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瑞泉養老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泉養老)成立于2015年,注冊資本5500萬元,是一個以現代信息技術實施“醫護養”服務的新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單位。瑞泉養老以精準服務社區老人為主導,以“孝行天下、用愛守家”為經營理念,以“植根社區、立足西安、覆蓋三秦、輻射周邊”為發展戰略,發揮自身優勢,整合各方資源,為居家養老、智慧養老、精準扶貧樹立了典范。
瑞泉養老自成立以來,積極整合醫療資源、養老資源、信息資源、護理教學資源和社會服務資源,打造以“醫護養”為服務特色的新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目前,已在寶雞、咸陽、楊陵、渭南、安康、漢中成立了6家分公司,入股組建了甘肅瑞泉養老、山西太原幸福會;建成社區智慧居家養老服務站點15個,為近12萬社區居家老人提供緊急救援、生活服務、健康監測和實時定位等服務。
瑞泉養老致力于打造智慧養老體系,應用現代化高科技手段構建社區化居家養老平臺,通過平臺全方位掌握老人的基本信息、健康信息和生活信息等,實現服務智能化和精準化。目前,瑞泉養老已在西安市投資建設了智慧居家養老指揮中心,建成了擁有12個席位、100個輔助席位的關愛呼叫平臺,投資建成配備32個體質健康全信息智能測評云系統的中醫康復醫院,讓每個老人充分享有健康的保證。為進一步提升養老服務,瑞泉養老建成候鳥式養老基地和醫養結合綠色智慧智能養老基地;同時,建立了2個中央廚房、3個中央洗衣房,為社區老人提供助餐、助洗等精準居家服務。
在中華志愿者協會、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陜西省社會福利事業發展基金會以及陜西省保健協會的指導幫助下,瑞泉養老以其精準的項目、精細的服務、精心的態度,贏得了有關各方和受服務老人的信賴,瑞泉養老品牌已深入人心。
瑞泉養老經過深入調研,針對城市和農村的老齡化、高齡化、空巢化現象嚴重問題,提出了四套解決方案。
一是以“互聯網+養老”為依托,構建精準“醫護養”體系。瑞泉養老通過與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合作,獲得了北斗居家智慧養老服務運營平臺和養老智能服務終端,構建了“互聯網+”的智能化醫、養、服務結合的居家養老實施體系。其所使用的“關護通”智慧養老解決方案,由中國聯通與長虹佳華攜手養老服務運營商共同構建,是國家“百城百聯百用”行動計劃推廣方案之一。瑞泉養老以西安市碑林區為中心投資建設智慧居家養老指揮中心和關愛呼叫平臺,為老人提供“關護通”腕表等智能設備,通過北斗衛星定位系統、無線通信技術、家庭物聯網技術和移動醫療技術組成“醫護養”一體化的“居家養老”解決方案。該方案整合了老人、家人、社區養老和醫療機構的力量,全天候精準地對老人身體狀況和生活需求進行監控,使瑞泉養老能夠快捷、精確地為老人提供救助、護理和生活服務。目前,瑞泉養老已經為11.98萬老年人建立了數據庫,發放老年腕表及“關護通”設備8000臺,每天精準服務的老人已達2000多人。
二是以社區服務站為依托,構建全方位精細服務體系。瑞泉養老以社區為依托,以15分鐘車程為服務半徑,配車設站,向老人提供“醫、食、住、行、樂”等全方位的綜合貼心服務。就醫方面,主要是提供緊急救助、就醫陪診、家庭醫生、康復理療等服務。截至目前共完成612人次的緊急救助和就醫陪診服務,瑞泉養老在每個養老服務站均設立診療室和康復理療服務區,配備專業的醫護人員和專業設備,定期為老人提供上門診療和康復服務。飲食方面,由2個大型中央廚房研制系列營養套餐,建立規范的餐飲制作和配送制度,并開通網絡、電話和“關護通”等訂餐途徑,實行差異化配餐,統一入戶配送。居住方面,開展了慈善助潔和居室清潔服務,社區服務站定期組織志愿者,入戶為老人提供打掃衛生、拆洗被褥、窗簾等義務服務,改善居住環境。出行方面,工作人員為老人提供跑腿代繳費、購買日常用品和藥品等服務。娛樂方面,依托服務站開展了書法、繪畫、音樂等專業培訓,并經常組織各類活動豐富老人精神生活。養老服務站全方位精細的服務,贏得了社區老人的充分肯定和信任。
三是以服務中心為依托,構建專業化志愿服務體系。瑞泉養老作為中華志愿者協會常務理事單位,經其授權成立了中華志愿者協會西安辦事處,有效整合了全市61所高等院校的4035支志愿服務組織和81萬名志愿者,通過分類注冊管理,線上線下互動,以搶單積分模式開展養老服務活動。截至目前,瑞泉養老已先后組織98支志愿者隊伍與35家敬老院(福利院)結對服務,3026名志愿者與1513戶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失獨家庭愛心結對。此外,注冊成立陜西瑞泉智慧養老服務中心慈善機構,集社會捐款為老人服務,先后開展了健康咨詢、健康義診、健康理財、法律援助、生活幫扶等公益活動。瑞泉養老聯合工商質監部門、律師事務所、新華保險、華夏保險等機構,通過合作、自營、體驗等多元化服務,創建了一個健康、可持續的養老服務產業。
四是以精準扶貧為依托,構建城鄉互助養老新體系。瑞泉養老緊跟國家戰略,主動融入精準扶貧主戰場:一是2015年以來,先后在國家級貧困縣麟游縣、鎮巴縣、藍田縣建立養老服務基地,與103個貧困戶簽訂了農特產品供應合同,收購各類農特產品共50噸,貧困戶人均增收1230元。養老服務與精準扶貧的有機結合,既滿足了城市老人購買綠色食品的愿望,又解決了貧困地區土特產品銷路問題,實現了以發展居家養老服務促扶貧開發的效應。二是開展“一個社區包一個村”活動,創建城鄉老年人互助養老模式。瑞泉養老服務站有償租賃貧困村老年人空置住宅,組織城市老人選擇性、季節性入鄉旅居。目前,城鄉簽約老年家庭已分別達到66戶和21戶。三是聯合“長江265公益基金”共同開展貧困村養老服務中心運營項目,實現了社會公益事業的效益最大化。
瑞泉養老成立以來,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各類養老政策,乘著逐步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推廣“互聯網+養老”、“醫養結合”新模式的東風,廣泛運用信息技術,扎根社區建站設點,瞄準老年人基本需求,全方位開展專業社工與志愿者相結合的社區與居家養老服務,設立中醫康復醫院與寶雞長嶺醫院合作打造的醫養結合試點,以娛樂、健康、便民服務等各類形式開展養老服務,特別是主動融入精準扶貧,積極構建城鄉互助養老模式,得到國家權威行業的充分肯定,模式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經驗一:進一步推廣“互聯網+”養老工程。瑞泉養老通過與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合作,構建了“互聯網+”的智能化醫、養、服務結合的居家養老實施體系。今后,要進一步加大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社會組織與大型通信技術企業和專業協會合作,建立城鄉社區公共服務綜合指揮平臺,整合建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呼叫服務系統和應急救援服務機制,方便養老服務機構和組織向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潔、助行、助浴、助醫、日間照料等服務。
經驗二:進一步強化社區養老服務站功能。瑞泉養老以社區服務站為依托,向老人提供“醫、食、住、行、樂”等全方位的綜合貼心服務。社區養老服務站在完善居家養老服務方面能效巨大,但目前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嚴重滯后,今后要大力推行政府購買服務,推動專業化居家社區養老機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