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一丹
摘要:在新時代的發展中,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需求,我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制度也在不斷完善。尤其是近些年來,全球化趨勢不斷深入,金融業的轉型發展已經成為各界人士普遍關心重視的一個話題,直接影響到我國未來發展的方向和質量。銀行作為金融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融入到了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中,而在銀行的運行中資本管理作為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其質量的好壞已經成為衡量銀行必不可少的一項指標。因此為了使得銀行運行的質量更好、效率更高,本文將針對當前銀行運行的實際情況對其資本管理模式的相關問題進行簡要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銀行 資本管理模式 問題研究
所謂的銀行資本就是指,賬面資本、監管資本、風險資本和經濟資本四個方面,而所謂的銀行資本管理究其根本就是指通過控制商業銀行資本金和資產結構等方面,來實現合理資產配置。
對于銀行資本及其管理的相關理論的探索我國起步相比西方國家較晚,所提出的思想也并沒有西方那么深入,但是在實踐中學者的理論思想正在被逐步應用到銀行資本管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雖然我國銀行資本管理的質量與國際高水平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是在未來發展中趕超國際水平并不是問題。
從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公布至今的二十多年中,經過兩次修訂,以《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監控、監測指標和考核辦法》、《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為代表的其他一系列配套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運行,可以說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已經走上了一個相對平穩成熟的道路,但是細細探究其在資本管理的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采取相應的手段予以及時解決。具體如下。
(一)管理方面
現階段大多的銀行已經認識到經濟資本管理作為一項全新的管理模式對于現階段的發展極為重要,但是在實踐中卻并沒有對相關的方面進行及時有效的調整。部分銀行對于資本管理方法仍舊在原本的位置止步不前,并沒有真正在管理方式上進行與經濟資本管理的有效正確銜接。這看似微小的問題會降低資本管理所能夠發揮的效果,增加銀行運行所需要面對的風險,甚至出現致命的威脅。
(二)分配模式方面
類似催化劑的分配模式可以說是銀行管理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但是縱觀現階段銀行管理中的分配模式可以說其已經不符合新時代的新要求。因為僅僅存在分配模式是不夠的,還要保證分配模式的科學性、可行性和合理性,將三者進行有機融合。而當前大部分的銀行并不重視分配模式與管理模式之間的銜接,兩者以相對獨立的方式存在,使得很多銀行在實施經濟資本管理后發生了分配方式停滯的現象。
面對以上所存在的多種問題,為了促進我國銀行的高質量運行,對銀行資本管理模式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在資本管理過程中灌輸新的思想
銀行資本管理模式在時代的發展中也在不斷地更新換代,所以銀行在運行過程中進行資本管理也要注重對員工踐行新思想的灌輸。也就是說銀行在資本管理模式上要始終堅持“資本運作最優化,資本價值最大化”的核心理念,選擇類似逐步增加經濟資本回報率管理項目的方式,以此使自身的資本不斷擴大,贏得更多的利潤。
(二)調整原有的工作方式
不斷完善銀行資本管理質量的根本在于每個具體員工的工作效果,因此銀行可以制定以資本管理為目的的相關制度落實到員工的實際工作中,運行符合我國實際的計量方法。與此同時銀行要站在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上,保證資本運行每一環節的誠信度,保證每一項工作的高質量完成,讓更多的人民群眾成為銀行的潛在客戶,實現銀行持續性發展。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沒有人可以阻擋歷史的腳步,所以說在未來為了滿足人民群眾進一步提出的各種要求,各大銀行應當從現階段就要有意識地開始進行各項管理制度的改革完善,尤其是資本管理方面更是要謹慎仔細,制定出最符合時代要求的管理體系。從而通過不斷提高銀行發展運行的質量推動我國資本市場的穩定向前,真正令我國經濟建設得到健康長期可持續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