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興玲,王惠玲
精神分裂癥(SP)是臨床的常見病,隨著社會壓力增加,發病率逐年增長,患者主要表現為思維、情感、行為分裂[1]。研究指出,通過合理的藥物治療可有效改善SP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但是精神病藥物對患者的臨床療效以及不良反應是臨床醫生選擇藥物治療的關鍵所在。據統計,女性SP患者比男性多,主要由于女性的情感脆弱,遇到突發事件打擊時心理承受力較低,所以,精神分裂癥更容易困擾女性[2]。為探討臨床治療SP的合適藥物治療方案,本研究單獨選擇90例女性SP患者,分別給予氨磺必利與利培酮治療,比較二者治療女性SP的療效及不良反應,為臨床提供參考。
1.1 病例資料 選取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在醫院就診的女性SP患者90例,根據患者入組順序編號,采用奇偶數法分為兩組,各45例。觀察組年齡 28~65(46.89±6.12)歲,病程 1~5(3.10±0.56)年;對照組年齡 27~66(45.88±5.98)歲,病程 1~6(25.00±0.78)年。兩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得到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在監護人陪同下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3]:(1)符合 SP 診斷標準;(2)無酒精或藥物依賴史;(3)對本研究藥物無過敏史。排除標準:(1)伴有嚴重焦慮、抑郁;(2)精神發育遲滯;(3)處于哺乳期或妊娠期婦女;(4)有自殺或暴力傾向;(5)不能完成本研究過程。
1.2 治療方法 (1)對照組:給予利培酮(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309)治療,起始劑量為2 mg/d,然后根據患者的病情逐步增加藥量,總量范圍在 5~10 mg/d,分兩次口服。(2)觀察組:給予氨磺必利(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231)治療,起始劑量為0.6 g/d,隨后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調整藥量,最大劑量0.8 g/d。兩組均連續治療4 w,在治療期間均停止服用其他抗精神病藥物。
1.3 觀察指標 (1)糖脂代謝指標:在治療前和治療后2 w,抽取患者晨間空腹靜脈血2 ml,離心分離血清,-80℃待檢。采用AU58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器[貝克曼庫爾特商貿(中國)有限公司]測定三酰甘油、膽固醇及空腹血糖水平。(2)PANSS評分[4]:在治療前和治療后4 w,采用PANSS對患者病情進行估價,評分越低,表明癥狀越輕,病情控制越好。(3)不良反應:記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治療前后體質指數變化。
1.4 療效評定標準[5]顯效:治療后,患者的PANSS評分減少≥80%,癥狀緩解;有效:患者的PANSS評分減少59%~79%;無效:治療后,患者的PANSS評分減少<59%,或病情加重。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體質指數比較 治療后,兩組體質指數均有提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表 2)。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治療前后體質指數比較(kg/cm )
2.3 兩組治療前后糖脂代謝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的空腹血糖、膽固醇以及三酰甘油等脂代謝指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空腹血糖顯著降低(P<0.05),但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而兩組血脂水平均有升高,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P< 0.05),見表 3。
2.4 兩組治療前后PANSS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PANSS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PANSS陽性癥狀和陰性癥狀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 0.05,表 4)。
2.5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治療期間,兩組均有出現惡心、嗜睡、便秘等不良反應,觀察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 0.05,表 5)。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糖脂代謝指標比較(n=45)

表4 兩組治療前后PANSS評分比較(n=45)

表5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n(%)]
女性SP疾病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精神疾病,患病后,會導致機體各個器官功能減退,影響藥物在機體內的吸收和分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雖然臨床治療SP的藥物種類較多,但應根據患者的病情發展選擇合適的藥物,其中療效顯著、副作用小的藥物應該作為首要選擇[6]。
利培酮屬于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藥物,對改善患者陽性癥狀有顯著效果。但治療中,可引起患者的運動抑制,產生負面影響,影響治療效果[7]。氨磺必利屬于甲苯酰胺類衍生物,可選擇性與邊緣系統的D2、D3等多巴胺能受體結合,并且能夠雙重阻斷多巴胺受體:低劑量時能夠消除突觸前體抑制,增加前額皮質多巴胺功能活動,緩解陽性癥狀;而高劑量時能夠阻斷突觸后體,減少多巴胺結合位點,改善陽性癥狀。資料表明,氨磺必利是一種有效的5-HT7受體拮抗劑,與其他分子靶點沒有相互作用,對改善SP患者病情具有顯著療效[8]。
空腹血糖主要用來反映胰島β細胞功能,代表胰島素的分泌功能,血糖過高或過低均會導致機體失衡,造成不良影響。膽固醇是組織細胞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其低水平表達,細胞則無法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三酰甘油為脂質的組成部分,具有供給和儲存能源的作用,在正常情況下,血漿中的三酰甘油保持著動態平衡[10]。本研究發現,治療后,兩組空腹血糖顯著降低(P<0.05),但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表明氨磺必利與利培酮對于機體的糖代謝影響差異不大,且有利于患者控制血糖。但是,治療后兩組血脂水平均有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氨磺必利與利培酮對機體的脂代謝有一定的影響,且氨磺必利的影響更大。同時,治療后,兩組體質指數均有提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也證實氨磺必利可能存在導致脂代謝異常的副作用,需要引起臨床用藥的關注。
本研究證實,采用氨磺必利治療的總有效率(95.56%)高于采用利培酮(75.56%),且治療后患者的PANSS評分明顯低于采用利培酮治療女性SP患者。由此說明,氨磺必利治療女性SP患者的效果優于利培酮,可更有效改善患者的陽性癥狀和陰性癥狀,促進患者認知功能、社會功能以及情感功能恢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本研究發現,治療期間,兩組均有惡心、嗜睡、便秘等不良反應,但氨磺必利治療患者的發生率(8.89%)低于利培酮(26.67%)。由此提示,氨磺必利治療女性SP患者安全性更高。
綜上所述,氨磺必利治療女性SP的療效好于利培酮,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值得臨床推廣使用,但是氨磺必利對脂代謝的影響大于利培酮,在治療過程中,應該加強血脂的監測和控制。
[1] 蔣鵬.阿立哌唑與奧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療效和對糖脂代謝影響的對比研究[J].重慶醫學,2014,45(1):96-98.
[2] 呂爽,羅春霞.齊拉西酮與奧氮平治療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療效及對糖脂代謝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4):908-909.
[3] 陳方斌,陳琪,潘園園,等.奧氮平對首次發病精神分裂癥患者肝臟脂肪含量的影響[J].中華精神科雜志,2014,47(4):237-241.
[4] 鄒卿,孫偉銘,袁也豐,等.阿立哌唑與奧氮平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血糖、血脂影響的Meta分析[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6,26(7):78-83.
[5] 汪莉,隋云川,徐樂平,等.二甲雙胍對奧氮平致體重增加精神分裂癥患者肝臟脂肪含量的影響[J].中華精神科雜志,2016,49(1):36-41.
[6] 陳方斌,孫劍,閻同軍,等.奧氮平、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后肝臟脂肪含量變化及其與胰島素抵抗的關系[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15,18(11):646-650.
[7] 張衛華,陳興陽,汪曉靜,等.阿立哌唑對奧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后患者體質量增加的臨床效果[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7,37(3):201-203,206.
[8] Lalande D,Thériault L,Kalinova E,et al.The effect of exercise on sleep quality and psychological,physiological,and biological correlates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a pilot study[J].Schizophrenia Research 2016,171(1-3):235-236.
[9] 孫夢夕,馬駿,王瀟,等.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急性期精神分裂癥的早期反應情況及相關因素的分析[J].中華醫學雜志,2017,97(31):2425-2430.
[10] 周為,謝維爵,胡耀之,等.奧氮平合并丙戊酸鎂緩釋片治療伴攻擊行為的男性精神分裂癥臨床觀察[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2014,10(3):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