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奮超
【摘要】由于采礦技術的不斷發展,當前我國采礦行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采礦工程中采礦技術的發展為滿足社會對于礦產資源的需求提供了保障。本文將探討在采礦工程中如何保障施工的安全。
【關鍵詞】采礦 技術 施工安全
采礦業的發展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必需的資料和能源,是當前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采礦業由于其行業的特殊性,引發安全事故的因素較多,所以特別需要加強安全管理的力度。近年來,中國對于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與之相對的,煤炭等不可再生資源的儲備量越來越少。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運轉及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正常進行都離不開各類資源的供給,采礦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采礦業是天然的高危行業,在作業過程容易出現各類安全事故。因此,采礦企業應對采礦技術有深入的了解,要搞清楚技術的種類和特性,要掌握各項技術的要點,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保障采礦作業的安全進行,才能實現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為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提供動力。
一、我國采礦工程的采礦技術特點
我國地域廣闊,井下環境相對復雜,對于已經完成開采的深度較深的礦物,要保證礦山的質量,需要極為嚴格的施工技術。由于礦物的實際狀況各不相同,需要不同種類的技術作為支撐,來促進生產的進一步開展。由于地層結構的原因,埋深和地質結構存在極為顯著地差異,在采礦技術的應用中也存在著較大的不同,在南方地區,一些礦山存在大量的特殊礦物,分布范圍較廣,這種礦山形式的存在往往容易造成資金投入量的增加,導致收益降低,很多地區放棄了原有的開采計劃。井下采礦工藝復雜。井下的作業環境復雜程度較高,不同的地點地質狀況和環境條件存在著差異,所以井下環境也顯著不同,要做好各類災害的預防處理。尤其要關注瓦斯爆炸、礦物自燃、坍塌以及施工地點水患等形式的災害。做好不同地質環境突發問題的合理應對,要有一套復雜程度較高的施工工藝來支持采礦工程順利的開展。井下生產系統包括若干個環節,分別為:生產、運輸以及通風、排水和供電、監管等。不同的環節之間具有極為緊密的聯系,形成了一套全面性以及高效性的井下作業體系。井下開采工作逐漸細化。市場經濟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促進了井下開采技術的更新,結合市場的實際狀況,井下施工技術逐步向著安全性和高效性的方向發展。我國礦山經濟狀況逐漸處于下降趨勢,很多礦山生產單位都呈現出虧損的狀況,大量產能得到了釋放,在技術管理方面的先進程度不高,在礦山生產中所需要的資金投入量極高,導致很多礦山相關的產業經濟效益降低,企業為了獲取較高的經濟效益,就將用于生產的資金投入減少,導致礦山產品生產質量不合格,形式持續惡化。
二、采礦工程中如何保障施工的安全
(一)完善和健全管理機制落實安全生產責任
要保障采礦作業的安全性,應進一步制定和完善相關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這就要求企業以自身在技術、設備及資金等方面的發展狀況為依據,在借鑒發達國家企業的先進管理體制的基礎上,制定符合本企業實際的安全管理制度。與此同時,企業還應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各個崗位的作業流程應明確具體,各個崗位的責任也要明確到人,不僅如此,安全例會制度也要落實到位,企業要定期舉行安全例會,總結經驗,排除隱患。
(二)正確認識安全與效益的關系加強預防工作的實施
想要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采礦企業必須正確認識安全與經濟效益的關系。應當認識到,經濟效益與安全生產并不矛盾,前者是礦產企業所要實現的目標,而后者則是實現這一目的手段,兩者不但不矛盾,而且相輔相承,互為助力。因此,為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得以實現,采礦企業必須采取措施保障采礦作業的安全性。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企業務必要加強預防工作,在作業前就對可能出現的危險問題進行預測,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和措施。安全預防工作的開展,必須落實到生產的各個崗位及各個環節,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保障采礦作業的安全性。
(三)加大安全檢查力度
在對以往重大安全事故的研究中發現,發生事故的企業并非沒有相關的安全施工制度,只不過是安全檢查工作沒有落實到位,從而釀成了安全慘劇。因此,現在的采礦企業應從過往的事故中汲取經驗教訓,首先要建立和健全安全檢查制度,其次要將制度落實到位,具體而言,就是要加強日常的檢查力度,并做到獎罰分明。
(四)構建通風管理制度避免窒息災難的發生
礦區極容易因為通風不暢而引發窒息事故。因此,應進一步完善礦區的通風管理體制。企業在設計礦井時,風在整個通風系統中的流通方式應作為重點考慮的因素。與此同時,在采礦作業過程中,企業還應切實落實檢查工作,定期對影響通風的關鍵位置,如安全門和巷道等,進行仔細檢查,一旦發現隱患,要立即處理。
(五)引入社會保險
當今社會,保險已成為人們進行風險管理的重要舉措之一,對于個人是這樣,對于企業而言也是這樣。因此,礦業企業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為企業員工投保。這樣的方式不僅可增加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也能加強員工的安全保障,尤其當員工因為安全事故而喪失工作能力時,其醫療和生活費用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六)制定和落實安全生產規劃
企業在進行生產設計時,應對巷道所在圍巖的地質情況進行分析,并據此設定好安全規劃和預防措施。井下采空區是事故多發的地點,因此工作人員應對該區域的積水問題多加關注。除了要做好安全規劃,企業還應注重安全生產的培訓工作。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離不開所有員工的協同參與。因此,企業的安全培訓不應局限于某個部門或某些人,應全面覆蓋,將所有員工都納入到安全培訓計劃之中。
采礦工程因為環境復雜,所采用的技術也顯現出復雜多樣的特性,針對具體工程采用相應技術,才能保證開采效益,同時兼顧作業過程中的安全性。為了做到效益與安全兼顧,企業除了要注重技術的發展和進步,還要從制度、培訓及規劃等方面著手,提高采礦作業過程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朱從偉,采礦工程中的采礦技術與施工安全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
息,2016(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