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琦
(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軍事化礦山救護中隊,山西 離石 033000)
關嶺山煤礦采用“采底留頂”落后的巷柱式采煤方法開采3號煤層,回采率不及25%,造成了煤炭資源的嚴重浪費[1-2]。因此,對3號煤進行殘煤復采,可提高資源回收利用率,延長礦井服務年限,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3-4]。
根據關嶺山綜合柱狀圖建立長×寬×高=80 m×30 m×48 m的模型,煤層厚度為4.5 m,煤層上方建立5層巖層,煤層下方建立4層巖層。通過做巖石力學實驗,測定各巖層參數。模型邊界條件為:底部固支,限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模型四個側面限制水平位移,頂部施加上覆巖層重力,取重力加速度為10 m/s2。模型劃分135 820個單元,132 261個結點,圖1為數值模擬模型圖。

圖1 數值模擬模型圖Fig.1 Analysis model for goaf completeness
巷道沿煤層底板掘進,斷面為矩形,寬4.20 m,高2.65 m,巷道底板為灰黑色砂質泥巖。模型煤柱寬度30 m,巷柱式舊采空區寬6 m,假定采空區全部采空或者垮落,在圍巖破壞情況最為嚴重時,研究破碎圍巖對回采巷道穩定性的影響,其中,回采巷道采用“柔模混凝土+高水材料充填+錨桿+錨索+工字鋼梁”聯合支護。
回采巷道具體的支護參數為:老空區頂板6根錨桿,長度2 000 mm,錨桿間排距800 mm×1 000 mm,錨固方式為加長錨固;兩根錨索間距為1 600 mm,排距2 000 mm,錨固方式為加長錨固。采用跨長4.8 m的11#工字鋼支護,鋼棚棚距為1 m。
模擬過程可分四步,第一步:建立模型,并提前分組,模型分為12組,將煤層分為5個分組,巷道為hd分組,煤柱為ff分組,采空區為kq分組,高水材料為gs分組,柔?;炷翞閞m分組。計算模型建好后計算初始應力場至平衡。第二步:開挖采空區,并用solve計算到平衡,模擬巷房開采后圍巖因應力的重新分布。第三步:對空區進行“柔?;炷?高水材料充填+錨桿+錨索+工字鋼梁”聯合支護。第四步:計算至平衡,讀取相應圍巖變形量、應力分布情況,塑性區破壞情況,分析圍巖的屈服破壞情況、巷道頂底板移近量、兩幫移近量、垂直應力云圖、水平應力云圖及兩幫應力分布情況最終確定該支護方案的可行性。在整個模擬運算過程中始終監測巷道周圍的變形破碎情況,記錄并存儲每一步運算結果,作為確定支護方案合理的主要依據。本報告僅給出最優支護方案的數值模擬分析結果。
圖2示出回采巷道在“柔?;炷?高水材料充填+錨桿+錨索+工字鋼梁”聯合支護時圍巖屈服破壞特征。由圖2可以看出,聯合支護后巷道頂板在工字鋼棚和高水材料充填支護下,沒有出現明顯破壞,兩幫柔模混凝土表面和內部完整性極好。由此可知,采用上述聯合支護后巖層完整性得到了較好的保證,巷道圍巖整體處于穩定狀態。

圖2 支護后圍巖塑性區云圖Fig.2 Nephogram of the plastic zone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after supporting
圖3為巷道圍巖垂直應力云圖,圖4示出采用上述聯合支護時,回采巷道兩幫垂直應力分布曲線。

圖3 支護后圍巖垂直應力云圖Fig.3 Nephogram of the vertical stress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after supporting

圖4 支護后圍巖垂直應力曲線Fig.4 Curve of the vertical stress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after supporting
從圖中可以看出,巷道頂板高水材料充填范圍內承受較小拉應力,約為0.074 MPa,老空區頂板上方巖層承受壓應力,在0 m~7 m范圍內應力值大小范圍在1 MPa~4.5 MPa,兩幫垂直應力基本呈對稱分布,柔模混凝土主要承受拉應力,但應力較小,巷幫內部0.8 m的巖層承受壓應力,壓應力值隨著距巷幫距離增加而增加,在5 m~6 m處達到峰值,最大值為9.16 MPa,應力集中系數為1.88,巷幫內部0 m~5 m為應力增高區。
分析回采巷道采用“柔?;炷?高水材料充填+錨桿+錨索+工字鋼梁”聯合支護時,巷道圍巖的垂直位移和水平特征。圖5示出在回采巷道采用上述聯合支護時,巷道圍巖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分布云圖。從圖中可以看出,回采巷道采用上述聯合支護后,巷道頂板高水材料充填范圍內,變形較小,支護效果明顯,兩幫柔模混凝土支護范圍內未發生明顯位移,巷幫內部最大移近量位于老空區巷道兩幫的中部,相對移近量為8cm,故采
用所選支護方案后,回采巷道的穩定性較好,能夠滿足安全生產的需要。

5-a 水平位移

5-b 垂直位移圖5 支護后圍巖位移云圖Fig.5 Nephogram of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after suppor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