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中華
摘 要: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對糧食的需求不斷上升,但是相對的土地的需求上升,耕地的面積也在不斷減少,平衡現有的面積上種植的糧食滿足發展的需求,便需要利用技術來提高生產的質量。水稻的定向培育技術是定向培育技術在發展領域擴展的表現,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需要對育種的種子的選擇、育種的技術以及后期的維護等都進行良好的把握。文章中就當下的水稻培育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了育種技術的具體應用表現。
關鍵詞:水稻種植;定向培育;育種技術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431014
前言
水稻是單產量最高的種植農作物,并且對環境的適應性也較強,在我國的種植面積較廣。但是適應的面積廣,并不代表具體的環境沒有特殊的影響,找準種植的環境,進行實地考察之后選擇合適的種植水稻種類,才能更好的保證種植結果。雖然在培育過程中,因為水稻的定向培育尚處于初級階段,所以仍舊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1 水稻定向培育在育種技術應用上的現狀
水稻因為單產量高,所以在土地資源利用方面也是首要的選擇。我國的人口眾多,對糧食的需求量大,但是耕地的面積有限,所以水稻便成為我國各地均有種植的農作物,成為我國單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1]。正是因為水稻的適應性較廣,所以種植的產量高,但是根據特定地區的環境選擇相應的品種,才能更加為種植的結果提供可靠的保證。水稻品種的改進,主要是靠水稻的遺傳和變異,這種變化的結果是不隨著人們的意志而進行轉移的,只有通過群體遺傳的定向變異規律進行分析,才能使得定向選擇和定向培育更好的進行。隨著人口的增長和時代的發展,對糧食的需求量進一步上升,但是現有的種植技術和生產環境卻使得糧食產量的增長遇到瓶頸。人口增長,會占用更多的耕地用于生產和生活,所以耕地面積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為了解決這種土地資源緊缺的問題,就需要對水稻培育的方法進行改進,提高具體的水稻種植的產量和品質,滿足市場的需求。水稻定向培育是在育種技術方面提高水稻的質量,并且將質量控制放在育種上,可以更好地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以及水稻種植的產量和品質。在對水稻的培育技術進行改進的過程中,水稻的質量受多重因素的影響。許多人都認為,水稻質量的提高主要是根據肥料的供應和秧苗的選擇,但是這些并不是最為主要的因素。根據專業人員的調查,這些因素不可否認有一定的影響,優質的秧苗和科學合理的施肥計劃進行結合,可以對水稻種植產量和質量的提高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這些成功的背后,是優質的水稻培育技術發揮著重要的貢獻,這不能被忽視[2]。由于人口增長,經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耕地面積不斷減少,產量無法得到保證。通過提高水栽培技術的手段來實現水稻的高產,勢必會使得水稻種植的產業經濟效益有顯著提高。在水稻種植的過程中,水稻種植技術存在科學性和合理性的考慮。只有滿足水稻種植技術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才有助于水稻種植業的提高,滿足社會與消費者的需求。水稻栽培技術在不斷完善,可以從根本上來提升我國水稻的種植效果,從而提高經濟效益,這就需要考慮科學性和水稻種植工作的合理性的因素。
2 水稻定向培育在育種技術應用上的方式
2.1 育種前期準備
在水稻培育的過程中,每一個環節的好壞都會對最后的結果產生重要的影響,所以把握好開頭的質量,對整個育種過程的質量都有一定的保障。在培育的過程中,前期準備主要是對種植環境的調查,根據實際的狀況來選擇合適的種子。在選擇種子的過程中,最好是根據往常的經驗選擇適用的老店,以防遇到假冒偽劣的種子,影響整個培育過程[3]。而不同的種子,對氣候條件、土壤狀況以及機械水平等都有影響,在考慮這些因素的基礎上做出選擇,有利于培育出優質高產的水稻。
2.2 栽培技術的準備
水稻培育過程中,做好前期的準備,也需要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注意技術準備。通常在育苗的過程中,是采用浸泡的方式,先對種子進行消毒,然后加入水中浸泡的方式來發芽。但是這種栽培的過程中,無論是注水的量,還是浸泡的時間等,都需要進行控制。如果種子在水中長時間浸泡,就可能出現缺氧而死亡的狀況。浸泡之后的種子,也并不一定能保證高發芽率,空氣濕度、溫度等也會影響種子的出芽率。為種子提供合適的環境,降低病蟲害的出現,都是有效地提高育種質量的措施。育種之后的育秧過程也是需要合適的實際支持,如果溫度過低,就有可能直接導致幼苗凍壞。但是如果溫度高,也會使得幼苗缺少水分,從而增加死亡率。最為有效的方式就是將溫度的控制在一定的區間內,雖好是氣溫變化不大。如果實際的氣溫變化較大,不好控制的情況下,可以采用鋪地膜的方式來進行溫度調節[4]。育秧成功之后,水稻之間的距離非常重要,這種間距會直接影響到水稻對水分、陽光等的獲取度。水稻種植過密,就會使得土壤的肥力供應不上,而且也會對風造成閉塞的狀況,引發蟲害。但是如果種植的太過疏松,也會對土地資源的浪費,而且在種植過程中,也會影響肥料等的補給,也會降低質量。所以必須把握好種植的密度,根據實際的地址情況,做出合理的密度計劃,才有利于優質的高產水稻的生產。
2.3 田間管理方式
水稻種植之后,后期的肥料補給等及時的維護作用,影響較大。很多種植的農民分不清肥料用量的影響,一味地增加澆灌的肥料的量,這樣容易造成莊稼的死亡。在施肥過程中,必須根據水稻的生長需求,進行合理地施肥。如果條件允許,最好是使用有機的肥料,提高水稻的口感[5]。但是不同的水稻種類對不同的土地的要求不同,肥料的種類對不同的水稻也有不同的影響。應該根據水稻的品種,選擇合適的肥料種類。在種植之后,灌溉也需要講究科學性,不能隨意灌溉。科學灌溉,保證水分,否則水稻這種親水的莊稼就容易死亡。自然界的災難不可抗,有效的方式便是提高水稻的抗災能力。這種能力的提高,有許多種不同的方法。可以先改善一下水稻種植的水土環境,積極推廣節水的農業,這樣可以保證灌溉的水分滿足生產的需求。另外,應對洪澇災害,也可以通過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來實現,如排管工程等。水稻面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較弱,就需要對生病的水稻進行處理,防止病蟲害的影響范圍擴大。通常對種植的莊稼的病蟲害的治理都是采用噴灌農藥的方式。但是在噴灑農藥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不同的病蟲害來配置不同的農藥,保證水稻的健康成長。水稻種植通常都是大面積式,所以提高水稻種植區域的機械化,不僅可以節省人力物力,還能提高種植的質量[6]。政府可以發揮一定的積極作用進行大力宣傳和適當的資金補給。政府可以通過舉辦農機下鄉的活動,給農民一定的價格補貼,用作推廣農機試用的保險。如果當地人們對機械化的需求旺盛,也需要舉辦農機下鄉活動,使得有農機的農戶可以正確的進行農機的操作,處理細節方面的保障。
3 結束語
對水稻定向培育的研究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不僅是解決現實生活發展的需求,也是對技術的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卞連峰,楊俊山.雜交水稻新組合Ⅱ優084高產制種技術[J].福建稻麥科技,2014(02).
[2]程秀萍.中秈超級稻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7(22).
[3]楊沫.不同秧齡和密度條件下水稻生長特性及產量結構研究[D].吉林:吉林農業大學,2016.
[4]陳冬林,屠乃美,關廣晟等.水稻免耕栽培技術的研究及應用[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5):567-574.
[5]唐甫林,惠鋒,孫志明,等.水稻定向培育在育種技術上應用的研究[J].上海農業科技,2015(2).
[6]江樹業.花培技術在水稻育種上的應用研究[J].種子,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