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慧敏
【摘 要】青春片作為電影創作中的一個重要類型,快速發展并建立起類型片的語境,在電影市場上逐漸占有重要位置。大量青春片擠入市場造成青春片模式化,缺乏對社會更深層的思考,青春片的價值探討只停留在了表層。作為校園青春題材電影,《天才槍手》另辟蹊徑,脫離原有固化的類型模式,完成了一次青春片精彩的“破局”。
【關鍵詞】青春片;《天才槍手》;類型融合;社會問題觀照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12-0113-02
青春片,廣義上來說,是一種電影題材,一種對于青春生活、青春歲月、成長主題的或樂觀、或悲觀、或寫實或戲劇化的表達[1]。青春作為成長和夢想的承載體,總是在電影里被反復書寫。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興起和發展,青春、時尚、反叛等青少年亞文化開始全面“占領”主流文化舞臺,全球文化中活躍的力量呈現出一種相對低齡化的特征[2]。青年人通過互聯網媒介獲得話語表達的新渠道,傳播青春話語,構建了新的青春文化場域。
作為校園青春片的口碑代表,泰國青春片也不乏“小清新”式愛情,然而《天才槍手》卻另辟蹊徑,跳出了慣有的青春片模式,打破了青春類型的邊界,通過全篇的作弊故事敘事隱性揭示了深層次的社會問題以及人性的真實,引起反思,耐人尋味。
一、“小題大做”——類型融合的全新路徑
《天才槍手》從微不足道的作弊小題材出發,在一個全新的維度詮釋了校園青春片。以動作片的視聽形式展現泰國一群高中生的作弊行動,納入了間諜電影的場景、對抗模式等,通過敘事、鏡頭的大膽創新運用,將青春片變成類型融合與衍變的新場域。
(一)大膽的鏡頭語言。不再是校園青春片中常出現的逆光、升格、濾鏡加老歌連播而刻意營造出的懷舊氛圍,《天才槍手》的導演將鏡頭對準了學生們臉頰上細密的汗珠和手中像槍也像刀的自動鉛筆,像是時刻都在無硝煙的戰場里。
電影中的三段作弊段落,都大膽地利用了特寫鏡頭,填涂答題卡的特寫、彈鋼琴手勢的特寫、汗珠的特寫……不斷疊加的累積效應,渲染了緊張的氛圍,產生了強烈的代入感。影片中的第二場考試作弊場景,地點設定在了籃球場,導演不斷地在長鏡頭與特寫之間切換,俯視鏡頭中一覽無遺的考場,特寫鏡頭中主角在桌上跳動的手指和額上的汗珠,鏡頭渲染了每一個細節,觀眾借鏡頭了解所有事,被充分浸染。
(二)巧妙的時空安排。影片中幾段精彩的作弊場景,都是在被監視的封閉空間與被限定的時間內展開的,更像是諜戰電影中傳遞情報的行動,讓觀眾每時每刻都精神高度緊繃。
片中考試時間被最大限度地用來制造懸念,時間被自由地擠壓或延伸,第二場考試的最后五分鐘和地鐵里的前后追逐,讓觀眾時刻都處于“時間將盡”的提心吊膽中,給觀眾制造出心理緊迫感,營造了強烈的緊張感。
(三)高超的敘事節奏。影片采用了非線性敘事,開場就是審判現場,迅速抓住觀眾的眼球,營造出了故事的可觀性。主角們的作弊過程與他們接受審訊的場景交替出現,且每人的出現時間與他們加入作弊團隊的順序相一致,構思頗為精巧。
最后悉尼STIC考試采用雙線敘事,兩條故事線同時進行,關鍵時刻鏡頭一轉到另外情節線,留下懸念,交叉剪輯了Lynn、Bank在悉尼考場的狀態和Grace與Pat等在泰國等候答案的狀態,兩條線上都狀況不斷,形成了極其抓人的“最后一分鐘營救”,讓觀眾身臨其境般跟著情節而腎上腺素飆升,形成了“貓鼠游戲”的質感。
《天才槍手》改變了泰式“小清新”青春電影溫吞的敘事風格,三場作弊現場的危機與勝利,節奏感強,結構緊湊,懸念疊生。危機、解決、再危機、再解決、最終危機的敘事令影片跌宕起伏,轟炸觀眾的感官,牢牢吸引觀眾。
二、“以小見大”——社會問題的深層關照
《天才槍手》凸顯了泰國社會矛盾,不僅是一部非常有特點的青春片,更是一部社會問題片,具有超出一般青春片的思想深度。在作弊的表象下,折射出的是深層次的社會問題,以及無法言說的個體矛盾。
痛恨借讀費和補習班的Lynn,免了學費卻又交了更高的贊助費;認真努力,單純正直的Bank,被迫一步步走向深淵,最終黑化。當一座座現實高塔被推倒的時候,他們在心靈的拷問中不斷掙扎,內心的安全堡壘逐漸攻破,生來不平等的處境是他們內心深處的刺,他們痛恨可又在現實的無奈中選擇利用這根刺。
不同的階層身份背后的貧富鴻溝始終難以逾越,影片的結尾,Bank永遠失去了留學的機會,也在人性的掙扎中失去了自我,而Pat并沒有因為作弊抄襲事件受到任何的牽連,家境優渥的他們仍然可以繼續學業,就像Lynn對Bank說的:就算你對這個世界足夠誠實,這個世界還是會欺騙你。現實生活的嘲弄,讓個人的價值觀在貧富差距的現實不斷扭曲,更是社會殘酷現實的寫照。
成長,不再只是通過談情說愛來完成,《天才槍手》將一個區區少年作弊的故事呈現出了不一樣的質感,在這個故事里他們沒有純情式的愛戀,但他們依然在成長,在社會里浮沉,在人性里悔悟。《天才槍手》跳出了泰式“小清新”的固化模式,借助青春校園的殼,探究了社會成長的核。
參考文獻:
[1]尹鴻,梁君健.懷舊的青春:中國特色青春片類型分析[J].電影藝術,2017(03).
[2]曹榮榮.論國產青春片的青春消費與懷舊敘事[J].電影文學,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