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龔老師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她是一名愛崗敬業、工作嚴謹的優秀體育教師,為了提高全校廣播體操的質量,狠抓廣播體操訓練,可謂是盡心盡力。龔老師通過學生的“建議書”,反思了自己的練習方法,及時吸納了學生的意見,調整了計劃和教學手段。一個小小的改變,結果收到了大相徑庭的效果,其中的變化耐人尋味。對體育教學理念和行為有著積極的影響作用,值得廣大體育教師學習和借鑒。
一、冷靜、寬容的處理方式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案例中學生“氣勢洶洶”地遞給龔老師1封信就走了,龔老師第一時間并沒有因為學生的魯莽和不尊重行為而去訓斥她們,而是靜下心看完信后選擇了冷靜、寬容的處理方式。龔老師用寬容和真誠贏得了學生們的信任和喜愛,最終收到了欣喜的教學效果。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
二、兼聽則明
看了龔老師的案例讓筆者覺得人之所以有兩只耳朵,一只是用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還有一只應該是用來聽別人的聲音。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個性鮮明、有獨立的思想、渴望被尊重、想法幼稚簡單、考慮問題不全面。但當學生提出意見后,作為教師應該尊重他們的意見,肯定他們的建議,并從他們的建議中尋找閃光點。作為教師需要時常彎下腰、蹲下身來,降低自己的重心去傾聽學生的心聲,這時教師獲取的才是最真實的反饋信息和最寶貴的教學資源。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會讓教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龔老師在看完學生的建議書之后,能尊重和理解學生,并且以朋友的身份介入他們中間,用心傾聽了學生們的訴求與需要,值得稱贊。
三、尋找激發學生運動樂趣的方法
體育課程目標中運動參與目標明確要求“在小學階段注重引導學生體驗運動樂趣,激發、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和參與意識”。要想讓學生積極參與運動,真正成為體育學習的主人,需要有運動樂趣。運動樂趣的獲得需要體育教師去創設相應的學習情景,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的教學形式和手段。龔老師后來的訓練形式和手段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形式多樣,趣味性強,所以訓練效果好。
四、兩點完善性建議
1.寬容是一種美德更是一門藝術。寬容是有原則和尺度的,如果龔老師能夠在課后再單獨和寫建議書的2名學生談談心,告訴她們教師知道她們的出發點是好的,并善意地提醒她們正確對待教師的態度以及沖動的后果等,其效果可能更好。
2.龔老師的反思主要是從德育方面進行的,如果再能從自身的教學進行反思可能會更全面。如通過學生的建議與深入的交流,探析出適合小學生在進行此類教材學練時的教法與學法手段,這將對體育教學有著積極的借鑒作用。
新時代的體育教師應該是課程的研究者和實踐者,不僅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努力去研究教學中的預設與生成問題,就能讓體育教學真正成為師生共同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