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田
摘 要:通過對重慶市黔江區1981—2016年的氣候條件的分析,闡明黔江區具備獼猴桃生長所需的溫度、降水、日照等氣候條件,并對影響獼猴桃生產的主要氣象災害進行了淺析。同時,對獼猴桃種植中出現的主要病蟲害進行了調查分析,為獼猴桃種植和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獼猴桃;生態氣候;適應性;病蟲害
中圖分類號:S663.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431007
獼猴桃以營養豐富、健康保健而聞名,是一種醫食同源的水果,素有“水果之王”的美稱。在黔江海拔800m左右的山地生長著大量的野生獼猴桃,證明黔江適宜于獼猴桃的生長,黔江獼猴桃屬中華系列獼猴桃品種,又名羊桃,是黔江人通過對當地野生獼猴桃優良單株選育,形成了黔江獼猴桃品種。黔江獼猴桃營養豐富、品質優良,肉質細嫩,口感鮮美,果實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例已大大超過國內文獻中報道的獼猴桃品種,其主要內含物優于國內外幾個主要栽培品種。經過多年發展,獼猴桃已逐步成為黔江的特色產業,全區栽植面積累計達到0.33萬hm2,占重慶市獼猴桃面積的1/4,未來黔江區還將著力打造1.33萬hm2優質獼猴桃出口基地,年產量將達到16萬t,帶動5萬戶農戶增收致富。
獼猴桃種植區既有獼猴桃正常生長所需的光、溫、水等氣候資源條件,但又是氣候條件較為敏感的地區,不利的氣象條件又給獼猴桃生長發育帶來重要影響。本文通過對黔江區1981—2016年36a氣候特征進行分析,根據獼猴桃的生長習性,得出獼猴桃對溫、光、水等農業氣候條件的獨特要求,為獼猴桃生產過程中能夠充分的利用有利的氣候條件提供科學依據。
1 氣候條件分析
1.1 溫度
影響獼猴桃分布和生長發育的最主要因素是溫度,每個獼猴桃品種都有一個最適宜生長的溫度范圍,在這個范圍外會出現生長不良的情況。大多數獼猴桃品種生長在溫和的氣候條件下,不能經歷太高或者太低的溫度。春季日均溫大于10℃時,獼猴桃樹開始抽芽梢,開花的最適宜溫度為 15~20℃。若夏季溫度>35℃且日照強烈,容易出現灼果,對獼猴桃果實品質會有所降低。
1.2 光照
獼猴桃為中等喜光類型果樹,喜歡半陰涼的環境,不同發育階段對光照條件要求不同。獼猴桃幼苗時期喜陰涼環境,應避免強光照,遮蔭條件下才能確保獼猴桃生長良好。但不能過分遮蔽,如果出現嚴重缺光照情況,就會發生枝條枯死,這就是為什么生產上合理調節株行距的原因,通俗講就是獼猴桃喜陽光但怕高溫。隨著不斷生長,對光的需求也會不斷增加,獼猴桃生長良好需要充足的光照時間和強度。
1.3 降水
獼猴桃喜水但怕澇,獼猴桃為闊葉果樹,夏季溫度高特別是中午葉面蒸騰作用非常大,葉片需水量較多,因而6、7、8月一般需要土壤含水量維持在70%左右,但獼猴桃的根系為肉質根系,因而呼吸作用強烈,需要土壤中大量的氧氣,保持土壤透氣性,因此需要根據土壤水、氣的消長關系,不能澆過多的水。
2 黔江區氣候條件特征
2.1 溫度
黔江區屬中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性氣候。年平均溫度 15.7℃左右,1 月平均溫度4.9℃,7 月平均溫度為 25.8℃,最高溫度 39.5℃,最低溫度-5.8℃。獼猴桃在花期,黔江區平均溫度在 16 ℃左右,對獼猴桃果樹開花授粉及其有利;從開花到果實成熟時期活動積溫為2800℃左右。可見,黔江區溫度能滿足獼猴桃各生長發育時期的生長要求溫度。
2.2 光照
黔江區年平均日照總時數 1075.7h,基本可以滿足獼猴桃生長所需的日照條件。黔江區日照時數在 3—8 月逐月增多后慢慢減少,可以滿足獼猴桃幼苗期喜陰涼和隨樹齡的增大對日照逐漸增多的需求。黔江區日照百分率 38%~53%,完全滿足生長發育對日照時數的需求。
2.3 降水
黔江區年平均降水量為 1175.4 mm,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的大部分,5—9月降水量最多,黔江區年平均相對濕度 75%左右,完全滿足獼猴桃生長需水較多的要求。獼猴桃不同生育階段對土壤水分的需求不同,若在獼猴桃開花期和果實膨大期遇到干旱天氣,應將灌溉工作做好,以提高果實的坐果率,確保獼猴桃的產量。
3 獼猴桃生長中的氣象災害
3.1 霜害
霜害就是空氣溫度突然下降,地表溫度驟降到 0℃以下時出現的氣象災害條件。獼猴桃發生霜害之后具有可逆性,如果霜害危害程度較小,獼猴桃還會恢復能正常生長。霜害嚴重則會使整個植株死亡。總的來說,低溫霜害將對獼猴桃的產量與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3.2 熱害
雖然黔江區年均降水量達到1175.4mm,但因為年內分布不均,容易出現春旱、伏旱等天氣。一旦在獼猴桃需水關鍵期出現干旱天氣,勢必會影響獼猴桃的正常生長發育,造成大量減產。一旦溫度超過 35℃,會導致獼猴桃內的酶活性下降,主要表現為果實顏色變暗、獼猴桃葉片變稀疏、獼猴桃果實生長變小等,產量和質量都會大幅下降。在防治上,每隔4~6d進行早晚灌水,灌水以灌跑馬水為佳,或園內排水溝引灌,同時進行葉面噴水。有條件的果園,采用滴灌效果更好。
3.3 洪澇
黔江區因為降水量年際變化分布不均勻,每年的5—9月份降水特別集中,約占全年總降水量的67%以上。黔江區出現暴雨洪澇災害的概率極高。獼猴桃在夏天特別容易受到大暴雨或者連陰雨的影響,假如降水量太多,則特別容易導致土壤內的水分達到飽和狀態,導致田間積水嚴重,從而增加獼猴桃淹死的幾率,使獼猴桃產量大幅度下降。黔江區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如果降水量過多,很易使土壤內的水分含量過多出現飽和現象,造成地面積水過多,嚴重時會導致獼猴桃果樹淹死。
4 獼猴桃生長過程中主要病蟲害
在我國人工種植的獼猴桃當中,經常會出現病原菌感染獼猴桃果樹的狀況,病原菌傳播途徑廣泛,感染后出現的情況及其嚴重,不僅會影響獼猴桃的產量和品質,甚至可能造成絕產。本文調查了黔江區獼猴桃幾種主要病蟲害發生發展的氣象條件,為獼猴桃的種植和管理提供參考。
4.1 潰瘍病
發病溫度10~20℃,適宜溫度24~28℃,濕度大于85%時,易發此病。高溫、高濕是發病的主要因素,昆蟲可傳播此病。
4.2 褐斑病
發病溫度30~35℃,適宜溫度35℃。雨多濕度大(80%)時發病較重,7—8月為發病高峰期。高溫、高濕是發病的主要因素,隨風雨可傳播。
4.3 炭疽病
發病溫度22~27℃,濕度75%~80%。連陰雨氣象條件下易發此病。
4.4 黑斑病
溫度時高時低時導致發病。在前期持續陰雨、低溫,突然轉晴高溫的天氣條件下易發此病。
4.5 葉蟬
溫度達到20℃,不論濕度大小均可發生,一年發生4代,夏秋季為發病高峰期。
5 結論
重慶黔江區氣候條件溫和適宜,夏無酷暑,春秋暖和,冬無嚴寒,雨量充沛,光照適宜,具備獼猴桃生長所需的溫、光、水等條件,雖常發生旱災、晚霜與低溫、暴雨的危害,但并不能影響獼猴桃的生長,對獼猴桃生長利大于弊,黔江區發展人工栽培獼猴桃是完全可行的,同時黔江區土壤條件適宜,土地污染程度少,生態條件優越,為獼猴桃基地的建設創造了條件。其次發展獼猴桃品種要對路,要選擇既適應性強、抗病,味甜、香味濃,產量高、產值好,又受消費者歡迎,可以達到充分利用氣候資源,效益好的目的。今后應在此基礎上,不斷引進新品種,進行品種更新。最后種植獼猴桃技術要配套,否則產量低,病害多而重,不能適應當地雨水多、濕度大的氣候特征。所以黔江區發展獼猴桃產業潛力大,前景廣闊,果農們可以大面積栽培。
參考文獻
[1]劉昭武,田世芹.鄒平縣發展獼猴桃種植的氣候條件分析[J].現代化農業,2017(12):12-13.
[2]葉清安.邛崍市獼猴桃種植氣候條件分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7(02):209,214.
[3]何令星,汪強,汪小鵬.祁門縣發展獼猴桃種植的氣候條件分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6(16):212,214.
[4]馬文,趙奕兵,劉新生,等.陜西省武功縣獼猴桃種植氣象條件分析[J].陜西農業科學,2016,62(03):86-89,121.
[5]賀志智,張生浩,劉明星.湖南省永順縣獼猴桃種植的氣候條件分析[J].北京農業,2015(09):229-230.
[6]葉茵,王天鏡.人工種植獼猴桃的氣候條件分析[J].貴州氣象,2013,37(04):41-44.
[7]劉春艷,葉小峰.獼猴桃在鉛山縣種植的氣候條件分析[J].江西農業學報,2008,20(1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