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述思
有別于過去場面宏大、邏輯簡單、情感濃烈的超級英雄電影,《復仇者聯盟3》是一部洋溢著濃郁暗黑哲學的杰作。
沒人希望滅霸贏得世界。但當這一現實冰冷地呈現在影迷們面前時,或許更接近宇宙的真相,人性在150分鐘熱鬧的銀幕打斗后遭遇了空前的炙烤——在東西方共同的認知中,善良一定會戰勝邪惡,正義無論多么波折總會最后吹響勝利的號角,曾是多么顛撲不破的真理,曾幫助多少身處黑暗的人們拼死捍衛內心希望的燭火。
然而,正如時間無論人善惡美丑都要最終奪去你的性命——有時惡人甚至擁有更長的陽壽甚至更優渥的生活,只是人們不愿直視這客觀存在的荒誕。
滅霸贏得世界的結局如果沒有依托真切厚重的堅實基礎,《復仇者聯盟3》首映日票房便不可能創下漫威電影最高、內地影史第三的奇跡。而且有相當多網友對滅霸不是一味地反對,甚至充滿了令人驚異的理解和同情。中國網友甚至送給他一個充滿戲謔的綽號:宇宙計生辦主任。
滅霸的使命是基于一個無比真實的當代人類生存困境,只是被他放大到了更廣闊的宇宙:生命無限制的增長只會導致宇宙資源被耗盡,所有美好的事物終將被不斷增長的生命體所擠占和摧毀。他找到了一個簡單粗暴但有效的解決方案:“那就是消滅這個一半的生命體,恢復宇宙的大和諧。”
為了得到最重要的靈魂寶石,滅霸將自己深愛的養女拉摩拉推向萬丈深淵,掐滅了內心最后一絲溫柔的火光。“靈魂換靈魂”,最終成為打一個響指便能滅掉整個宇宙一半生命的神。所有的基于人性人道、充滿理想主義和詩意浪漫的超級英雄們,在無情無欲的滅霸面前脆弱不堪,只能眼睜睜看著滅霸的響指一遍又一遍響起,宛如《三體》中的死亡叢林法則,為了宇宙冰冷而必須的生態平衡,所有溫柔美好的人文法則都脆弱如紙,沒有愛恨情仇,沒有同情憐憫。一切存在都回到存在的原點——存在就是一切。
滅霸是這個時代一切原教旨主義的化身。在追求正義的外衣下,無論宗教、市場還是科技的原教旨主義者吹響了民粹的集結號,把潛伏在被剝奪者內心的仇恨鍛造成恐怖的利器,甚至不惜毀滅自身去獲得所謂的絕對公平,代價是人類文明史上賴以延續的希望,比如愛、寬容和溫柔。
再比如網上所有成功學的販子和焦慮營銷學的大師們,都是滅霸在人間忠實的信徒。他們敏銳地把握著這個轉型時代由于不公正帶來的內心傷痕,并極力放大人們內心的焦慮,把正當競爭異化成比較幸福學——只要你過得比我好,我就受不了,繼而高呼“你的同齡人正在無情地拋棄你”,“在未來一年睡覺都是奢侈品”,去為了獲取所謂的牛逼在命運的輪盤賭上押上自己。
隨著互聯網、全球化尤其AI帶來的新一輪技術革命的爆發,滅霸是馬爾薩斯預言的升級版。雖然只是銀幕上的一個虛幻的符號,但他帶來的巨大沖擊和深刻思考卻足以讓享盡科技進步和社會繁榮的當代人類去稍稍放下眼前的歡娛,認真回望一下馬爾薩斯的預言和審視一下滅霸的勝利:其實魔鬼一直潛伏在人內心中,只要時機成熟,它隨時可以卷土重來。
產生滅霸的沃土就是你內心的貪婪。《復仇者聯盟3》又一次靠營銷你內心的焦慮和貪婪掙得盆滿缽滿,而多少人渾然不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