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鄒聯克
銳意進取的貴州教育人,正以披肝瀝膽、力爭上游的精神書寫化育桃李的新時代璀璨篇章。
這是一個比以往任何時刻都更加接近貴州教育崛起超越的時代。
昂首步入新時代的貴州,處處洋溢著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同步小康的激情。銳意進取的貴州教育人,正以披肝瀝膽、力爭上游的精神書寫化育桃李的新時代璀璨篇章。
回望改革開放40年艱辛歷程,貴州教育人沒有辜負歷史、時代和未來的重托,在云貴高原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遍布黔山秀水的大中小學校園,已成為世人公認的一道靚麗風景線。尤其是過去5年,貴州教育改革亮點紛呈、教育民生惠澤千家萬戶。
歷史的指針轉到了新時代,賦予我們這一代人更崇高的使命、更艱巨的任務、更神圣的職責,把助推貴州教育崛起超越的接力棒交到了我們手中。新時代的貴州教育將何去何從,正考驗著我們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膽識、魄力和韌勁。每一個貴州教育人都應當弘揚“團結奮進、拼搏創新、苦干實干、后發趕超”的新時代貴州精神,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增強素質,以攻堅克難的銳氣推進改革,以說干就干的作風抓好工作,全力推動貴州教育事業到2020年全面完成“十三五”各項目標任務;到2023年圓滿完成本屆政府提出的辦“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的目標;到2025年實現新跨越,寫好貴州教育奮進之筆。
教育系統領導干部不僅要帶頭謀事、更要帶頭干事,以“跟我上”的擔當精神作好表率。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孫志剛強調的“五步工作法”是貴州教育系統領導干部加快干事的方法要略。
要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加快政策設計。要主動走進校園、深入師生,以“空杯心態”虛心聽取廣大師生的意見和建議,把合理建議上升為制度設計。要緊盯教育綜合改革的關鍵領域和關鍵問題,善于抓住教育綜合改革的“牛鼻子”,探索出一條符合教育規律、群眾利益、自身實際的特色之路。要注重政策的前瞻性,以開放包容的胸襟借鑒省外、國外先進管理經驗,讓教育政策符合教育價值、回歸人性邏輯、呼應生命覺醒、堅守教育本源。
要在狠抓落實的基礎上加快工作部署。“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再好的政策和決策不落實等于零。要以說干就干、干就干好的姿態把上級教育政策落實到實際工作中,不推不拖不打折、擼起袖子加油干,既要堅持軍令如山般政策嚴肅性,保持政策的連續穩定,又要防止蕭規曹隨般教條主義,善于把宏觀政策與各地各校實際緊密結合起來。要注重工作落實的實際成效,確保政策能夠產生管理規范實起來、教師勁頭提起來、教學改革動起來、學生個性揚起來等實實在在的效果,堅決杜絕“出勤不出力,出力不出工”的“磨洋工式”怪相。
要在深學篤用的基礎上加快干部培訓。政策執行最忌變形走樣,而干部培訓是確保政策不折不扣執行的關鍵一環。教育行政干部要當好政策的“代言人”“宣講員”和“培訓師”,不能事情還沒弄明白就盲目推進,要積極把好的政策在基層教師中宣講到位,既要大刀闊斧、開拓創新,又必須精準施策、有的放矢,認真執行中央和省委要求。政策執行必須做到有序,該全省統一部署的不要搶跑,該盡早推進的不要拖宕,該試點的不要倉促推開,該深入研究后再推進的不要急于求成,該得到法律授權的不要越權推進。
要在壓實責任的基礎上加快督促檢查。“督促檢查要盯住關鍵少數”,關鍵少數的責任落實了沒有,一把手是否做到守土盡責,要嚴肅懲治把決策交給上級、把責任推給下級“二傳手”式領導干部。要做好責任細化分解,把教育中長期規劃綱要、年度教育工作會議、中央和省委的最新部署細化分解到位,明確責任人、規定時間點、制定考核點,落實中央有關管辦評分離的要求,引入第三方教育評估機構對專項工作任務進行督導評估。要利用好督查結果,為實干型干部點贊搭平臺、讓空談型干部現形無處躲,在全省教育系統大力營造真抓實干的良好氛圍。
要在動真碰硬的基礎上加快追責問責。要讓“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成為貴州教育系統干部考核的常態,以問責倒逼教育行政干部、學校管理干部履責到位、倒逼工作落實。務必要謹防時髦口號喊得“震天響”,落實起來“空對空”或“假大空”,一旦出了問題,責任往上推,問題往下壓,挖空心思找“客觀”。對于不作為、亂作為、不盡責、不擔當的領導干部,地方教育主管部門要按照干部管理權限,積極向地方黨委、組織部門、紀檢部門對接,以問責追責喚起教育系統領導干部的責任擔當。
教師是加快貴州教育發展的重要基石。
這些年來,在貴州山山水水間還有許許多多像宋寶安、劉芳這樣的優秀教師,他們以汗水、智慧和熱血托起了貴州明天的希望,堪稱貴州楷模、烏蒙脊梁。“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回眸歷史,廣大教師在經濟條件相對落后的貴州默默耕耘、潛心育人。凝視當下,這就更加需要廣大教師快馬加鞭、再接再厲,按照總書記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要求,不懈努力向四千萬貴州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新時代教育答卷。
要砥礪師德師風。在所有職業中,“醫德”和“師德”是少有的將職業與道德并稱的專有詞匯,醫生職業關乎身體,而教師職業關乎靈魂,師德之于教師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堅持把師德師風建設擺在教師隊伍建設的首位,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統一、言傳與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與關注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與學術規范相統一。

新時代的貴州教育將何去何從,正考驗著我們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膽識、魄力和韌勁。圖為鄒聯克向媒體介紹貴州脫貧攻堅“春風行動”校農結合開展情況。(貴州省教育廳供圖)
要堅持終身學習。終身學習思想普及是新時代的典型特征,以傳道授業解惑為本職的教師更應把終身學習理念融入日常、自覺踐行。要主動向書本學、向實踐學、向網絡學,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傳播有溫度、有營養的人生智慧,既做專業領域教書育人的行家里手,又做讓學生終身受益的引路人。要堅持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堅決反對課堂上講一套、課堂外做一套的“兩面人”,謹防對學生的價值觀、知識觀、人生觀產生“坍塌式”摧毀。
要增強教學技能。二三十年前計算機剛剛興起時,提高教師的信息化素養成了教學技能的核心評價要素;隨著計算機的日趨普及,以“三筆字”(粉筆字、鋼筆字、毛筆字)為特征的傳統教學技能現在卻成了不少教師的短板,一手粉筆字寫出來“只可意會”、猶如天書,一個PPT課件用5年而只字不改。教學技能不單單體現為知識媒介的運用能力,但這足以說明問題的嚴重性。要以教研組、教研室為單位,大力開展教學技能的觀摩、競賽,加強校際和區域間教學技能交流,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藝術性。要加強教師教學技能考核,既要推動教師形成穩定的教學風格和個性特征,又要讓教師遵循教育規律掌握基本教學素養。
站立在17.6萬平方公里的貴州大地上,依靠省委、省政府舉全省之力辦好貴州教育的堅強決心,匯聚近百萬貴州教育工作者的磅礴力量,貴州教育具有無比廣闊的時代舞臺,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生在這樣一個大有可為、前景可期的新時代,貴州教育人可謂是生逢其時。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貴州教育已展現在我們面前,一個有著更加美好明天的貴州教育正等著我們去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