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瑾
摘要: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時期,宏觀經濟發展緩慢、外貿需求下降、房地產行業高杠桿、產能過剩都使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發生概率大增。文章以經濟轉型視角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分析及防控對策為分析對象,對相關概念進行了介紹,分析了當前經濟轉型視角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影響因素,論述了經濟轉型階段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防范對策,以便可以更好的使商業銀行避免不良貸款事件,幫助商業銀行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
關鍵詞:經濟轉型 商業銀行 不良貸款
金融行業是一個特殊行業銀行,是國民經濟中最重要的市場主體,國民經濟發展與商業銀行健康成長密不可分。當前,我國經濟正在由高速發展向中高速發展進行轉變,銀行業不良資產正在上升,銀行業發展正面臨著全新挑戰。
(一)不良貸款的定義與分類
1、不良貸款的定義
銀行資產包含很多不同的形式,例如現金等。對于商業銀行而言,不良貸款不利于銀行健康發展,甚至會使銀行血本無歸,走向破產。當前,我國銀行的收入主要來源于貸款利息,盈利模式非常單一,大量不良貸款對銀行是毀滅性災害。
2、不良貸款的分類
一般來說,不良貸款可以分成五類,分別是正常類、關注類、次級類、可疑類以及損失類。正常類主要是指借款人可以償還本金和利息,銀行損失概率為零。關注類主要是指當前借款人并沒有任何違約行為,但是存在一些他可能違約情形,如果這些不利因素繼續存在可能使借款人不能按期還款,這種類型的損失率大概小于5%。次級類貸款主要是無法足額還清本息,只有將當事人的財產全部拍賣方可抵債,這種貸款的損失率大概在50%左右。可疑貸款主要是指當事人已經喪失還貸能力,及時執行擔保財產也無法彌補,損失概率高大70%左右。損失類主要是指當事人已經確定無法還清本息,采取所有的救濟手段也無法挽回損失,這種損失的概率為90%-100%。
(二)經濟轉型
在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第一次提到了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期。經濟轉型期意味著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會放緩,GDP增長由以前的兩位數向一位數進行轉變,經濟結構不斷進行優化,粗放式發展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我國經濟發展需求,經濟增長動力更加多元化,創新驅動在經濟發展中的貢獻越來越大。一般來說,經濟轉型主要包含有以下幾方面特點內涵。首先,必須滿足消費需求多樣性;其次,應當有新融資投資方向;再此,出口競爭弱化,國際需求疲憊;最后,產能過剩矛盾突出,一旦刺破泡沫可能會使銀行遭受巨大損失。
(一)宏觀經濟對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影響
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與國家經濟宏觀形勢聯系非常密切。在經濟轉型階段,我國宏觀經濟發展進入L字型發展軌跡,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國際化不斷加快,這就使得不良貸款在銀行中增加速度過快。當前學術界普遍認為宏觀經濟對于銀行不良貸款會產生重大影響。當宏觀經濟正處于上行階段時,借款人可以出資投資企業,提升自身的經濟實力,增強自身還貸能力,可以顯著降低銀行的不良貸款。當經濟出現下行時,經濟增速不斷放緩,企業還貸能力也隨之下降,企業經營所得很可能無法償還銀行貸款,這就使得銀行信用風險明顯增加,不良貸款率明顯上升。雖然一些貸款屬于抵押貸款,但是隨著經濟不斷放緩,抵押物價值也會有所變低,抵押物很可能不能足額償還本息,這就使得不良貸款都已發生。在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上升之后,銀行自身盈利能力會不斷下降,而為了維持銀行日常開支往往會提升貸款利率,形成惡性循環。
(二)外貿需求對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影響
外貿在我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提高我國經濟競爭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國改革開放的40年中,在2013年成為了全球最大的貿易國,在2015年一直居于世界首位。但是隨著經濟不斷轉型,我國進口量和出口量同時出現了下降,這就表明我國當前外貿形勢不容樂觀。隨著國際大宗商品普遍降價,各國的需求量也持續疲軟,我國的外貿額出現下降的局面,許多以外貿為主體企業經營狀況非常不佳,造成外貿企業利潤非常微薄,致使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直線上升,這很可能誘發不良貸款。在另一方面,我國外貿正處于轉型升級時期,市場變得更加多元化,如果外貿企業不能獲取有效的實質性進展,企業利潤會不斷下降,貸款違約的現象會越來越多,不良貸款發生的概率會越來越高。
(三)產能過剩對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影響
在經濟轉型階段,我國企業經營環境明顯惡化,貸款風險頻頻發生。由于當前經濟正處于深度轉型期間,許多企業出現了盈利下降、經營困難的局面,尤其是在產能過剩行業,部分企業已經出現了不能如期還清銀行貸款的局面,致使銀行的不良貸款逐漸上升。
(一)宏觀經濟
當前,我國經濟已經進入了新常態化,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慢,不良貸款呈現上升趨勢。針對這種狀況,中央政府已經提出了結構性改革,不斷優化我國產業結構,推動經濟健康發展,使我國宏觀經濟出現新增長局面。與此同時,我國還應當加強資本市場的發展。企業融資渠道過于單一,這就使得企業經營風險和銀行捆綁在一起,極易出現不良貸款。可以開發資本市場,通過債轉股、不良資產證券化等不同方式來降低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使得商業銀行可以輕裝上陣,更好的為國民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二)推動外貿發展
首先,我們需要推動外貿結構轉型調整。在調整過程中可以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其次,提升外貿國際競爭力,加快產品技術和產品質量創新,使得出口產品具有更高增值。最后,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與這些國家進行產業互補,改善產業格局,加快自貿區建設,實現合作共贏的局面。
(三)化解房地產庫存
在我國經濟結構調整階段,依然具有大量貸款積累沉淀。房地產行業關系到很多產業,房價更是關系到整個產業的發展,對于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為此,我們應當合理控制房價,實現房價的軟著陸,使房價可以回歸到理性階段。例如,我們可以允許農業人口轉移就業在當地落戶買房,也可以加強租賃市場的建設,鼓勵房地產企業發展租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