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霞,楊耀榮,周 衛
(新疆農業大學體育教學部,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2)
一直以來,體育教師大都處于“弱勢群體”的范疇。職業聲望低、社會和學校對體育教師工作的不理解、對某些工作的不認可,甚至認為體育教學就是簡單的體力重復,對體育教師工作的評定不能正確對待。研究表明,體育教師的職業壓力過大,心理負擔過重,加之身體的傷病,極易引起職業倦怠。體育教師除了要完成正常教學任務外,還要負責組織課外活動、學生體質測試、群體競賽、代表隊訓練以及各級各類的體育比賽,時間和強度都是非常大的。關注公共體育教師工作負擔,了解公共體育教師存在的壓力,對高校體育教學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新疆普通高校公共體育教師工作負擔。
1.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內容查閱與其相關的書籍、文獻,檢索、搜集體育教師工作負擔對教學效果的影響,廣泛了解體育教師工作條例的最新動態、政策、文件精神,為本研究提供論證依據。
1.2.2訪談法 根據研究需要,對體育行業的專家、教授、資深老教師進行訪談,在體育教師工作負擔方面獲取了許多寶貴的指導和建議。
1.2.3 問卷調查法 以新疆大學、新疆師范大學、新疆農業大學、新疆醫科大學、新疆財經大學、共5所普通高校的體育教師和體育教學相關管理者作為調查對象。向每所學校體育教師隨機發放30份,共發放150份教師問卷,回收150份,其中無效問卷4份,有效率為97.33%。其中,漢族教師55名,民族教師91名,副高以上37名(包括副高),副高以下109名。
1.2.4 數理統計法 運用Excel 2003和SPSS 19.0軟件對所獲得的數據和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高校教師學歷和能力素養要求的逐步提高,過去讓人感相對穩定的教師職業, 也因“ 競爭上崗”“末位淘汰”“學歷達標”等一系列目標管理制度的實施而變得風險陡增。體育教師也不例外,各種學歷提升、教育培訓、外語學習、科研能力、職稱晉升等,再加上教育經費的不足,很多一線教師終身都沒有一次進修、培訓的機會,年齡稍大的就更不要說讀研、上博。但是,時代在進步,社會和學校對教師的要求在逐步提高,學生體育活動的興趣點也在不斷更新變化,而體育教師的知識卻在逐漸地相對老化、能力相對地衰減,加之個人發展受阻,心理壓力驟增。
調查顯示(表1),職業壓力(87.67%)居第1位。
2.2.1 社會地位是造成體育教師職業壓力的根本緣由 教師的社會地位由專業地位、經濟地位、政治地位和職業聲望等幾方面組成。體育教師在學校參政程度和位置較低,學校內干部的選拔和任用基本與體育教師無緣。因此,以身體運動為表現形式的體育教師一直被人輕視,職業聲望低。
2.2.2 學生數量和學生安全是教師職業壓力的另一主要因素 平均每班45~50人的體育大班無疑加劇了體育教師的職業壓力。體育運動具有很強的競爭性,即便是一些隔網教學,也會時常發生摩擦,更不要說身體需要接觸的運動項目。教師需要做判官,調節矛盾。另外目前學生的身體狀況,也一直是讓教師汗顏,要時時關注,唯恐遺漏,出現安全、突發事故,處理不當或不及時,承擔教學責任事故。
2.2.3 職稱晉升是體育教師職業壓力的又一緣由 在高校,體育教師首先面臨的是職稱的晉升壓力。隨著社會的發展, 高校的人才質量在不斷被提升。目前有資格在高校任教的教師都必須具有碩士或博士文憑。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師必須有研究生的學位證書,才可以評聘職稱。新疆農業大學體育教師29人,高級職稱6人(均為副高),中級職稱21人(其中12人沒有碩士學位)。1970年以后出生的9人,少數民族居多。沒有學過英語,文化基礎弱,職稱晉升無望。
表1 高校體育教師工作負擔壓力n=146
《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公共體育課程建設的意見》明確指出,全區在校大學生普遍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合格要求,耐力、力量、柔韌、速度等體能素質明顯提高。現狀一:基礎教育階段體育教育的缺失,造成大學生身體素質普遍較差、體育鍛煉意識弱,基本的身體素質活動就有可能造成學生頭暈、嘔吐、甚至暈厥。現狀二:《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公共體育課程建設的意見》中第7條明確指出,各高校要根據開設體育課按不高于300:1的在校生師比核定,體育課程要充分考慮到安全和教學質量的要求,教學班額應在30人左右。以新疆農業大學為例,2016-2017年度體育教學,大一、大二共9204名學生。授課班級201個,實際授課教師26人,師生比是354:1 , 每個教學班人數平均為45.8人。班級大,人數多,場地不充分,越來越難進行正常的體能及技能教學,身心俱疲憊,這是目前的常態。42.3%的教師表示“我覺得我一直在做重復性的工作,工作沒有樂趣”。
《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公共體育課程建設的意見》指出,課外體育活動是高校公共體育課程內容的延伸和重要組成部分。高校要把課外體育活動、運動隊的專項訓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納入體育課程之中。
2.4.1 課外體育活動、群體競賽 新疆農業大學體育部所有教師被要求聘為各院系體育輔導教師,參與指導各項運動競賽及參賽隊員的選拔及《標準》項目的輔導。所有教師除了正常的教學外,從每年4月份開始,組織、承辦校內學生及教職工各類比賽達11項。
2.4.2 體質健康測試 以新疆農業大學為例,每年要在課余或周末給大一至大四近2萬名學生進行體質健康達標測試工作。2016-2017年度學校參加測試的學生總人數18149,測試班級467個,10個測試項目:50m(男女)、800m(女)、1000m(男)、立定跳遠(男女)、仰臥起坐(女)、引體向上(男)、身高體重肺活量、坐位體前屈。一個教學班,40~60人,每個老師平均20個班。一個教學班,至少需要6學時完成測試和數據整理及統計上報工作,那么一名教師就至少需要完成120學時的教學外的工作量。
2.4.3 代表隊訓練 學校代表隊取得的榮譽可以提升學校的知名度,增強學生的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幾乎每所高校都承擔著籃、排、足、田徑、乒乓球、羽毛球、武術、健美操等8支代表隊的訓練工作。這些工作都是教練利用課余或雙休日進行,每一塊獎牌背后都有教練付出的時間和精力。
體育教師基本上是運動員出身,多年的運動訓練或多或少都有身體上的傷病。調查顯示,體育教師未愈或難愈的傷病,小到肌肉拉傷、運動性脛腓骨膜炎,大到肩膝關節的慢性勞損、半月板損傷、腰椎間盤突出、肩周炎、肩袖損傷等等都是常見傷病。各高校體育教師的身體健康狀況堪憂。
科研是高校獲得聲譽和資源的重要手段, 教師的科研成果是其科研能力的外在表現,是其學術水平的重要標志, 因而會把它作為職稱評聘的主要依據。公共體育教學也一樣。
表2 您校晉升職稱對教學的要求 n=146
表3 您校晉升職稱對科研的要求 n=146
調查顯示(表2、表3),42.5%的教師認為學校對教學的要求一般,91.1%的教師認為對科研的要求很高或非常高。100%的教師進行科研其主要目的是評職稱。只有10.3%的教師選擇了促進教學。由于對體育學科在認識上的偏差,加上公共體育課教師本身也存在著整體科研水平不高,以及各高校為公共體育課教師所提供的科研和教學平臺還非常有限,導致論文難發,課題更難,核心發不上。目前情況是:課題—職稱—教學,三者互相制約、互為因果:沒有課題就評不了職稱;沒有職稱就拿不到課題;沒有課題和職稱,就得承擔更多的教學任務,也就更沒有時間搞科研。
學校體育不僅關系到學生個人的健康成長和未來的幸福生活,更是關系到整個民族的健康素質,關系到人才培養的質量。一個學校的發展在于活力,而體育恰恰是活力的源泉。活力可以賦予一個學校的希望,而體育教師的希望在于看到希望。對很多“二類”院校來說,如果條件有限,不能短期內為體育教師提供良好的科研平臺,至少要重視體育教師目前的教學、科研負荷,合理認可群體競賽、學生體質測試及課余訓練工作量,提高待遇。“路漫漫其修遠兮”,唯愿學校體育踐行的每一步,都能惠及更多的體育教師。
[1]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的實施意見[S].新黨發[2007]18號.
[2]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公共體育課程建設的意見[S].新教體藝[2010]2號.
[3]牛利畢.教師職業壓力與教師的生命關懷[J].東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2).
[4]黃忠興.浙江省高校體育教師工作壓力、心理健康及其關系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6,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