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當代貴州全媒體見習記者 / 諶晗
2017年,六盤水市實現就業創業脫貧49443人,占全市貧困人口的15.62%,就業扶貧成效逐步凸顯。
2018年是貴州決戰就業扶貧的關鍵之年,六盤水市深入實施貧困勞動力就業脫貧、建立易地扶貧搬遷點、農村勞動力全員培訓、創業扶持助力等四舉措,書寫了就業扶貧新篇章,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打下了堅實基礎。
2017年,六盤水市實現就業創業脫貧49443人,占全市貧困人口的15.62%,就業扶貧成效逐步凸顯。
3月16日,六盤水市黃土坡體育館前人頭攢動,六盤水市2018年春風行動助力就業脫貧暨大連市、貴陽市專場招聘會在這里舉行。
銷售、服務員、收銀員、會計、保安、市場專員、保潔……眾多的招聘類別吸引了不少求職者的關注。本次招聘會共提供就業崗位10589個,達成就業意向1897人。
家住德塢的返鄉農民工王奎軍看到家鄉的發展越來越好,外出務工15年的他也想回家找一份滿意的工作?!拔乙呀洃噶艘患夜镜募夹g工,憑著自己的工作經驗,應該有希望應聘上,那樣我就可以在家門口掙錢,還能照顧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類似的場景,正在廣袤的烏蒙大地上演:
2月28日,六枝特區2018年春風行動助力就業脫貧專場招聘會上,1650余人與招聘單位達成初步用工意向協議;
4月23日,盤州市與大連市金普新區為期2年的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幫扶合作協議成功簽約;
……
“周周有集市、月月有專場”,今年以來,六盤水市在深入調研各類工業產業園區、農業產業園區和重點用工企業用工需求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各類春風行動專場招聘會,如“春風送崗位 真情助姐妹”專場招聘會、盤州市“春風行動暨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專場招聘會”等。
強化政策宣講,六盤水開展十九大精神及就業扶貧政策巡回宣傳活動;市、縣兩級設立人力資源市場和“一站式”服務窗口;全市所轄28個街道、65個鄉鎮建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機構;春節前后,在火車站、汽車站等外出務工人員集中地設立就業創業咨詢點;組織召開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座談會……
春風行動期間,六盤水市發放春風卡等宣傳資料17713份。截至3月底,有計劃開展各類招聘活動35場次,崗位需求人數37334人,通過現場招聘活動達成就業意向6110人。
“看,我的創作,剛開始學刺繡,沒想到自己的作品這么漂亮!”
4月3日,在盤州市殘聯2018年貧困勞動力全員刺繡培訓班結業典禮上,學員張武桃展示自己作品時,難掩心中的喜悅。
張武桃告訴記者,培訓結束后,她就要和其他精準扶貧戶44人一道去紅果城區的曉英服裝設計有限公司和盤州市淤泥藝勝民族民間旅游產品有限公司簽合同、上班。
近年來,六盤水市通過公開招投標及遴選認定方式,在全市范圍內認定職業技能培訓定點機構35家。年培訓能力在1.5萬人以上。從傳統的種植養殖、蔬菜園藝、農藝、家禽飼養,到“時髦”的計算機系統操作工、導游員、數控車工、挖掘機駕駛員,各類技能輪番上陣,“造血式”技能培訓讓貧困戶搭上“脫貧快車”。

六盤水聚力易地扶貧搬遷,將“扶貧工廠”開到家門口。圖為當地貧困戶在就近的工廠工作。
邀請“土專家”“田秀才”走上講臺,現身說法;打破原有培訓限制,靈活安排培訓時間,采取“夜校”“半日班”“周末班”等方式進行培訓;本著“缺啥補啥”和“愿學啥培訓啥”的原則,將汽車駕駛員、挖掘機、中式烹調師等群眾需求強烈,需頒發行業許可證或行業資格證的7個工種納入直補,采取直接補貼的方式對未就業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全額補貼。截至目前,全市職業技能培訓已覆蓋30余個工種,2018年春風行動期間全市組織參加職業技能培訓6711人。
“下一階段,我們將調動公辦職業院校參與貧困勞動培訓的積極性,鼓勵各類培訓機構主動對接用人單位,大力推進直補和開展訂單、定向式培訓。”六盤水市就業局局長蔡朝義說。
3月12日,位于水城縣陡菁鎮東關e寨易地扶貧搬遷點的“扶貧工廠”——黔之英鞋服有限公司正式運營生產。作為水城縣經濟開發區“筑巢引鳳”招商的返鄉農民工創業扶貧新型企業,目前已幫助128名貧困戶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
在黔之英鞋服有限公司,各廠房、車間、生產線一片繁忙,機械高速運轉,工人穿梭其間。這些工人原來大多是同一個村寨的村民,通過易地扶貧搬遷,整個寨子一起搬來,一起就業。
“現在在這個廠里上班,心里很踏實,工資待遇也是很理想的。”在黔之英鞋服有限公司針車車間忙碌的嚴華云,是陡菁鎮土發村的貧困戶,她很喜歡這份工作,干活格外賣力,“在自己家門口就能上班,掙錢養家兩不耽誤?!?/p>
貴州省黔之英鞋服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吳道勇告訴記者,制鞋培訓期間,按用工熟練程度每個人的保底工資在1800元至5000元之間,培訓合格后的學員將正式上崗,月均工資4500元。
六盤水通過建立就業臺賬、設立服務窗口、專項工作方案、開展就業活動等舉措,全市納入易扶搬遷家庭5552戶,涉及勞動力13697人,經過培訓和就業幫扶等措施,已實現就業創業10291人,占已搬遷勞動力13697人的75.13%,順利實現了“一戶一人”以上就業的目標。
走進水城縣陡箐鎮阿佐村,道路兩旁刺梨生長茂盛,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而在4年前,這里大都是雜草叢生的荒地。這些變化都歸功于村里凱旋田野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的成立。
今年46歲的劉孟凱是水城縣凱旋田野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他曾在外淘金十余年,是阿佐村遠近聞名的煤老板。
2014年11月,在外打拼多年的劉孟凱回到家鄉阿佐村尋找“致富經”,這時,水城縣人社局開展的創業培訓為他指明了方向?!爱敃r我去參加縣里面組織的創業培訓,學到了刺梨的種植技術和合作社經營管理的一些方法?!?/p>
思路一通路路通,思維一變天地寬。培訓結束后,劉孟凱當即同村鄰們商量土地流轉的事兒,獲得村民們的大力支持。2015年11月,涉及陡菁鎮阿佐村9個組的3000余畝初次流轉的荒地荒山就已流轉完畢。4年來,劉孟凱已陸續流轉土地總計7000余畝,帶動周邊35人在基地務工,覆蓋貧困戶18人。
“基地發展到現在,技術上的指導、政策上的宣講,他們做了很多實事,上次他們還給我們合作社爭取了24700元的創業扶持補貼。”劉孟凱說。
2017年以來,六盤水市共發放創業扶持補貼89.18萬元,扶持133名自主創業人員創業,帶動就業665人;率先推行的“三變”創業擔保貸款做法已被我省固化為政策依據。
“實踐證明,在脫貧攻堅這場輸不起的戰役中,就業扶貧空間廣闊、大有作為?!绷P水市就業局局長蔡朝義表示,下一步,六盤水市還將繼續做好技能培訓和就業轉移工作,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與全省人民同步實現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