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宇
(廣西河百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廣西 南寧 530029)
超前地質鉆孔能夠對施工勘察與物探成果進行確認,并能夠直接探明隧道掌子面前方巖溶不良地質規模與充填情況,同時可以作為跨孔電阻率CT探測的作業空間。因此超前地質鉆孔貫穿整個隧道施工過程,鉆孔的位置、孔深、數量、取芯等可根據勘察資料與物探成果綜合分析確定。超前地質鉆孔采用意大利卡薩格蘭地公司生產的C6多功能鉆機,該設備鉆孔深度達100 m,配備LUTZ鉆進數據實時采集系統及分析系統,同時具有可以通過鋼絲繩取芯、巖土層連續取樣鉆進的優點,可進一步探明巖溶區隧道掌子面更大范圍的不良地質情況。本文為風險地層的防護及處理方案提供依據與參考,可以有效規避施工風險事故的發生。
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位于廣西西北部,地處云貴高原臺地東部邊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路線大致呈北東~南西走向。主要地貌類型有剝蝕低山丘陵地貌、巖溶峰叢洼地地貌兩種,部分地段為河流峽谷及河流階地堆積地貌。
依托工程河百高速平坎隧道總長3 267.5 m,由平坎隧道前段、平坎隧道后段組成。平坎隧道前段左洞起訖樁號Z4K31+050~Z4K31+905,長855 m;右洞起訖樁號K31+015~K31+870,長855 m。平坎隧道后段左洞起訖樁號Z4K32+035~Z4K34+320,長2 285 m;右洞起訖樁號K31+985~K34+280,長2 295 m。
該段主要地貌類型為巖溶峰叢洼地,山峰林立,其間發育溶蝕洼地,山峰與洼地相對高差大,地勢較高、地形起伏大,自然坡度35°~70°,部分近直立。山峰多基巖裸露或少量植被覆蓋。
巖溶預報以地質調查為基礎,以超前鉆探為主,結合多種物探手段進行綜合超前地質預報(見圖1)。宏觀指導微觀,長距離指導短距離,見圖2。

圖1 綜合巖判流程圖

圖2 探測距離對比圖
TSP:通過接收地震波遇波阻抗差異界面(斷層,巖性變化)反射信號(100~150 m)。
地質鉆探:作業深度一般取50~100 m,根據鉆機成孔采集數據,準確地反映前方待開挖面的地層狀況,為風險地層處理方案提供依據與參考,有效規避施工風險。主要數據采集:鉆孔深度、速度;鉆孔回水、渣樣;鉆桿轉速、扭矩;旋轉壓力、推進力。見圖3。

圖3 EXEPF數據分析系統示例圖
地質雷達:時間域脈沖雷達,電磁波雙程走時(27 m)。
超前炮孔:鉆孔深度取6 m,外飄角取30°,對即將開挖圍巖精準探測,并確保下循環持力層厚度。
地質素描:內容包括掌子面圍巖風化程度、巖質堅硬程度、巖體結構類型、地質構造面發育情況、節理和巖層產狀、裂隙充填物及裂隙水,對掌子面圍巖進行精準分級。
平坎隧道后段左洞出口端(百色端)開挖至Z4K32+989時,距貫通(進口端突泥樁Z4K32+793)還剩196 m。隧道未開挖段最大埋深240 m。綜合掌子面圍巖情況、TSP、超前地質雷達預報及超前地質鉆孔情況,推測Z4K32+989掌子面前方大概9~30 m范圍(Z4K32+980~Z4K32+960段)極有可能發育一個大型富水軟塑性泥質物充填型溶洞。具體探測情況如下:
(1)TSP探測結果ZK33+000~Z4K32+876,探測124 m,顯示Z4K32+989~Z4K32+976節理裂隙,溶蝕裂隙較發育,局部寬張裂隙發育;Z4K32+976~Z4K32+948節理裂隙,溶蝕裂隙發育,有泥質夾層,其中Z4K32+952~Z4K32+948溶蝕腔體發育,腔內軟塑狀泥質物、裂隙水充填;Z4K32+948~Z4K32+935節理裂隙,溶蝕裂隙較發育,局部寬張裂隙發育。
(2)地質雷達探測結果Z4K32+989~Z4K32+962,探測27 m。節理裂隙、溶蝕裂隙、構造面發育,有泥質夾層;Z4K32+978~Z4K32+972溶蝕腔體發育,腔體內由可塑~硬塑狀黃泥充填,圍巖大體較破碎;Z4K32+972~Z4K32+961節理及溶蝕裂隙發育,局部寬張裂隙發育。
(3)超前C6地質鉆機地質探測,鉆孔布置圖及鉆探結果見圖4。

圖4 Z4K32+989掌子面超前鉆孔布置圖
1號孔(仰角15°,偏角0°)鉆孔深22 m,鉆至9~22 m段為黃泥充填型溶洞,并存在孤石,由于孤石較多,無法繼續鉆進。
2號孔(仰角13°,左偏15°)鉆孔深50 m,鉆至13~21 m段黃泥夾層及充填型溶洞發育,21~50 m段為灰色硬巖。
3號孔(仰角15°,左偏角15°)鉆孔深40 m,8~26 m斷續黃泥夾層發育,鉆至28 m時,有大量黃泥水噴出,水流量約6 m3/h,總出水量約100 m3,由開始的黃泥水變化為清水;水量明顯減小后,再對其加深鉆探,28~50 m段為灰色硬巖,另對其長期觀察顯示,3號孔出水量根據降雨變化。
4號孔(仰角15°,右偏角15°)鉆孔深40 m,13~17 m段軟塑性泥質物充填,并夾雜塊石發育;18~32 m段,塑性黃泥全充填;32~40 m段為硬巖。
5號孔(仰角0°,右偏角15°)鉆孔深46 m,15~26 m段,斷續黃泥夾層;26~33 m段軟塑狀泥質物充填溶洞;33~46 m段為灰色硬巖。
6號孔(仰角0°,偏角0°)鉆孔深26 m,11~23 m段為斷續黃泥夾層,其余為灰色硬巖。
7號孔(仰角0°,偏角0°)鉆孔深40 m,15~23.3 m段,黃泥充填溶洞;25~40 m,灰色硬巖。
8號孔(仰角-15°,右偏角15°)鉆孔深40 m,基本為灰色硬巖。
9號孔(仰角10°,右偏角15°)鉆孔深20 m,10.5~16 m為空腔;16~20 m為黃泥充填溶洞,并可能夾孤石,易卡鉆,無法繼續鉆進。
操作過程要注意以下三點:
①鉆探布孔:常規布孔6個,根據TSP、地質雷達以及掌子面圍巖情況增減。
②鉆探搭接:地質鉆探外飄角度為15°,實際施工中約于10 m處進入隧道輪廓線外,為拱頂持力層探測盲區,故設定10~15 m為搭接長度。
③超前炮眼的必要性:超前地質鉆探為中長距離宏觀控制,有不可控因素,超前炮孔加強探測,確保探測準確性。
(4)地質素描方面,掌子面揭露圍巖為中風化灰巖,中厚層構造為主,巖質較堅硬,節理裂隙發育,裂隙微張。主要發育三組裂隙,裂隙內由少量泥質物充填,裂隙面光滑,呈鐵銹色;同時發育多組褐色巖脈,主要一組脈寬20 cm,產狀195°∠50°,鐵礦物質及泥漿浸染;掌子面圍巖局部較破碎,含弱裂隙水,自穩能力一般,易掉塊。見圖5。

圖5 掌子面地質素描示意圖
(5)綜合判斷結果
綜合超前地質預報結果見圖6~8。

圖6 鉆探結果縱剖面圖

圖7 鉆探結果平面投影圖

圖8 Z4K32+989巖溶段三維模型示意圖
隧道深埋地下,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多變。在勘測設計階段要完全查明隧道工程的巖體構造、狀態、特性,特別是不良地質體的確切位置、規模等存在較大困難。本文通過在工程施工中綜合各類探測(尤其是C6XP多功能鉆機)情況以及地表地質調查、圖紙資料核查,對平坎隧道的巖溶發育情況有了比較清晰的判斷。根據此判斷最終采用超前大管棚+襯砌加強支護的方案,順利通過了巖溶發育區,確保了安全。此綜合超前地質預報法可為巖溶隧道施工提供借鑒及參考。
[1]河百路兩階段施工圖設計及工程地質勘察報告[R].2015.
[2]張 梅.宜萬鐵路巖溶斷層隧道修建技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3]肖廣智.鐵路隧道施工新技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6.
[4]吳繼敏.工程地質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術規范[S].
[6]JTG C20-2011,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