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勤 董舒萌


美國實用主義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認為:注意可以篩選和調節。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鼓勵學生的有意注意,積極調節學生的無意注意,防止學生注意分散。日常教學中,“點名”“吹哨子提醒”和“講道理”等調節注意的方法被體育教師經常使用,雖然有效,但針對性不強,容易失效,“講道理”的方法還會影響教學進度和學習效果。體育課堂的教學時間預設精確到分和秒,想在有限的時間里提高教學效率,用在調節學生注意的時間就不能多,最好能與教學內容和環節無痕結合。那么,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是否有一些調節簡便、實用性強的方法和手段,既能調節學生的注意,又不打亂正常的課堂教學秩序呢?大量的課堂教學觀察研究發現: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注意分散的行為表現,可按部位歸納為5類(表1)。當教師清楚注意到學生注意分散的表現部位,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注意調節。
一、手勢吸引,形成默契
調節意圖:針對學生視覺注意分散的表現,教師可以通過手勢的變化吸引學生注意。教師將手勢賦予含義,也可將裁判手勢運用到課堂,把手勢與學生的行為相聯系,學生觀察教師手勢,按指定意圖進行行為調整(表2)。師生在課前約定手勢及手勢的代表含義,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視覺注意。在使用該技巧時,學生只有視覺注意高度集中,才能迅速做出反應,通過長時間的磨合,師生間形成默契,就能將該技巧自然流暢地融入體育課堂教學中。
調節要點:手勢必須簡而精,煩瑣的手勢將適得其反;于多數學生視覺注意分散時使用,也可根據教學安排合理使用手勢;使用手勢技巧前可以輔以語言提示;1節課中的使用頻率不宜過多,否則會引起學生的厭煩心理。
教學實例:1節排球課上,教學內容是原地自拋自墊。教師講解時,總有學生時不時拍幾下球,或在墊球時停不下來,教師強調了多次也不見效。這時教師說:“接下來我要考考大家的反應能力:第1個手勢比劃數字,當我比劃出某個數字時,大家就喊出這個數字;第2個手勢握拳高舉,大家看到就迅速兩腳屈膝半蹲雙手持球。”當學生隨意拍球時教師就使用第2個手勢,學生就會兩腳屈膝半蹲雙手持球;當學生練習停不下來時,教師就運用第1個手勢,學生就會報數,注意分散的學生就會關注教師的手勢,及時調整,這時手勢技巧迅速重整了教學秩序。
二、教具提醒,生成規則
調節意圖:教師通過教具的使用,主要調節學生聽覺注意的分散。教師借助課堂上能發出聲響的器材和道具,與學生達成共識,聽音識別指令和要求(表3)。此技巧有一定新鮮感,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如不同的指定音樂,代表不同的指令和提示。此外,亦可巧妙地運用課堂所用器材進行注意力集中輔助練習。
調節要點:課前與學生有所約定;于多數學生傾聽注意分散時使用;課堂環境比較復雜,聲音雜亂時使用;結合課堂內容和使用的教具合理使用。
教學實例:教師在教學前提出要求:當教師發出“集合”的口令時,學生需聽清教師運球的節奏的快慢——聽到慢節奏則左手拿球集合,聽到快節奏則右手拿球集合。教師的這個小技巧能將學生的注意集中在運球快慢上,繼而統一持球聽教師講解,比教師只發出“集合”口令時的集合效率要高許多,而且還增加了課堂趣味性。
三、問答召喚,快速歸位
調節意圖:針對學生課堂中隨意講話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問答的方式集中學生注意。
在練習和比賽結束后,學生們往往喜歡議論一番,這時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問答,調節學生的無意注意,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就能快速整理好教學隊伍(表4)。問答類技巧即通過師生間互相回應,快速統一聲音,提醒學生管好嘴巴不說話,繼而進行簡單的課堂要求提示和隊伍調整。
調節要點:問答口令簡單清晰、富有節奏感;于多數學生討論時或比賽后注意分散時使用;建議2~3種問答技巧搭配使用,避免單調乏味;問答內容設計與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相關聯,體現教學的整體性。
教學實例:在教學的討論環節,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問題的討論中,且學生都分散在操場的周圍,這時教師需要學生能快速地靜下來并排好隊,教師可以發出口令“快速歸位”,學生就會邊快速集合邊回答“快!快!快!”在使用問答類技巧時,學生就會立即停止討論,根據約定喊出口令,快速歸位。這樣教師的課堂管理就能輕松高效,節省了課堂教學時間,還具有一定的競技性。
四、游戲吸引,統一步調
調節意圖:教師通過游戲的參與調動學生注意,主要調節肢體注意的分散。運用簡單的注意力調節小游戲,讓學生的肢體參與到游戲活動中,把學生的無意注意變成有意注意(表5)。調節注意的游戲都是一些小游戲,所耗費的時間比較少,其目的就是吸引學生參與到游戲中,停止學生的無意注意和不合理的肢體動作,并于游戲結束后快速投入學習當中,這樣的調節形式深受學生喜愛。
調節要點:設計簡單易調節,用時較少的游戲;于學生在肢體引起的注意分散時使用;更適用于低年級課堂教學;游戲一般進行1~2遍,最后要引導回教學環節。
教學實例: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容易分散,同時注意也容易被外界所吸引,課堂中總能看見有些學生東張西望、玩玩衣服、撥撥手指,甚至互相干擾。教師只要抓住時機發出指令:“看看誰是木頭人?不會講話不會動。”學生立馬就一個個裝扮成木頭人了,而且還特別積極地參與游戲。教師接著說:“小木頭人現在開始認真聽教師講3點要求。”他們就會認真專注地聽完3點要求。
五、評價激勵,煥發熱情
調節意圖:評價手段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有效調節學習注意的有效方法。評價調節注意的技巧主要是激發學生學習內驅力,調節注意分散的綜合手段,引導學生確立自己的目標,朝著目標奮勇前進(表6)。評價技巧通過比賽、表揚和獎勵等形式,來激發、引導、保持和規范學生的注意,培養學生的注意力,有效達成學習目標。
調節要點:根據學情來設定評價標準;適用于學生綜合性注意分散調節;幾種評價方法交替運用,避免單一無趣;評價要公正、真實,具有導向作用。
教學實例:一名教師借用足球比賽中的紅黃牌來管理課堂,結果學生表現出極高的專注度,做法如下:課前教師與學生約定比賽方法,“足球運動員都具有一定的身價,越優秀的運動員身價越高。在場的所有同學也有一定的身價,并根據大家的課堂表現上漲或降低身價。如果向你出示1張黃牌,表示提醒你身價將降低,出示1張紅牌表示你的身價將降低1萬,本節課結束沒有‘吃牌的同學,身價自動上漲1萬……”學生們對這一評價非常感興趣,積極參與課堂學習,課堂教學效果較好。
參考文獻:
[1]理查德·考克斯著.運動心理學—概念與應用[M].張力為,張禹,牛曼漪,等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2]毛景廣,朱天明,蘇江.注意力策略研究回顧[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340-343.
[3]司琪.小學生注意力品質現狀調查與提升訓練[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