文教學中的美育過程是學生對作品創造出的形象、意境進行感受、體悟、理解,最終得到賞心悅目、怡情養性的審美享受和思想認識、道德情操等方面受教的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尋找語文教學的美就顯得尤為重要。而感受課文之美,就是學生感知美、體悟美的極佳切入口。課堂是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創造美的能力的土壤,土壤肥沃了,課堂中的美自然而然就能突顯出來。
一、聽五花八門的導入
新課伊始,一上臺就板書課題,閱讀講析,不免大掃學生學習的興致。幾句精心的導語,營造美妙、和諧、新奇的氣氛,既可以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又能激發他們追求美感的欲望。如:在講授《林黛玉進賈府》時,我就用蹩腳的江浙話演唱了一段越劇《天上掉下個林妹妹》,優美的旋律足以讓學生融入寶黛愛情的故事中來;講授《琵琶行》時,先讓學生聽了一曲琵琶演奏的高山流水,把學生引入我所創設的情景之中;講授《讀書人是幸福人》時,采用小測試的形式,測測學生讀書的幸福指數;講授《離太陽最近的樹》時,播放電影《后天》中各種災難集結視頻,初步激發學生對生存環境的憂患意識……動點心思,用奇思妙想,創設美好意境,激起學生對文章學習的樂趣,一篇課文的學習就有了良好的開端。
二、品聲情并茂的誦讀
朗讀在語文教學進行美育滲透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師范讀時,運用朗讀技巧,處理好輕重、緩急、抑揚、停頓、語氣、韻律,把文章佳處讀出來,讓課文之美如涓涓細流,沁入心田;似綿綿春雨,沁人心脾。我在講授荷塘月色三、四、五段時,配上二胡曲《二泉映月》聲情并茂地背誦著文章中最美的段落,月下荷塘,輕盈多姿的荷花,沁人心脾的縷縷荷香,悠悠地飄入學生的思緒之中。教師與學生情感的碰撞,帶著學生迅速進入形象思維,引發學生的回憶、尋索、聯想,更能喚起學生對文章形象愛憎褒貶的審美判斷。
與學生共同朗讀課文,既能帶動學生的誦讀熱情,又能將教師與學生的情感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同時,能夠讓學生進一步體味、鑒賞文中的形象美,達到美育自然滲透的目的。講授話劇《雷雨》時,我先讓學生做好充分的課前預習,弄清各角色身份,揣摸角色個性化的語言,課堂上我與五名學生分別擔當不同的角色,有表情、有動作地進行朗讀,其余學生仔細觀察,積極思考,展開聯想,從而進入了審美教育的再創造階段。
三、看美觀簡潔的板書
板書是教師在吃透教材、斟酌教案的基礎上形成的簡明的文字、線條、圖案、表格等,它能將課文內容提綱挈領地在黑板上再顯出來。
別具一格的板書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記憶、復習、鞏固所學知識,還有利于訓練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筆記能力,同時,還能給學生以美感,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
(一)巧用簡筆畫
信手拈來的簡筆畫既形象又生動,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對課文進行理解。例如,講授《荷塘月色》第四段“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時,我隨手在黑板上畫了這樣一幅畫。此畫一出,笑聲、掌聲此起彼伏,句子中運用的比喻修辭手法,被一個翩翩起舞的少女表現得淋漓盡致;講授《離太陽最近的樹》一課,為了讓學生理解“紅柳如同冰山”這句時,我在黑板上畫了這樣一幅畫。外表柔弱的紅柳,面對高原惡劣的環境從容不迫,面對人類的肆意破壞,依然用自己龐大的根系保護著人類賴以生存的土地,紅柳這種偉大的奉獻精神便躍然紙上。
(二)魅力字體,美麗板書
板書是根據課文的文體特征,先運用各種美觀大方的字體引起學生仿寫的興趣,再由此讓學生理解各種問題的深刻含義,從而促進學生對美的追求。講說明文,我會用正楷書寫,因為它正統莊重,能夠表現出說明文的說明特性;講文言文,我會用隸書書寫,因為它古老遒勁,能反映古文深厚的文化積淀;講散文,龍飛鳳舞的草書能帶給學生無盡的遐想;講詩歌,仿宋體又能帶給學生隨意自由暢想的契機。
(三)中規中矩的圖表
圖表的特點是:清晰、直觀、簡明。不多的言語,就能將復雜的人物關系、多種的寫作手法、豐富的思想內容等方面的知識完全呈現在學生面前。講授《雷雨》時,圖表就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了周魯兩家的矛盾沖突;講授《故都的秋》時,作者對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戀之情和流露在作品中的憂郁、孤獨之感全都凝聚在了“清”“靜”“悲涼”之中。小結處再次作為重點提出,通過理解本文“情”與“景”的自然融合,培養學生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
語文教師的任務不僅是設計各種各樣的活動,讓學生從課文中得到美的感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創造美。
語文的世界是人文的、情感的、審美的世界。語文教師要利用語文教學激發出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去認識、去思考,從中受到教育和陶冶,從而努力創造出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