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金旺
[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專業技術的更新速度也進一步加快。而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教學過程中,除了進行相關理論知識的教學之外,還要求教師能夠將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能力以及知識接受能力作為一項重要的培養目標,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該專業的有效教學。
[關 鍵 詞] 大數據背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2-0157-01
為了獲得良好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效果,要求各院校能夠對現有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進行不斷的改革,這樣才能適應大數據時代下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各種要求。只有在該專業的教學過程中能夠貼近現實生活,并構建出一種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促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有效提升,并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借此來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現階段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教學過程中依舊存在有以下幾點問題:(1)過于重視理論教學,對實踐教學往往抱以忽視的態度,在具體的實踐教學過程中也沒有嚴格的教學督導機制,這就導致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獲得良好的實踐操作水平,并直接影響到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2)教學手段過于單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存在有理論跟實踐脫節的情況。此外,部分職業院校在該專業的教學時,還會受到師資、實驗設施以及教學體系等諸多條件的限制,其教學手段過于單一,并且缺乏靈活性和創新性。在該教學模式下,學生往往只能進行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職業素質以及實踐操作水平也無法獲得有效的提升,對學生的后續就業也會造成比較大的影響。(3)教學方法過于死板也是該專業在教學過程中的一種常見問題。目前許多職業院校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教學中,多是采取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多是抱以忽視的態度,這樣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就無法獲得良好的專業教學效果。
二、課程改革的措施
(一)培養目標的明確
隨著我國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對計算機專業的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說各職業院校在進行計算機人才的培育過程中,也就需要在結合計算機市場發展情況以及實際人才需求的基礎上,進行培養目標的合理確定。此外,在培養目標的明確時,還需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充分考慮,對部分想要繼續深造的學生可以適當加大理論方面的教學力度,對迫切想要步入社會工作的學生則可以加強對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這樣也就能夠為后續教學方案的合理制訂提供足夠多的依據。
(二)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
計算機課程具備非常強的技能性,而且理論性的知識也比較抽象,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也就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并借助于多媒體教學軟件等多種模式,來對學生進行計算機基本知識的介紹。此外,通過多種教學軟件的應用,能夠通過圖形以及聲效的模式來將教學內容直觀、形象地展示給學生,并且能促使教學氛圍變得更加活躍與有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借此來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此外,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還需要不斷加大實踐教學的力度。因為計算機專業的知識有著非常快的更新速度,因此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需要以上機操作為主,再由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各種計算機軟件的有效操作,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借此來獲得良好的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果。
(三)進行啟發式教學模式的合理應用
為了獲得良好的計算機專業教學效果,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通過多種啟發式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借此避免傳統的死記硬背等情況的出現,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進行計算機專業的授課過程中,還可以采取一些新穎的授課方法來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對計算機理論課程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學生基本了解到計算機原理之后,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熟悉的畫圖工具來進行基本原理形象的表示,并讓學生能夠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發現自己以及掌握的知識體系中存在的問題。通過這種教學模式能夠促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營造出活躍的教學氛圍,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總之,隨著我國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專業的技術更新速度也得到了進一步加快,對計算機專業人才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說各職業院校還需要對現有的市場環境以及對人才的需求情況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并能夠在此基礎上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教學工作進行深入改革,只有這樣才能培育出一批擁有高職業素質以及專業技術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并給我國計算機行業的發展提供足夠多的人才資源。
參考文獻:
[1]蔣志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分析[J].電腦迷,2017(14):144.
[2]李廣瓊.商科院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網絡工程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科技視界,2017(36):52,55.
[3]李春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的對策探討[J].青年時代,2017(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