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世界銀行貸款項目造林情況入手,分析昭平縣世界銀行林業項目貸款及還貸情況,簡要介紹昭平縣世界銀行林業項目貸款及還貸中存在的問題與相應對策,旨在找到昭平縣世界銀行林業項目還貸措施,降低目前還貸壓力,促進昭平縣林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世界銀行;貸款;林業項目;還貸
中圖分類號:S7-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431030
昭平縣于1990年開始承擔世行貸款的林業造林項目, 按照“政府承諾、林業用款、財政擔保”的承貸模式,從世界銀行借入巨資用于林業建設。先后在昭平縣實施的利用世界銀行貸款的林業造林項目有“國家造林項目”(簡稱“1期”項目)、“森林資源發展與保護項目”(簡稱“2期”項目)、“貧困地區林業發展項目”(簡稱“3期”項目)及“廣西綜合林業發展和保護項目” (簡稱“4期”項目) (以上統稱為“世行造林項目”)[1]。目前這些世行造林項目已進入全面的還債階段,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對策,減少還貸壓力,是利用世行貸款林業項目單位的一個重要任務。
1利用世行貸款項目造林情況
1.1 1期項目(1991—1994年)
造林樹種為杉木、馬尾松、濕地松,共計造林面積3359.37hm2。
1.2 2期項目(1995—1998年)
造林樹種為杉木、馬尾松、毛竹、肉桂、八角,共計造林面積2162.65hm2。
1.3 3期項目(1999—2002年)
造林樹種為桉樹、杉木、馬尾松、毛竹、茶葉、八角,共計造林面積1776.28hm2。
1.4 4期項目(2006—2010年)
第4期項目與前3期有所不同,前3期為林業局直接用世行貸款造林,而第4期則是將世行貸款轉貸給造林業主(造林個體戶、造林公司等)。全縣共計造林面積4905.18hm2(其中:用材林4254.01hm2、生態林651.17hm2)。
綜上所述,1~4期項目共完成造林12203.48hm2(1.22萬hm2)。
2 世行貸款及還貸情況
2.1 世行貸款情況
昭平縣世行造林從1991開始至2010年止,共向世界銀行貸款本金3938.94萬元。其中:1期項目貸款本金743.09萬元,2期項目貸款本金545.46萬元,3期項目貸款本金903.97萬元,4期項目貸款本金1754.42萬元,以上1~4期貸款本金共計3946.94萬元。
2.2 還貸資金來源及還貸情況
2.2.1 還貸資金來源
收取世行還貸準備金用于還貸。根據國家林業部關于頒發《世界銀行貸款“國家造林項目”還貸準備金管理辦法》、財政部關于頒發《世界銀行貸款還貸準備金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的有關精神,昭平縣于1999年開始在辦理《木材運輸證》時收取世行還貸準備金。當時按每立米木材收取5元還貸準備金。據統計,截止2013年7月止,共收取世行還貸準備金1207萬元。
通過轉讓林木經營權用于還貸。已轉讓經營權的造林樹種有:杉木644.24hm2,桉樹567.24hm2。轉讓金額743萬元。
通過出租毛竹、茶葉經營權用于還貸。已出租的毛竹基地面積共計231.4hm2,已累計收取租金135.13萬元。已出租的茶葉基地面積共計119.4hm2,累計已收租金94.28萬元。
通過收取濕地松、馬尾松采脂山根款用于還貸。 從2007年開始,1、2期的項目林所營造的濕地松、馬尾松已全部進入采脂期,通過發包給當地群眾采脂的方式收取采脂山根款,累計收取采脂山根款34.5萬元。
通過林木采伐回收貸款本息。自2012年開始,通過項目林采伐收回貸款本金總計906萬元。
通過再轉貸的利息收入用于還貸。通過第3、4期項目回收資金再轉貸,累計已收取轉貸利息214.63萬元用于還貸。
借用縣財政資金用于還貸。其中借用縣財政資金用于還貸金額530萬元。
以上7個方面資金來源共計3864.54萬元。
2.2.2 還貸情況
截止至2017年底,已還本付息付費共3308.53萬元,其中;已還本金2388.98萬元,已付利息839.39萬元,已付承諾費80.16萬元。詳見表1。
3 存在問題及對策
3.1 存在問題
3.1.1 國有林場改制,使大額貸款無法償還
昭平縣兩大國有林場,從1~3期項目都參與了實施,以前的政策是重點扶持國有林場建設,因此2個國有林場利用世行貸款造林的面積相當大,其中富羅林場1~3期項目造林1353.73hm2,到期的本金和利息累計已達711萬元;大腦山林場1~3期項目造林2191.27hm2,到期的本金和利息已累計達812萬元。由于2個國有林場改制,債務承擔方面出現問題,致使貸款至今尚未償還。
3.1.2 當時地方政策和市場因素影響了項目預期收益
在第2、3期項目實施中,當時正是昭平縣大力發展農業綜合開發“1777” 工程(即1分茶葉、7分竹子、7分玉桂八角、7分水果)之時,為配合縣政府的“1777”工程造林,利用世行貸款大量營造玉桂、八角、茶葉等經濟林,其中玉桂、八角造林395hm2,利用世行貸款400萬元,由于管理不當,已大部分失敗。茶葉造林均已成功,但當時市場因素使茶葉價格低迷,成片豐產茶園無人承包,致使有38hm2茶園丟荒,世行貸款110萬元無法收回。
3.1.3 部分基地產權不明晰,還貸無著落
在實施1期項目時為了配合昭平縣滅荒造林,北陀鄉成立了四級聯辦(縣林業局、鄉、村、小組四級)的古城林場,1991—1993年在北陀全鄉造林1233hm2,利用世行貸款210萬元。一些有爭議的林地也造上林,造成了部分項目林的林地使用協議不完善,從而產生了許多林木糾紛,至今仍有530hm2沒有簽訂確權合作合同。即使當初沒有糾紛的林地,由于項目林長起來了,也產生了新的糾紛,還出現部分當地群眾強搶強占項目林的現象。
3.2 對策
3.2.1 提高思想認識
世行貸款是我國政府借入的主權外債,其債務能否按期歸還,不僅影響國家對外信譽和國際形象,從而影響我國政府同世界銀行之間的雙邊合作關系,按照國際貫例,外債的清償優先于內債[2]。因此,政府和項目債務單位應維護轉貸協議的嚴肅性,從顧全大局出發,如期清償到期的債務。
3.2.2 增強還貸意識
借用世行貸款與財政的無償資金有著本質的區別,要加大宣傳力度,強化償債意識,端正償債態度。堅持“誰借誰還”、“誰用誰承擔風險”的原則,做好世行貸款債務管理工作。恪守“轉貸協議”,提前做好還本付息付費資金的需求和準備,保證到期足額地償還貸款。
3.2.3 加強對項目林造林基地辦理林權抵押登記
多年來,由于林木權屬沒有納入法制化管理。現在通過林權改革,應盡快將沒有進行抵押登記的項目林進行登記,盡量避免林木采伐時的法律糾紛[3]。
3.2.4 嚴把世行基地采伐審批關
林業局要進一步完善項目林管理制度,對到期砍伐的項目林加強管理,在確保造林單位能夠全部償還貸款本息的情況下才給予辦理項目林的采伐手續。
3.2.5 加強管理保護基地安全
做好各基地林場場員穩定工作,大力宣傳林業的法律、法規和規定,針對林區群眾法律意識偏低的實際,充分利用周邊發生的各種涉林案例進行以案釋法,增強廣大林區群眾的法律意識,使他們知法、守法。從源頭上堵住漏洞,確保還貸項目林的安全。
參考文獻
[1]王宏,王國勝,王周緒,等.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營林項目的績效評價——以世行貸款中國林業綜合發展項目為例[J].林業資源管理,2016(4):19-23.
[2]肖振宇.世界銀行貸款項目的項目管理和風險控制[J].建筑知識,2017(9).
[3]劉剛,何瑩,杜群.浙江林業利用世界銀行貸款項目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林業經濟,2017(6):18-20.
作者簡介:全永煜(1963-),男,廣西昭平人,大專,工程師,研究方向:營造林技術、林業項目研究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