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浩,易凌全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人體科學生物化學教研室,北京 100084)
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是一門幫助學生理解運動生化基本指標應用、理解人體新陳代謝重要學科,它主要是應用生理生化方法和相應的指標,對運動員承受運動訓練負荷的能力、現實身體機能狀況、訓練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等進行診斷。因此,此門學科受到國內外體育科研工作者和教練員高度重視,同時此門課程也是北京體育大學一門重要的運動生物化學方向的選修課,面向本校學科生、術科生開放。此評定理論及相關手段是目前各大運動項目提升競技水平的充分需求之一;而高校內對于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的教學與實際應用存在脫節,不能充分滿足業內的應用需求。因此,本文將對創新型Flash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教學手段搭建過程進行闡述,并將新型教學手段的教學實踐應用效果進行統計分析,最后得出結論:新型教學手段對提高學科生、術科生對此該門課的學習效果有積極的意義。
1.1.1 研究對象 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Flash課程平臺的創新設計。
1.1.2 研究方法 根據運動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課程內容設計腳本,并通過Flash的展現形式設計出來。(1)思路的確定。根據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課時概念,編輯每節課需要展示的指標概念,選擇相應圖片素材、編寫每個指標的展示方式,以PPT形式做好,溝通相關設計師。(2)素材的選擇。根據課本素材的目錄,確定展示平臺課件整體內容框架,根據課程內容、要求,選擇與內容貼切的、已經公認的相關展示素材,再確定、整理圖片及視頻素材并搭建;以及素材美化加工的展現形式、展現效果,新增動畫效果的制作思路要求進行撰寫,之后與設計師進行溝通,將平臺編輯需求定時反饋給對方,檢驗各章節Flash制作效果,提出完善意見,審核搭建成果。(3)腳本的確定。①知識點的設計,將課程內容分為8大板塊:運動員身體評定緒論、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運動員身體代謝能力評定、運動員營養狀況評定、運動員身體疲勞及恢復評定、運動員身體評定小節、相關生化指標附錄;②素材搜索整理,在各體育、生化相關專業網站和大眾網站查找相關課程內容的圖片素材、動畫素材;接著以PPT形式呈現腳本;每一頁PPT對應課件Flash一頁的呈現,在PPT中構圖,編輯腳本,一方面羅列出該呈現的素材位置(文字、圖片位置),另一方面添加批注,按數字標號,寫出各素材效果需求、動畫、文字及圖片出現的先后順序;③對Flash設計成品進行效果檢驗,并再次提出進一步修正意見,直到Flash呈現效果最優,見圖1。(4)Flash平臺的搭建。在本次多媒體課件制作項目中,我們主要是運用當下流行的Adobe Flash動畫軟件配合三維軟件Autodesk Maya,后期合成軟件Adobe AFter EFFects來完成的。Adobe AFter EFFects作為本次課件制作的主要載體,能夠播放簡短快速的多媒體動畫、交互式動畫等各類圖像文件,使學生們能更形象的理解復雜難懂的知識點。(5)后期合成工作流程。在AE中,我們需要根據腳本進行剪輯,添加特效包裝文字介紹,使之成為連貫的完整的片子,最后添加音樂聲音,輸出渲染成我們所看到的片子。
1.2.1 研究對象 通過在學術課程教學實驗來驗證新型Flash課程平臺的教學效果;選取研究生一年級運動訓練、體育教學混合必修班(50人),大三學科、術科混合選修班(50人)分別在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課程前期、后期進行學習效果問卷統計。
1.2.2 研究方法 選擇學術混合的兩個不同年級,分別為選修、必修課程的班級進行課程效果檢驗。(注意:教學結束后根據該項目制定以下反饋流程;填寫調查問卷定性定量問題設計,包括課堂趣味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驗內容掌握程度等。)采用Excel 2003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平均數、標準T檢驗等數理統計方法;根據統計結果、反饋意見對多媒體交互式展示與課堂教學結合的形式得出平臺的教學效果反饋和改良意見。設置如下:(1)問卷的信效度檢驗。信度檢驗,在正式發放問卷前,選取測試人員試填問卷,檢驗問卷內容長度、問題表述、易填性等,完善問卷設置,采用Alpha信度系數檢驗法,通過對本文維度檢驗,得出信度系數在0.8~0.9之間,即問卷結果的信度可以接受。效度檢驗,采用單項與總和相關效度分析法,在正式發放問卷前,核查問卷的統計性,通過計算每項單項與總和相關效度,分析問題設置得出統計結果,檢驗統計方法,再次完善了問卷設置。(2)問卷的填寫方式 在課時全范圍內的第1周和最后1周各發1次問卷,均在課前發放,題目篇幅在30道題以內,答題時間5min左右,課后當堂提交,旨在檢驗不同階段學生的學習效果進展。(3)問卷統計分析。采用統計學中的平均值、占比統計、方差比較,通過Excel 201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對比實驗組、對照組的學習效果,以及各類題型中學科、術科不同年級的需求異同。
歷時半年多的設計搭建,Flash課件資料第一版完成;擁有7大版塊,篇幅達到80個動畫展示界面,集合了文字知識、反應圖片、運動動畫,實現了課堂教學中將運動生物化學知識與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生化指標測定等知識版塊結合講解的目標。Flash平臺搭建效果展示詳見圖2。
圖1 課件腳本示例
圖2 主目錄圖示
通過在不同學術運用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筆者獲得了大量關于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大學多媒體課堂教學實踐的素材。對這些研究信息加以分析,可以幫助我們揭示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新型Flash交互課件的教學效果,并找到其中的原因。從問卷回收率來看,本次問卷統計選取研究生一年級運動訓練、體育教學混合班(50人),大三學科、術科混合班(50人)分別在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課程前期、后期進行學習效果問卷統計。其中第1次(課程前期)發放問卷100份,研一必修班回收問卷42份,大三學術混合選修班回收問卷46份。第2次(課程后期)發放問卷100份,研一必修班回收問卷40份,大三學術混合選修班回收問卷58份。本次問卷運用Excel 2003軟件,統計分析了Flash教學表現能力、學生學習效果、學生作業正確率3類問題的反饋數據。關于問題1:教學表現能力,通過統計得知,學生對Flash課件的滿意程度基本一致,都集中在動畫、視頻方面,(大三學術混合選修班在動畫、視頻方面的滿意占比達到86%,研一必修班達到74%);體現出Flash展現形式的優勢。關于問題2:Flash教學學生學習態度,通過統計可知,從傳統教學課堂、Flash教育課堂的學生學習態度來看,大三學生在Flash教學課堂上參與教學互動的學生比例多出10%,研一學生比例多出27%;經過課堂觀察可知,這是因為研一體教訓練必修班在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相關背景的專業知識水平整體高于大三學術混合選修班。關于問題3學生學習效果,通過統計可知,在對課程所需達到的教學目標明確度來看,實驗組比對照組整體高出38%;從課程后期的問卷反饋效果來看,對照組比實驗組能跟上教師思路的多出26%;從對課件演示速度的實時跟進來看,對照組比實驗組多出18%; 除了主觀評價課程情況外,我們還設置了課程理論知識點的作業題目考察,因此我們分別對2個班作業答題正確率及顯著性水平進行分析,通過標準T檢驗統計可知,2個班級的正確率均顯著提升,研一班正確率提高了22.3%;大三班正確率提高了32.6%。2個班都是P>0.05,因此可知Flash教學顯著增強了學生學習效果
在本次研究完成前,追溯文獻發布歷程可知,2005—2010年間,國內各地院校的生物化學、生理學等大類目相關課程主要通過多媒體教學(PPT為主)來替代原有的幻燈片、紙質教學;而2013年至今,各生物化學、生理學課程也陸續開始探討Flash、PBL等教學手段的優勢。但時至今日,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尚沒有相關交互式教學課件或相關研究資料。所以,目前國內外現有的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相關課程(生物化學等)的教學手段僅局限于教師制作的PPT和錄制的視頻,無法形象、具體地向學生展示生理生化指標在運動員運動過程中抽象的應用效果。因此本次Flash課件的搭建具有創新性,其知識展現形式更多樣且具有交互性,所以傳達知識的效果要更好,學生的接受程度也會更高。Flash課件形式新穎,學生的學習接收速度大大提高,這也給教學課件的研發提供了新思路與方向。
通過多媒體交互式平臺設計及在針對本科、研究生學術混合班的課程檢驗可以得出,多媒體交互式平臺能夠針對北京體育大學學術結合的學生情況因材施教,引導學生了解、認識和掌握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的基本概念、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的基本內容及常用生理生化指標進行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的方法。使得學生在實踐中能夠更好交互地學習吸收該門課程,學科學生的研究分析更扎實,術科學生在訓練中能夠學以致用,調節自我運動狀態。
[1]李靖.多媒體技術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4.
[2]袁麗環.應用多媒體技術提高生化實驗教學效果的探討[J].實驗室科學,2015,18(2):92-93.
[3]余嵐.大學生個性化體質健康促進研究基于體育教學改革的視角[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5.
[4]甘淋,張春燕,陶忠樺,等.交互式多媒體教學在生物化學實驗中的應用效果[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5(12):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