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并攝影/周一海

在廣西浦北縣白石水鎮新圩村委勝嶺村,106歲的施春林老人每天清晨總會出現在村里不同場所,掃垃圾、撿落葉、扯雜草,帶領村民從事清潔鄉村的義務勞動。為此,日前筆者羨名專程走訪了這位神奇的百歲老翁。
說起施春林老人,當地村民贊聲一片,都說這是一位身心健康、了不起的長壽老人,他把鄉村看成自己家一樣,每天清潔打掃,不讓有一點骯臟之處。進到施家院子時,一個衣著整潔、腰板挺直的老人就熱情地與我們打起了招呼,他就是施春林老人。老人身材高瘦,臉色紅潤,走起路來不疾不徐,兩眼炯炯有神。那精氣神,根本不像這么大歲數的人。
出生于1912年的施春林年輕時就是木工好手,家里很多家具都是他自己做的,像睡床、衣柜、板凳什么的,到現在還能用。如今盡管年紀大了,但他體力還很好,木工的手藝也沒丟,時常做些小物件。
“聽說您還是村里清潔鄉村的領頭人?”筆者問起了老人。施春林精神抖擻地回答道:“幾年前新村建成后,村里通了柏油路,公共場地寬了,也種上綠化樹和綠化帶,可‘臟、亂、差’現象還有。我雖然年齡大了,但不愿意閑下來。我自感身子還像70歲時一樣硬朗,于是就做些事,讓村里環境保持清潔美觀。”
施春林老人每天一早起床、洗涮完畢,就獨自一人拿上一把掃帚,四處走動,清掃垃圾、撿撿樹葉、扯扯雜草,看到亂吐痰等不文明的行為,就耐心進行教育,讓大家共同注意公共衛生,保持家園整潔。他已把清潔鄉村活動當成自己的一份責任和義務。在施春林老人的帶動和影響下,勝嶺村越來越多的村民自發地參與保護和美化環境活動,他們制定出村規民約,清掃垃圾,綠化環境。
感受著這些變化,施春林老人倍感欣慰。老人說,在他的心里,始終有一個美好的愿望:只要還動得,就堅持開展清潔鄉村行動,把村里的環境搞得更好。
就這樣勤于勞動,讓施春林老人的體魄得到鍛煉,前兩天他還背著50多斤重的農藥箱去果園里噴農藥。到了趕圩日,老人更是喜歡到集市上逛逛。筆者問:“這么大年紀了去集市,家人都陪著嗎?”老人的孫子和孫媳婦異口同聲地說:“爺爺去逛集市哪用我們跟著啊?他走得比我們還快呢!”話音一落,大家都笑了。
隨后施春林老人帶我們參觀了他做木工的房間,走進這間古樸的木工房,墻上的架子上、地上,整齊地擺放著木工常用的工具鋸子、鑿子、木工刨等。這時,施春林老人擺好木條,拿起木工刨刨起木條來,動作干凈利落,一會兒,一根木條就刨好了。這樣的身手,就是年輕人也自愧不如。與筆者同行的幾位朋友由衷點贊道:“厲害了,生龍活虎的106歲老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