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平平
【摘 要】《風雨故園》講述了魯迅先生與原配夫人之間發生的事情,即使是魯迅這樣一位現代文豪也無法逃離封建社會包辦婚姻所帶來的傷害。作品從魯迅先生回家并被迫接受一段包辦婚姻開始,引入了朱安這樣一位傳統觀念深入內心,但又追求美好婚姻的封建女性,并根據不同時期的處境,細節刻畫了其內心世界。本文主要針對朱安這一人物的特點及不同時期的心理變化,進行作品人物形象的分析。
【關鍵詞】女性視角; 豫劇;《風雨故園》;人物形象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12-0034-01
一、作者陳涌泉創作中的女性意識
(一)在劇中尋找真實。陳涌泉在創作《風雨故園》時的初衷就是為了還原真實的歷史,而他所期待的通過戲劇來還原的真實歷史不僅僅在于情節上,更是對喚醒人類真實自我的呼吁。他認為,在當代社會中,人們所生活的社會更多是一種真實的責任。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女性的權益雖然得到了全面改善,但封建社會重男輕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即使在當今社會,女性在生活工作中還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視或不公平對待。
(二)期待女性思想的解放。劇中的朱安是一位封建思想嚴重的女性,她善良溫柔,期待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幸福,但同時思想上受封建主義影響,堅持“從一而終”并最終“孤獨終老”。在與魯迅先生的婚姻關系中,她期待能夠與丈夫享受正常婚姻生活的幸福,由于封建主義所導致的她思想上的禁錮,使她仍然沒有打破常規,與魯迅建立起共同語言。作者對當時劇情的表述,最大的現實意義就是通過朱安的悲劇來鼓勵女性追求思想上的解放,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
二、《風雨故園》劇中朱安人物形象
(一)包辦婚姻的犧牲品。朱安作為包辦婚姻的犧牲品,不僅失去了一個女人應當擁有的完整婚姻,也失去了自由追求幸福的權利,在封建思想的影響下,又更加不幸。社會上人們普遍接受許廣平是魯迅的妻子,根本無視朱安的存在,而事實上她才能稱得上是魯迅的原配。從人性的角度來說,她才是包辦婚姻最大的受害者,社會應當給予朱安足夠的尊重,維護她應有的尊嚴,承認并注重她是魯迅原配妻子這一事實。
(二)善良、愚昧、固執的內心。劇中所有對朱安的描寫都反映了她內心的善良,思想的愚昧,性格的固執。由于沒有接受過任何教育,封建思想影響下的她嚴格遵從婦道。魯迅是在被迫的情況下與朱安完婚的。在之后的生活中魯迅無法接收一個與自己思想完全相悖的妻子,雖然暫時沒有休妻、納妾,盡力維護了朱安的自尊,但長期無意義的婚姻生活,最終還是讓他決定了與許廣平雙雙離開。
三、不同情節下朱安的心理過程分析
(一)像“小蝸牛”一樣努力爬。劇中“小蝸牛”的設計是一個抽象的角色,通過小蝸牛的對話直接反映了朱安內心的苦悶與煩惱。最開始小蝸牛的出現是在魯迅馬上就要回家的消息傳到朱安耳邊的時候,她對小蝸牛說“我沒讀過書,也不認字,也不出門,也不漂亮,但是我只要能夠跟你一樣,一直不停地往上爬,總有一天能夠看到房頂上的。”她以為只要能夠像蝸牛一樣不斷地努力爬行就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
(二)努力爬也無法平衡的文化差異。在她與魯迅的母親被魯迅接進京城之后,更加堅定了努力向上爬的信念,她也希望丈夫能夠看到她為婚姻幸福而作出的努力。她以為她將魯迅的被子抱到她睡覺的屋子里,魯迅就會進來跟她像夫妻一樣好好生活,可是她的丈夫并沒有如她所想,還是把她單獨留在自己的房里。當有女學生來拜訪先生討論問題時,她常常誤打岔,沒有接收過任何文化教育的她,永遠無法與魯迅有共同的話題,他們之間永遠隔著巨大的文化差異。
(三)默默承受命運。長期承受內心苦悶的魯迅終于無法承受這樣的婚姻生活,他最終選擇了與許廣平離開,去追求屬于自己的幸福生活,留下朱安獨自面對痛苦與無情的生活。魯迅的離開徹底打敗了一直在期待美好生活的朱安,當終于認清事實后,深受封建思想其害的朱安還是選擇了默默承受命運的不公,無奈地接受了生活的沉重和婚姻所帶給她的痛苦。
(四)內心痛苦與掙扎。在隨后的生活中,朱安充滿了哀怨情緒,充滿了對自己所處時代的憤怒。她認為自己沒有天生優越的條件,但也不是自己的錯,在暗夜之中,她痛斥著這個封建社會所帶給她的身體上最直接的傷害——裹著的小腳,她哭訴著自己的不幸,但無論她怎么努力,始終都只有周圍的風在傾聽著,作為時代的犧牲品,她永遠無法逃離這個時代所帶給她的傷害。
四、結語
戲劇作為一種文藝形式,不僅僅是要追求所謂的商業利益,更多是一種對文化、思想的表達和傳承。《風雨故園》還原了真實的歷史,還原了朱安這樣一位深受封建制度所害、追求自由和美好的女性形象,這不僅對研究戲劇藝術本身是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同時對于研究歷史及魯迅文學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許霞.靈與肉的掙扎—觀豫劇《風雨故園》[J].東方藝術,2005,(20):38-39.
[2]陳涌泉.在戲劇中尋找真實—《風雨故園》創作札記[J].劇本,2006,(05):44-45.
[3]高秋月.向人物深層開掘[J].東方藝術,2008,(S1):91-92.
[4]鐘偉軒.女性視角下的《簡·愛》人物形象分析[J].語文建設,2014,(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