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怡蕾
【摘 要】數字化浪潮下,我國紙質學術期刊也逐步邁向數字化優先出版,這種方式提高了文章發表的時效性,為科研成果的發表進度提供了保障。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中國知網為研究對象,對我國學術期刊的優先數字出版現狀進行了調查。調查發現,學術期刊的優先數字出版狀況存在著學科性質之間的顯著差異,在所有知網簽約期刊中,實現數字優先出版的理科性質期刊和文科性質期刊分別占總體的42.98%和21.94%,前者的優先數字出版現狀明顯優于后者,但總體水平仍然較低。文章最后對這一差異簡要分析并提出了三點原因,包括意識強但實踐弱、學科特點不同以及均處于數字優先出版初期的大背景下。
【關鍵詞】學術期刊;優先數字出版
中圖分類號:G2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12-0205-02
學術論文期刊發表的時滯過長一直是存在于我國學術期刊發展道路上的重要阻礙因素。從我國現狀來看,如果想要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一篇學術論文,從投稿至正式出版大約需要將近一年的等待時間,對于一些時效性強、半衰期短的學科領域來說,如此長的等待時間對于論文的價值有著明顯的消極影響,會使論文的價值大打折扣,同時影響讀者對學科前沿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及時獲取,不利于科技的發展進步,也影響了學者的職稱評定或學生的畢業,弊端多多。
近年來,學術期刊優先數字出版的形式開始引起人們的注意。學術期刊在線優先出版是學術期刊出版的另外一種形式。學術期刊優先數字出版(On-line First),是指以互聯網、手機等數字出版方式提前出版印刷版期刊的內容。這種以單篇文章為單位的網絡出版模式,使得研究成果以最快速度網絡發表,縮短了文章發表時滯,提高了研究的時效性和顯示度,為作者研究成果的首發權得到及時確認提供了保障[1]。同時,數字化程度也可以反映多媒體融合時代期刊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能力,體現著期刊對未來的傳播市場的前瞻性占有實力。
一、學術期刊在線優先出版狀況
(一)國際學術期刊優先出版。放眼國外,國際上許多著名的科技期刊都已實現了優先數字出版,如《Nature》(英國的《自然》雜志,世界上最早的科學期刊之一)創辦了“AOP”(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Science》(美國的《科學》雜志,國際著名自然科學綜合類學術期刊)創辦了“Express”,同時《Science》還在其雜志的官網上開辟了優先數字出版的專門欄目,不僅能閱讀全文,還能下載論文中未包括的基礎實驗研究數據、圖片等資料,使感興趣的讀者能便捷獲得第一手資料。
除此之外,國外一些著名的數據庫及出版集團也開通了優先數字出版的通道,如Springer Link(全球最大的在線科學、技術和醫學領域學術資源平臺)的“Online First”,Elsevier(世界上最大的醫學與科學文獻出版社)創辦的“In Press”。
(二)國內學術期刊優先出版。在我國,學術期刊優先數字出版的概念也已經提出多年,隨著科技的發展,這一想法已經開始落實。中國知網在2010年10月就正式開始搭建其學術期刊優先出版數字平臺,截至2018年3月,已有3567家期刊正式簽署協議入駐中國知網學術期刊數字出版平臺。萬方數據緊隨其后,在2012年7月也啟動了科技期刊優先數字出版計劃,開通了相關服務。
但國內的學術期刊優先數字出版仍然處于起步的階段。經過初步的調查,發現中國知網的學術期刊優先出版發展進度明顯快于萬方數據,雖然萬方數據在2012年就啟動了科技期刊優先數字出版計劃,但是在多數學科領域中,在萬方數據平臺進行數字優先出版的學術期刊數量極少,甚至為零的也不在少數,維普的優先出版欄目下也只能搜索到68份期刊。因此,這里我們以總體覆蓋率最高的中國知網為研究對象,以數字優先出版問題所屬的信息科技領域為切入口,對我國的學術期刊在線優先出版現狀進行簡要的調查與分析。
二、中國知網總體期刊在線優先數字出版現狀
截止到2017年3月1日,根據中國知網期刊大全首頁數據顯示,中國知網目前共與10979份期刊簽署出版協議,其中3355份期刊與中國知網簽署了優先數字出版合作協議,按學科進行細致統計后,中國知網目前收錄11580份期刊,其中3567份期刊與中國知網簽訂了數字出版合作協議,比例為30.80%,比例較低。由于中國知網期刊大全首頁數據可能存在延遲,所以下文我們根據收集到的最新數據進行分析。
我們按照文理科的性質將中國知網所有下屬學科分類進行歸納和分類來進行接下來的調查,分別為理科類和文科類。
參考表1,我們可以發現不同學科間的學術期刊在線優先數字出版情況存在著偏差,不同性質的學科間同樣存在著明顯的偏差,理工科類的學術期刊的優先數字出版情況明顯要優于人文社科類期刊的數字出版情況,其中基礎科學、農業科技、醫藥衛生科技的比例最高。
在所有在中國知網進行數字優先出版的3567份學術期刊中,我們再次按照上述分類情況進行分類,統計后得出,理工科類學術期刊有2307份,人文社科類學術期刊有1407份,比例表2所示。
表2再次印證了,在所有實現優先數字出版的學術期刊中,仍然存在著明顯的文理科偏差。
根據上述調查,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在國內知名度與論文載量均為第一的中文數據庫中國知網中,學術期刊的優先數字出版狀況呈現明顯的不均衡狀態,即存在著明顯的不同性質學科之間的偏差,科技、醫藥、農業等理科性質學術期刊的優先數字出版發展情況明顯優于哲學、文學、管理等文科性質學術期刊的優先數字出版發展情況。
三、優先數字出版不均衡的原因
(一)意識強,實踐弱。在“信息科技”這一分類中,“信息科技”學科是人文社科類學科中信息意識最強、對信息的把握最為準確、也是學術期刊優先數字出版這一問題所屬的一個學科。但在上述的調查中,我們發現“信息科技”學科中的文科類二級學科中,僅有圖書情報與數字圖書館的優先數字化出版的比例略高于中國知網的總體平均值,剩下三個學科均很大程度上低于該平均值。然而,新聞與傳媒、出版均是對數字化出版呼聲很大的學科。加之對比國外,我們可以發現,我國學術期刊的數字化出版仍然處于喊空口號的階段,雖有意識,卻惰于實踐,雷聲大,雨點小,這也是我國學術期刊優先數字出版的一個基本現狀。
(二)學科特點不同。理科類包含了自然、科學和科技,身處于21世紀,科技發展也進入到了日新月異的階段,由于理科類專業其包含范圍之廣,學科分類之細,技術更新速度之快,所以理科類的學術論文也以等同于時代步伐的高速率更新著,尤其在醫學領域。同時,還因專利的申請因素,學者都希望論文能夠盡早發表,以獲得確認及保障,晚一天該專利都存在著被人搶先申請注冊的風險,所以,這也是推進理工科學術期刊優先數字出版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而文科類則不同,其主要學科人文社科包含人類科學和社會科學,其研究的內容較為宏觀,包括精神、觀念、思想、語言、文化等等,雖然也在加速發展著,但發展速度較理科類學科更慢,研究范圍大,調查周期長,耗時間。同時,人文社科類學科的研究成果也具有較強的主觀性和創新性,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缺乏數據等客觀因素的支撐,其認可度的獲得及評審周期都要慢于理工科。[2]
(三)不論哪一學科,都處于優先數字出版發展初期。從總體來看,中國知網的學術期刊優先數字出版現狀仍然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雖然中國知網上理工科類的學術期刊的數字優先出版狀況優于人文社科類學術期刊的數字優先出版現狀,但兩者均處于初級階段,發展程度都不高。
處于優先數字出版的發展初期,這是我國的一個基本現狀。對比國外Springer Link(全球最大的在線科學、技術和醫學領域學術資源平臺)創辦的“Online First”,Elsevier(世界上最大的醫學與科學文獻出版社)創辦的“In Press”,無論在覆蓋率、更新速度還是平臺建設方面,我國的學術期刊優先數字出版發展程度遠不如國外,中國學術期刊的數字優先出版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自2010年10月之初開始建設之后,覆蓋率一直在增加,這一現象是可喜的。緊隨時代潮流,積極踐行是我們的重要任務。
四、總結與展望
調查結果顯示的理工科與人文社科之間的差異是值得我們關注的一個現象,這一現象的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我們應當正視,正確對待,并且繼續保持理工科類學術期刊的優先數字出版的發展勁頭,進一步發展,并逐步提高質量,但與此同時,也說明了人文社科類學術期刊在優先數字出版方面的實踐力度仍然不夠大,其實踐應當隨著信息意識的提升逐步提升上來。
參考文獻:
[1]陳華,鞏倩.醫學期刊文獻優先數字出版模式[J].中國出版,2010(20):69.
[2]鄭雪潔.我國學術期刊優先數字出版發展現狀研究[J].今傳媒,2016(11):59.
[3]丁媛媛,翁潔敏.國內醫學科技期刊在線優先出版狀況調查[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4(2):243.
[4]周桂蓮,楊智全,華千勇,王倩.農業科技期刊優先數字出版現狀與問題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4(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