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萍
紅河州第一人民醫(yī)院心血管內科,云南紅河 661199
心臟疾病不斷發(fā)展的最終階段會引發(fā)慢性心力衰竭,其不僅有較差的預后,同時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從臨床治療手段來看,β受體阻滯劑應用較為廣泛[1]。為此,該院對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部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應用了比索洛爾進行治療,并收到了良好的成效,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資料,回顧性分析該68例患者的病歷資料,按照治療方式的不同將將其分成兩組,接受常規(guī)治療的34例患者為參照組,接受比索洛爾治療的34例患者為研究組。參照組中包括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齡 31~78 歲,平均年齡(45.3±2.3)歲;研究組中包括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齡30~77歲,平均年齡(44.5±2.4)歲。所有患者均符合WHO關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診斷標準,該次研究通過了患者、患者家屬以及該院倫理委員會的同意,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
納入標準:患者需符合WHO關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診斷標準,均為成年患者,最大年齡不超過80歲,所有患者患者經ACEI與利尿藥治療后無明顯改善或加重。
排除標準;排除患有先天性心臟疾病的患者;排除患有惡性腫瘤疾病的患者;排除肝腎功能缺損或存在器質性病變的患者[2]。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規(guī)治療,主要內容有:臥床休息、控制鹽的攝入量等。隨后予以參照組患者常規(guī)治療,使用的藥物為:洋地黃、利尿劑以及ACEI藥物等,與此同時,還需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環(huán)境,告知適當的休息。研究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予以比索洛爾,該藥物的使用劑量為1.25 mg,1次/d,若在服藥期間未出現不良癥狀,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在治療2周后可以將藥物劑量增加至2.5 mg,在12周其劑量達到10 mg為止,并將此狀態(tài)進行維持。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療效評價標準如下:經治療后,各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生命體征恢復正常,心功能評價在2級以上為顯效;經治療胡患者各項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生命體征基本保持正常,心功能恢復1級為有效;兩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和心功能均未見改善則視為無效。有效率=(顯效+有效)/34×100.0%。同時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與各項臨床指標,其中臨床指標包括:心率、收縮壓、舒張壓以及心功能分級[3-4]。
該實驗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使用 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平方差(±s)表示,使用 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1%,其中顯效58.8%,有效29.4%,無效2.9%;參照組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6.5%,其中顯效41.2%,有效35.3%,無效23.5%,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統(tǒng)計[n(%)]
研究組34例患者予以比索洛爾治療,參照組34例患者則采用常規(guī)治療方式,經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心率、舒張壓、收縮壓和心功能分級均有改善,但研究組的改善效果優(yōu)于參照組,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統(tǒng)計(±s)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統(tǒng)計(±s)
組別 心率(次/min)舒張壓(mmHg)收縮壓(mmHg) 心功能分級研究組(n=34)參照組(n=34)t值 P值80.32±0.56 114.02±9.79 20.039 0<0.05 73.69±6.52 79.96±9.42 3.191 2<0.05 123.62±9.38 107.74±8.58 7.283 9<0.05 2.38±0.44 3.27±0.34 9.332 7<0.05
研究組34例患者經比索洛爾治療后有2例出現不良反應,主要以惡心嘔吐、腹痛為主,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經計算后為5.8%;參照組34例患者予以常規(guī)治療,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12例,主要以惡心嘔吐、腹瀉和腹痛為主,該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5.2%;兩組數據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統(tǒng)計
近年來,醫(yī)學水平日新月異的發(fā)展,人們發(fā)現在心力衰竭治療中予以β-受體阻滯劑效果較為理想[5-6]。通常情況下,心力衰竭由于受到機體交感神經系統(tǒng)和血管緊張素的影響,過度興奮呈現持久性,從而嚴重影響患者的心臟[7]。從治療方法來看,β-受體阻滯劑可以將患者的血壓進行降低,對心率進行控制的同時使患者的心肌耗氧量進行降低,從而對患者的心肌進行有效保護[8-9]。除此之外,β-受體阻滯劑可以抑制患者體內的兒茶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外周惡性循環(huán)的不良后果,并將對患者身體機能的影響有效減少[10]。比索洛爾可以將交感神經的活性進行抑制,從而使心率進行顯著下降,將心臟收縮性進行有效改善。與此同時,該藥物通過對血管緊張素進行抑制的同時,可以使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進行顯著降低[11]。除此之外,比索洛爾可以將β受體表達水平進行調節(jié),使心肌收縮能力進行提升的同時左室射血分數也可明顯改善[12]。該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和參照組患者分別采用比索洛爾和常規(guī)治療,前者治療總有效率97.1%明顯高于后者的76.5%,從不良反應的統(tǒng)計情況來看,研究組患者僅為5.8%,與參照組的35.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另外,從患者各項指標改善情況來看,研究組心率、舒張壓、收縮壓和心功能分級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組間數據結果經檢驗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可知,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予以比索洛爾,效果理想,可使患者的心功能有效改善,臨床應用價值存在。
[1]李道麟.比索洛爾、依那普利和螺內酯聯合治療風濕性心臟瓣膜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3):2739-2740.
[2]殷宇剛,嚴斌.比索洛爾干預高血壓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重構的研究[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4(10):1054-1056.
[3]蔣芳萍,寧靚,楊波,等.比索洛爾聯合常規(guī)三聯療法對風濕性心臟瓣膜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療效及相關指標的影響[J].中國藥房,2016,27(18):2511-2513.
[4]彭慧,陳蘇,李峰,等.強心湯聯合比索洛爾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7,15(2):213-216.
[5]金萍,張曉玲,黃大蘋,等.比索洛爾對心衰患者血漿腦鈉肽及心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1):37-39.
[6]李小華,周志宏,陸士娟,等.卡維地洛與比索洛爾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胰島素抵抗和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17):4825-4826.
[7]張亞西,王安偉,鄭愛華,等.比索洛爾在高血壓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重構中的作用[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4,11(7):65-68.
[8]高昕.卡維地洛與比索洛爾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對比分析[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3,42(8):1061-1063.
[9]趙琳.比索洛爾治療快速型房顫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療效[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7,33(2):334-335.
[10]張海濤,邵輝,董秋立,等.卡維地洛與比索洛爾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對比[J].河北醫(yī)藥,2016,38(22):3457-3459.
[11]孟輝,王宇平.比索洛爾和美托洛爾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臟功能及血漿腦鈉肽水平的影響[J].醫(yī)學綜述,2016,22(12):2492-2495.
[12]劉萍.比索洛爾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應用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13,18(12):2264-2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