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巧云


[摘 要] 隨著當今科技飛躍的進步,信息化在生活中的運用也越來越多。在這個信息像光速一樣的現代社會,信息化的出現為教師在課堂上課程的順利進展提供了更多的便捷,同時也滿足了不同科目對教學的不同需求,為當前的教學提供了便利。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當中,合理地將信息化引入教學過程,學生在新的教學方法下可能會有更高的新鮮感和更高的求學欲,可以更靜下心來去解決新的問題,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從中職數學中有關函數的奇偶性教學的角度,分析信息化教學應用的相關問題。
[關 鍵 詞] 信息化;中職數學;函數奇偶性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2-0158-02
信息化教學手段是指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將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虛擬現實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應用于教學過程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教、學雙方在信息環境下的合作互動,具有傳播方式多、信息流量大、交互性能強等特點。這種教學手段打破了以教師為中心、學員為主體的傳統傳授過程,將內容傳授的人性化放在了核心位置,突破了傳統教學手段的時空局限。
中職數學的學習不僅僅需要學生的知識儲備量,還需要思維邏輯的配合,對于數學而言,邏輯思維決定分數的高低,不能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做題中去,就不能戰勝數學。而在這個技術主導的時代,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當今學生對知識學習的欲望,因此需要在中職數學的教學方面進行研究。近幾年,數學對學生各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引進多種信息化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快地理解數學、學習數學。此文便結合中職數學中的函數奇偶性這部分進行實踐探究。
在中職數學中,函數是十分重要的部分之一,也是十分抽象的一部分,是學生心中最難學習的一章,而其中函數的奇偶性是研究函數的一個重要策略,因此它成為函數的主要性質之一,學好它對今后繼續學習指數函數、冪函數和三角函數都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但大部分的中職生數學基礎比較薄弱、抽象理解力較差,如何讓學生深刻地了解掌握函數的奇偶性,作為教師,應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結合信息化手段化抽象為直觀,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接受新的知識、理解函數的奇偶性質。
針對學生的學習規律和基礎情況,我借助多媒體課件、泛雅超星平臺、動態數學作圖軟件GeoGebra、智能手機、教學視頻和微課視頻等信息化手段對教學過程做了如下處理:
1.首先給學生預設簡單的學習任務,讓學生提前通過智能手機登錄平臺觀看教師事先上傳的有關點的對稱的教學視頻,從而幫助學生溫故而知新,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好知識儲備。同時布置課前作業,讓學生在課前用手機拍下生活中的對稱圖片上傳平臺,從而讓學生通過感受生活中的對稱美體會到數學的內涵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課堂現場教學,我通過多媒體課件結合泛雅超星平臺、動態數學作圖軟件GeoGebra等信息化手段來上課。首先,通過平臺查看學生對預布置作業的完成情況,同時通過提問了解學生對點的對稱知識的掌握情況,再一次地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梳理總結(關于x軸對稱,x不變y變;關于y軸對稱,y不變x變;關于原點對稱,兩個都變)并當場運用智能手機完成平臺上的練習題,從而為學習函數的奇偶性打好基礎。接著通過平臺組織大家一起欣賞學生上傳的圖片,通過觀察圖片的對稱美體會到數學美及發現圖案的對稱情況。接著請學生觀察多媒體課件上函數f(x)=x2與f(x)=x3圖像,判斷它們的對稱性,并通過Flash動畫展示來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與記憶,從而讓學生順利地掌握判斷函數奇偶性的圖像法。為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請學生登錄平臺完成一組看圖判斷函數奇偶性的練習題,題中特意設置了看似關于y軸對稱但實際上定義域不對稱的圖形,通過這組練習題,學生都能靈活地運用與掌握函數奇偶性的圖像法。
最后教師在多媒體課件上再一次演示解題步驟及提醒相關的注意點,并用動態教學軟件GeoGebra畫出相應的函數圖像來進一步地印證所得的結果,從而讓學生更直觀深刻地掌握函數奇偶性判斷的定義法。通過對這三道題目的分析,學生大多能理解及運用了,此時再要求他們獨立地完成一組相關練習題,并拍照上傳平臺,以備教師在課后進行查看,從而可以更加詳細地了解學生的具體掌握情況以便于及時地進行個別幫扶、總結、調整教學策略。課中為了最大化地提高時間的利用率,我還通過投影儀,把隨機抽查到的,學生完成的練習題投放在大屏幕上,以便大家一起討論總結其存在的問題。為了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我還使用優芽動畫軟件把作業制作成闖關游戲的形式,從而大大提高了作業的趣味性。
3.因為學生學習的個體差異性太大,有的學生在課堂上就能很快地理解、接收、掌握、運用,而有的學生因為基礎較差,接受能力較弱,一時無法全部理解,而教師也無法再為其一一講解,為解決這個問題,我事先把本課的課件上傳平臺,同時對學生較難理解的知識點、關鍵步驟、容易出錯的地方錄好講解微課上傳平臺以便學生課后自行登錄平臺查閱、學習。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平臺的討論區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從而打破了傳統教學時課堂的時效性,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教師通過平臺的數據顯示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班級的各個同學的學習情況,從而及時地進行調整、改進教學策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目前,我國的中職數學教育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學生的基礎差、學習方法不得當,導致效率低下,在授課過程中的由于數學本身的特征,導致授課過程的枯燥乏味,以至于學生找不到正確的方法,從而產生了厭學、棄學的心理。實踐證明,通過信息化手段來輔助教學達到了良好的效果,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效率得到了明顯的提高,為此我們認為將信息化教學引入數學的教學過程是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的。
總而言之,信息化手段具有突破了傳統教學手段的時空局限性、加強師生的互動性、增加學生的感觀趣味性、化抽象為簡潔的直觀性等優點。相信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普及及多元化發展,教師對信息化教學方法的不斷優化,學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數學、愛上數學,在學習數學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順暢。
參考文獻:
[1]萬利芳.信息化時代下的中職數學教學:“函數的奇偶性”教學與反思[J].科技經濟導刊,2017(7):150-151.
[2]李鮮,王東群.“教學做合一”思想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以《函數的奇偶性》一節為例[J].河南教育(職成教),2014(10):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