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霖
摘 要: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也是近年來社會廣泛討論的話題之一。幼兒階段是人生各方面發展的啟蒙時期、是許多行為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幼兒園應注重在日常活動中不斷提高德育工作滲透的效率,不僅要重視德育工作的進行,更要積極創新德育教育的方法,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在老師的幫助下能夠培育德育思想、養成良好品質。老師的行為舉止對幼兒價值觀的形成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更應該約束自己,將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本文主要針對幼兒園如何實施德育教育進行討論分析。
關鍵詞:幼兒園;幼兒時期;德育教育;策略分析
現如今許多的家庭環境,不利于幼兒德育思想的培養,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這種現象發生的更加頻繁。家長對孩子嬌生慣養,當“皇帝”、“公主”一樣的寵著,對于幼兒園德育工作的進行和幼兒的行為習慣的培養有很大的消極作用,使孩子容易產生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不利于與其他幼兒相處融洽。為了讓幼兒更好的適應集體生活,幼兒園要注重德育工作的開展,并且和家長積極溝通,為幼兒的健康發展而努力。
一 幼兒園進行德育教育工作產生的問題
第一,在老師進行德育工作的過程中,沒有注重幼兒在其中的主體作用,這是幼兒園在進行德育工作最關鍵的問題之一。老師在進行德育教育時,大多采用灌輸的方式向幼兒傳遞,幼兒只能被動的接受一些道德知識,由于幼兒各方面發展尚未成熟,老師講過的道德知識理解并不全面,就會降低幼兒的積極性。因此,幼兒園進行的德育工作并不會取得顯著的成效。
第二,老師缺乏對德育教育的重視。德育工作就要從幼兒時期重視起來,老師應在各項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對幼兒進行德育的熏陶。但是部分幼兒園仍然缺乏對德育工作的重視,許多應該進行的德育工作停滯不前,有的只停留在表面,沒有讓幼兒更加深入的理解德育知識。甚至還有更嚴重的情況出現,老師只注重讓幼兒學習更多的知識,沒有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沒有看到德育工作對于幼兒成長的重要性,這些一系列的情況都不利于幼兒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和道德意識。
第三,忽視了家校結合對于德育工作開展的重要性,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幼兒園和家庭都應負起應有的責任,共同致力于培養幼兒的德育思想。許多家長仍存在著錯誤的觀念,認為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就減輕了自己的教育負擔,這顯然沒有對自己的孩子負起責任。如果只有幼兒園一方進行德育教育,而幼兒園缺乏與家長的溝通,促使幼兒在家里放縱自己,不注重德育教育。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缺乏家庭這一因素,只會降低德育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不利于幼兒培養德育思想。
二 幼兒園開展德育工作的措施
(一)注重幼兒的主體地位
經過調查發現,只有注重幼兒在德育工作中的主體作用,才能使德育工作的實施效果更佳。老師們應尤其注意在進行德育工作的過程中,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改變幼兒被動接受德育知識的現狀,增加幼兒學習德育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幼兒提升道德水平的作用才會更加明顯。例如,在幼兒時期游戲對于幼兒的生活和學習方面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老師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與德育工作相結合,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更加容易的了解德育知識。在開展滑滑梯的游戲過程中,開始前老師先要和幼兒講述滑梯是大家的、不能獨自占有、不要擁擠推搡、大家共同玩耍等一系列玩滑梯的規章制度。
(二)注重家校合作,共同促進幼兒成長
培養德育素養、普及德育知識這不僅是幼兒園應該重視的工作,也應該是家庭努力的方向。家庭環境對于幼兒的健康成長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家長應摒棄只依靠幼兒園教育孩子的錯誤觀念,應積極與幼兒園相互配合。現代社會信息技術發達,老師可以利用手機不斷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可以利用手機微信建立“家長群”的方式來與家長時刻保持聯系。在每個意義重大的節日,老師可以邀請家長來到幼兒園,與幼兒共同參與園內舉辦的各項活動。例如,每逢母親節,老師可以邀請幼兒的母親來園內參加各種親子活動,其中包括一下小游戲:先安排媽媽們戴上面具,坐在對應的座位上,然后再讓幼兒尋找自己的媽媽,各項游戲過后,再由老師進行總結,向幼兒普及一些懂得感恩的德育知識。通過這種方式,既可以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也可以讓幼兒懂得感恩,促使幼兒園順利的開展德育工作。
三 結語
通過以上我們可以明確幼兒時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老師們也應該端正自己的態度,運用一些積極有趣的教育方式,讓幼兒在快樂的氛圍下獲取德育知識,也從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家長就要改變自己錯誤的觀念,也要與幼兒園積極配合,共同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余多慈.立美修德——立美教育中兒童道德成長的實踐研究[J].江蘇教育研究,2012(31):27-31.
[2]汪家華.論兒童的道德教育——基于皮亞杰的兒童道德發展理論[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5,16(02):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