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


現實中,許多中小學體育教師有科研訴求,也想做課題、寫論文,但是由于缺乏科研知識和技能的指導、學習和訓練,因而望科研而生畏懼心理。如,不清楚課題申報的途徑和程序,也不知道課題申報書的撰寫格式和要求,導致從未參與更未申報過科研課題研究。
一、教育科研課題有哪些主要來源
目前,我國中小學科研課題項目來源主要有國家級、省部級、市廳級、區縣級、校級5個層次(表1),中小學體育教師可依據課題申報要求和自身條件進行選擇。
國家、省部、地市級的研究課題,通常每年都會在其官方網站發布申報通知和項目申請指南。體育教師要隨時關注這些申報信息的發布,根據本年度項目申請指南的方向,按照申報要求和方式,進行課題申請。官網中還會有該項目歷年立項課題的名單和結題資料,教師可以自行下載,認真閱讀,了解該項目的選題傾向和以往研究狀況,也能夠從其他學科的選題中為自己的題目提供選擇和研究思路。
二、申報科研課題要有哪些意識
(一)要有問題意識。提出、分析并解決某一教育問題,是一項課題最基本的要求。課題研究的問題一般有3個要求。第一,是有問題,即現實中真實存在的問題。中小學體育教師的選題常常從體育教學實踐中獲得,那些長期困擾體育教師的問題就是課題的來源。如,如何激發中學女生的運動參與動機?第二,是真問題,即值得去研究的有價值的問題。學科教學有3個核心問題必須回答,屬于學理性質,即學什么?學的順序?學的方法?可以說,這3個問題也是體育學科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如,學生動作技能學習規律問題等。第三,是適合的問題,即適合自己的實際能力的問題。選題時必須要考慮適切性,即研究者是否有足夠的條件完成該課題,包括個人的理論知識儲備、研究團隊的科研能力等。
在申報課題時,要始終具備清晰的問題意識,即能夠清楚地陳述出現實教育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內容,擬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課題論證報告中均需要陳述的選題依據,無外乎就是選題的現實依據和理論依據,現實依據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發現的客觀存在的問題,理論依據則是在以往研究中存在的理論缺陷。在課題評審過程中,沒有或缺乏問題意識的選題首先會被淘汰。因此,在課題申報書中,要明確說明現實中存在的問題是什么,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擬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有哪些。
如,表2中所列的是2017年北京市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均由北京市各區的中小學校承擔,一線教師是課題負責人。這些課題都是來自基礎教育教學中的現實問題,擬通過課題研究加以解決。選取的題目不完全是體育學科,其他學科的選題也會給體育教師可資借鑒的思路和經驗。
(二)要有研究意識。中小學一線教師做科研普遍存在誤區——用經驗替代理論、用感覺替代研究,既缺乏理論意識又沒有研究意識。實際上,研究是發現問題答案的方法,是應用科學的方法探求問題答案的一種過程,用專門的技術有計劃和有系統地收集經驗證據,使用可獲得的經驗證據對世界的一種系統解釋。因此,研究既需要明確的目的,又要有完整的程序,還要有正確的方法,在課題申報書中要體現出這種研究意識。一是,要重視文獻綜述的撰寫,這是研究的理論基礎部分。文獻綜述是對該主題前人研究的概括與評價,是課題選題的理論依據。通過梳理文獻,總結出前人的研究思路和主要成果,發現存在的爭議與不足,提出本課題的研究選題。在理論基礎上,提出本課題的研究假設和預期結果。二是,要詳細說明研究步驟和主要方法。陳述將采用哪些具體方法收集客觀資料,如何呈現和處理這些資料,如何通過客觀數據或證據來論證研究結果與結論。三是,最好采用研究技術路線圖的方式來呈現課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三)要有成果意識。有些中小學教師立項之后結題比較困難,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具體的研究成果。在課題申報書中,通常有預期成果部分,一般是指研究結果的呈現形式,通常包括研究報告、專著、學術論文、教學課件、教學方案等。體育教師在課題設計和申報時,就要考慮好課題成果的呈現形式,如研究報告、期刊論文、會議論文、著作等,并需要在課題申報書中詳細說明。課題進行過程中,要時刻注意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如,教學實驗之前要有因變量的前測,實驗之后要有后測;問卷調查要有數據庫和原始數據;教師教學方案、學生作業或總結、教學反思日記、教學故事案例等,這些客觀資料都可能在課題研究報告中以某種形式呈現。
(四)要有研究基礎意識。通常在課題評審過程中,評委除了要考慮課題的選題質量和研究設計合理之外,該項目前期研究基礎和團隊構成也是項目能否獲得批準的重要因素,而這兩點常常是體育教師忽視的。因為,一項課題能夠立項必須要具有兩個條件:一是需要,二是可能。如果該項目已經具有前期比較好的研究基礎,如,已經發表相關主題的學術論文,參與了相關課題,收集了課題需要的重要數據和資料等。這樣,就向評審人員證明你已經具備了按時順利完成課題的基礎和條件。因此,體育教師在申報課題之前,就要有意識地在1~2個研究方向上進行系統研究積累,可以先發表學術論文,參與其他課題組的研究,積累研究經驗和成果。課題申報選題時,也要注意盡量考慮哪些方向和主題是自己或團隊成員的研究基礎比較好的,成果積累比較多的,有利于課題申報成功。
(五)要有研究團隊意識。學術研究早已不是個人工作,而是團隊合作任務。課題組成員的合理構成,既會影響到課題申報結果,也會關系到后期能否順利完成。因此,在申報課題時,需要考慮研究團隊的合理架構。
1.要充分考慮課題組成員的學科分布和知識背景。如,體育教師擬申報有關體育鍛煉促進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的課題,那么,研究團隊中就不僅需要體育運動專項教師,還需要有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心理學專業的人員參與。
2.要考慮課題組成員的年齡分布,最好是老中青合理搭配。青年教師的觀念比較新,學習能力比較強,容易接受新事物,但教學經驗不如老教師,在研究設計時往往考慮不周容易造成后續研究困難。
3.要考慮課題組成員的能力結構。團隊中成員的能力最好是補,有擅長統籌管理協調組織的,有精通數理統計計算的,有文字功底水平高的,也有溝通交往能力強的。如此,才能夠將成員的潛能全部挖掘,形成合力,共同完成課題的研究。
4.加強橫向合作協同創新。可以考慮邀請高校教師以增強理論研究力量,邀請學校其他學科教師以開拓研究領域,邀請其他學校體育教師以增加比較樣本。
三、申報課題有哪些注意事項
中小學體育教師參與和申報課題研究是一個積累和漸進的過程,有如下建議:
(一)由低到高要逐步提升。由于科學研究需要經驗和能力,課題申報也要求具備前期研究基礎和研究成果,如果毫無研究經驗和積累就申報級別較高的課題,成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因此,可以將一個研究主題拆分為若干個小課題,從校級課題開始積累,有了前期研究經驗和成果的基礎,再繼續申請級別更高的課題。
(二)承擔其他項目的子課題。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由于級別高、要求高、申請難度大,中小學體育教師可以參與這些項目的研究,承擔主課題下的子課題。如,學校領導有一個全校課程體系構建的研究項目,需要各個學科參與完成。體育教師就可以承接其中的子課題,進行體育課程體系的構建研究。
(三)研究方向要穩定。科學研究需要持久而深入,切忌打一槍換一炮。體育教師經過科研嘗試探索,最好能穩定在1~2個研究方向上,持續積累系列研究成果,為后續申報更高級別的課題奠定基礎。
(四)主動申請積極關注。許多中小學體育教師缺乏主動性,往往習慣于等待學校或教研組通知課題的申報和組織。應該主動關注科研動態,可以通過教研員了解區級科研信息,也可以通過互聯網查詢各級課題申報的新聞發布。
(五)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現在,國際各級各類科研課題申報和評審都是公開透明的,體育教師可以到課題來源的官方網站查找相關立項信息,包括申報通知、課題指南、申請條件、申請時間等重要信息。如,延慶區的體育教師,可以到北京市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官網,查詢北京市教育科學規劃年度項目的通知。
(六)看清申報要求。每項課題都會在申報通知中說明申報條件,如,年齡、職稱、在研項目、同一年度申請數量等都會有明確規定。學科分類中,中小學一般屬于基礎教育,體育教師可以申報體育學科。
(七)申報書的格式要規范。在填寫課題申報書時,要依據項目填寫說明的格式要求撰寫,字體、字號要與要求相一致。引文要有出處標識,采用統一引文著錄方式。文后參考文獻要按照國家標準著錄格式撰寫。網上填報課題申請要注意時間節點和操作說明,紙質版要按照規定要求進行打印裝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