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慧英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國有經濟作為我國經濟的支柱,在當今社會建設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國民經濟想要得到良好的發展,企業管理者需要加強對企業內部國有資產的管理工作,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故而企業實現國有資產的增值保值是企業管理的首要任務,會計部門作為企業財務管理部門,要起到企業資產監督的管理職責,本文針對企業中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會計監督管理進行簡要闡述。
關鍵詞:國有資產 保值 增值 會計監督
國有資產指得是國家擁有的所有一切財產權利和資產的總和,國有資產主要為國家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權利職責范疇內取得和認證的財產及資產,企業中所體現的國有資產主要是國家通過其他渠道及多種表現形式對企業展開投資所形成的資產,國有資產是我國市場經濟逐步發展、完善的基礎保障,想要加強我國國有資產的管控,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防止企業國有資產的逐漸流失,保證我國企業國有資產的增值保值。從而達到穩定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和諧發展。因此,正確研究我國國有資產管理,強化會計監督管理職責,進而達到國有資產增值保值的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發展目標。
(一)企業存在管理混亂,導致國有資產流失嚴重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得到逐步完善。因傳統意義上的管理方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當今企業的發展規模,這使得企業急需要改變原有傳統的管理理念,引進先進的創新管理思維模式,然而如今各大企業還處于相對比較保守的管理思想,不敢做過多的創新嘗試,依舊停留在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上 ,使得企業在管理上出現管理混亂現象,各類規章制度不夠完善,嚴重缺少行之有效的企業管理約束體制,使得企業管理出現諸多管理不到位的現象,直接導致國有資產的不斷流失。
(二)產權交易過程中,出現資產流失現象
我國尚處于產權交易發展的初級階段,各項交易程序尚不完善,存在很多管理不理想的地方,在不健全的交易體系中進行產權交易,再加上產權交易過程中缺少約束體制,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嚴重。
(三)國有資產顯性和隱性流失問題
國有資產顯性流失體現在國有企業在為其他企業做資金擔保時,對該企業的經營情況、資金流動、風險評估等沒有足夠的認知,隨意的對其作出資金擔保,企業管理者缺少起碼的責任心及發展目光,導致國有資產的嚴重流失;隱性流失主要體現在企業管理人員經營管理不利,在經營管理上出現重大管理決策失誤等原因,導致企業的破產亦或是經營虧損等現象,直接導致國有資產的再次流失。
(一)從客觀的角度來推行會計監督
一個國有企業在對國有資產是否可以實現資產保值增值進行評估時,需要全面考量,進而作出正確的評估,如若簡單的從企業的財務賬目上計算出國有資產的增值保值,這樣的操作計算出來的資產增值保值數據是完全不符合實際要求的。所以說,企業在對國有資產進行增值保值數據的核算過程中,把財務部門的賬目數據作為基礎數據的計算基礎上,要結合企業實際運營資金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評估,整體計算,需要把企業運行的每一個收益項目及財務資金均整理到數據中進行整體核算,這樣計算出 來的數據才能夠真實、準確地反映出國有企業的具體的增值保值情況。
(二)從主觀的角度來推行會計監督
在當今的企業發展運營中,管理人員出現各種不良的管理風氣,以權謀私、弄虛作假等各種人為原因導致了資產的不斷流失,企業在固定資產使用折舊問題上,有些企業進行了管理約束,對資產使用價值進行重新評估,從而達到折舊資產在原有價值的基礎上進行加值,然而有些企業管理者看中自身利益,在固定資產折舊過程中采用原定價值進行折舊計提。所以說,財務管理部門的會計監督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應加強對折舊資產的重視程度,完善資產折舊實際價格的監督管理,對折舊資產價值作出正確的評估。
企業會計工作人員在對國有資產進行評估時,要真正發揮其監督管理的職能,履行職責,對國有資產增值保值工作進行重點管控,發揮其監督管理作用,有效控制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