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松 白昆
摘 要:本文通過對遼寧省錦州市黑山縣農村庭院經營現狀的調查,指出了庭院生產經營中存在污染嚴重、效益低下等問題,提出了改造農戶庭院的方法,使之成為無污染、高效益的生產、生活場所。
關鍵詞:生態農業;庭院經營
中圖分類號:F323.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432225
引言
近年來,遼寧省黑山縣農村養殖業蓬勃發展,是名符其實的豬肉、雞蛋生產第一縣。伴隨著輝煌的業績,也出現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主要表現在畜禽糞便處理不當上,給居民生活帶來很多不便,還污染了水體、農田,甚至造成鄰里間的不和等許多社會問題。因此,必須對庭院進行改造,在庭院中經營生態農業。
1 農村庭院生態系統現狀
當前,庭院生態系統不被農民重視,客觀地存在于每個農戶中,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墒沁@個系統在每個農戶家中的效益卻參差不齊,關鍵在于人,人不僅參與這個系統物質和能量的交換,而且也是這一系統的建造者和調控者。
1.1 黑山縣農村庭院經營現狀
黑山縣畜禽養殖戶中有92%是在自家庭院養殖,68%的畜禽糞便隨意堆放,或淤積在墻邊糞坑里,或是在街面上四處橫流。一到夏天,臭氣熏天,蚊蠅滿街,環境惡劣,污染地下水,由于糞水淌到鄰居家,鄰里間還為此大打出手。
1.2 養豬農戶庭院的物質流、能量流
養豬的農戶在庭院生態系統中增添了飼養動物一環,同時與豬伴生的動物(寄生蟲、蠅等)也進入這個系統,從而改變了原系統的物質流、能量流。這些物質都是以吃與被吃關系聯系起來的。物質流體現為,飼料進入庭院系統,被豬吃,長成的生豬流出庭院生態系統,產生的糞便淤積在庭院內外,蛆、蠐螬取食豬糞,鳥、壁虎吃掉蒼蠅和金針蟲等,豬糞被微生物分解,運出庭院生態系統,進入大田生態系統;能量儲藏在各級物質或生物中,逐級降低,從豬糞堆積到進入大田生態系統環節中,損失了40%左右的能量。
2 庭院生態系統的六大特點
在農村生活的農民,要想生活得美好,就要經營好、建設好自家的庭院,這就需要研究庭院生態系統的特點。庭院生態系統有6個明顯特點:人工環境的比重大;多級生產并存;人類文明與物質文明共存;人類生態系統與農業生態系統并存;物質和能量的高度密集區;系統形式多樣化。
3 生態農業在庭院經營中的做法
針對庭院生態系統的特點,在經營、使用庭院的時候,要充分利用它的特殊性,深度挖掘它的潛能,以達到最大的整合效應,使系統的整體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總和。
3.1 養豬專業戶的庭院建設
黑山縣羊腸河鎮吳敵是一個養豬大戶,在自家庭院建養豬場,年出欄200頭左右,由于缺乏豬糞便有效利用環節,導致豬場附近農田、水體、空氣三重污染,造成很多糾紛。后來,在農技人員幫助下重建豬舍:在庭院建一個大沼氣池(南北走向),在沼氣池上建日光溫室豬舍,豬舍外建葡萄種植池,每隔1m栽1棵“遼峰”葡萄,春夏秋3季讓葡萄枝蔓在日光溫室屋面鋼筋骨架上攀爬,開花后套袋栽培(避免害蟲叮咬、污染);冬季,葡萄下架、埋土防寒,屋面鋼筋骨架上鋪設塑料保溫膜。在豬舍到生活用房之間的土地上種青菜。
這個建設方案的生產原理是:戶主購買的豬飼料、菜園生產的綠葉菜和修剪下來的葡萄嫩枝葉喂豬;豬糞直接引入沼氣池,發酵產生的熱量直接傳遞給豬舍地面,供豬取暖,也保持豬睡眠地干燥舒爽;產生的沼氣做炊事;沼液、沼渣定時抽出,灌溉、施肥葡萄池、菜園和大田;葡萄樹為豬舍遮陽、濕潤空氣、供氧、減少噪音、降低粉塵,整個系統的物質能量良性循環,不僅改善了農戶生活環境,還產出了生豬、葡萄等農產品。
這個做法就是利用生態原理變廢為寶,提高了系統的整體效益,豬糞便在庭院生態系統中占據一個生態位(廢物生態位),它與另一生態位——生豬、葡萄、鮮菜(產品生態位)之間沒有直接聯系,前一生態位沒有被利用,正是吳敵原先多起糾紛的原因所在。改建后的系統中補充了2個生態位,即沼氣池和葡萄樹,它們把廢物生態位和產品生態位結合起來,就是應用了“充實生態位”的原理,通過引進新的物種與其它生態位相協調,共存互利,使系統整體效益成倍增加。吳敵改造庭院后,實現了系統的多層次生產,穩定了系統,充分利用了庭院的條件,發揮了最大的整合效應,純利潤翻倍。
3.2 觀光旅游式庭院的建設
大虎山鎮四臺子村朱老六有0.667hm2澇洼地,現在改建成觀光旅游園。具體做法是在地上挖一個養魚池,挖出的土培成路基,作觀光園主道,主道兩側修建葡萄池,種植“巨峰”葡萄,與主道平行,主道上空建鋼筋葡萄棚,供葡萄攀爬,繁茂的葡萄枝葉給游人遮擋烈日,葡萄池外側小橋流水通往多個景點,有火雞場、百鳥園、蒙古包、草莓園、果樹園等10處景點。
4 結語
生態農業在庭院經營中的應用在吳敵家、朱老六家已經實踐成功,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深受農戶歡迎。相信在農技推廣人員的努力和廣大農戶以及政府的支持下,生態農業在庭院經營中能夠取得更輝煌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