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斌
[摘 要] 隨著時代的不斷更迭,課程教學資源庫離不開通信網絡,為了提高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建設基于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教學資源至關重要、勢在必行。主要介紹微課的基本含義,并針對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基于微課的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教學資源建設研究。
[關 鍵 詞] 微課;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教學資源;建設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2-0183-01
眾所周知,隨著我國社會市場主義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取得顯著成效,職業學校的教學質量、教學效率也在不斷提高。現階段,我們處于信息時代,各所職業學校為了緊跟時代發展潮流,紛紛開展課程資源建設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不同專業的網絡課程應運而生。然而“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職業學校在建設課程資源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如課程資源內容不夠豐富統一、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較少、學生應用課程資源的頻率較低等。鑒于此,本文將針對此類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明確建設基于“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教學資源的有效措施。
一、微課與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的基本含義
所謂“微課”是指職業學校在遵循專業課程標準以及技能實踐要求的基礎上,通過視頻來記錄教師展開的教學活動。一般情況下,微課的“微”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即時間和教學內容。微課一般是圍繞一門課程的某個知識點來展開的教學活動,其核心是短小的教學視頻,并包含與該知識點有關的課程教學資源,如課程設計、練習題、學生評價、教師評價等。
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是職業教育機電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學生通過學習該課程,能夠掌握測量單相交流電/單相交流電路/三相交流電、驗證基爾霍夫定律、使用常用電工工具、節約用電、安全用電、防范電氣火災、撲救電氣火災、觸電急救、測量電壓電流電阻以及識別電感電容等知識。現階段,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導致該課程教學效率停滯不前,如學校電工實訓設備不足;課程理論知識不夠具象,學生不能夠準確理解;電工技術迅猛發展,學校教學設備跟不上時代發展步伐等。
二、基于微課的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教學資源建設
(一)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
要想提高該課程教學資源學生利用率,學校就應該構建專業的團隊來深入分析課程,促使該課程教學資源能夠滿足學生學習需求以及企業需要。鑒于此,學校應該結合企業的真實需求來建設該課程的教學資源。學校應該結合各類學生的實際情況,在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專業理論以及實踐教學的基礎上進行層次劃分,促使學生能夠自主選擇相應的資源進行學習,從而真正意義上做到“因材施教”。
(二)全面分解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的教學內容
要想保障各個微課之間能夠滿足教學及學習規律,并且能夠充分體現微課高效率、有針對性以及短小精煉的主要特征,學校就應該科學合理地分解該課程的教學內容。鑒于此,學校應該聘請該課程的教育專家來進行教訓內容的有效分解。教育專家應該分別進行專業理論教學以及實踐教學的內容細化,明確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提出相應的教學方式。這樣做主要是為了能夠在正式錄制微課之前突出重點,并明確步驟以及提出相應的錄制要求。
(三)提高微課錄制的質量與效率
結合事先準備好的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教學設計,準備好有關主題的教學課件、典型案例以及課中、課后練習題等資料。隨后,進行現場錄像,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障教育教學足夠真實。與此同時,為了提高微課錄制的質量與效率,學校微課課程資源建設團隊應該聘請專業的攝像人員。
(四)在建設“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教學資源的過程中,明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顯而易見,學校之所以建設微課課程教學資源,是為了促使學生能夠自主積極地進行學習。鑒于此,應該注重“以生為本”,凸顯出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因此,在實際建設微課課程教學資源的時候,應該適當增加圖片、動畫以及視頻,并且增加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促使教師能夠及時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及求知欲。
綜上所述,要想建設基于微課的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教學資源,僅僅靠電工專業教師是不夠的,還需要專業的信息技術人員加以配合,進而保障各個微課的課程知識點具有系統性、邏輯性,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并且教師能夠通過學生所答練習題來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效,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張靜.基于微課的“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課程教學資源建設思考[J].吉林教育,2015(23):160.
[2]居彤.基于混合學習的《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微課設計研究[J].電子制作,2016(12):55.
[3]夏載軍.基于行知思想的《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微課設計與開發[J].電子制作,2016(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