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松 李緒松 梁武勝
橈骨遠端骨折在臨床經常發生, 以往多用夾板外固定或者手法復位石膏固定的方法處理骨折穩定、簡單的關節外和部分關節內骨折, 療效尚可[1]。但對于絕大多數橈骨遠端C3型骨折患者, 傳統的治療方案如單純夾板或石膏外固定等很難實現滿意復位和有效固定, 很容易造成腕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生, 從而降低療效和患者生活質量, 而近年來隨著高能量損傷的增多, 骨折變的更為復雜且穩定性更差, 多數患者最終需通過手術方案進行解決[2]。為了提高橈骨遠端C3型骨折的治療效果, 本文進行相關研究。
1.1 一般資料 依據隨機原則從 2015年1月1日~2017年5月31日來本院就診的橈骨遠端C3型骨折患者中抽取60例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治療方案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30例。治療組男13例, 女 17例;年齡20~65歲, 平均年齡(38.3±9.6)歲;骨折時間1~6 h, 平均骨折時間(3.2±1.1)h。對照組男12例, 女 18例;年齡21~64歲, 平均年齡(38.1±9.5)歲;骨折時間1~7 h, 平均骨折時間(3.3±1.3)h。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獲得本院倫理委員會討論通過。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患者采取切開復位鋼板螺釘內固定治療,具體為:麻醉方式選擇術側臂叢阻滯麻醉, 從橈骨遠端掌側作一長度為6~7 cm手術切口, 在橈動脈和橈側腕屈肌間實施鈍性分離, 完成后向外輕拉橈動脈, 順著前方肌的橈側止點進行縱行解剖, 充分顯現骨折的斷端, 然后依據患者骨折情況進行復位固定, 如有需要可選用克氏針進行臨時固定。在手術期間通過C形臂X線機進行透視, 了解橈骨高度、下尺橈關節間隙以及掌傾角等是否恢復正常, 選擇恰當的鎖定鋼板和螺釘對骨折端進行固定。
1.2.2 治療組 患者采用閉合復位或者小切口撬撥復位外固定支架結合克氏針固定治療, 具體為:麻醉方案選擇臂叢麻醉, 術側上止血帶。借助C形臂X線機對骨折部位進行透視并實施手法牽引以恢復橈骨高度, 了解關節面復位情況。若在透視下關節面復位良好, 則可以直接應用外固定支架實施固定。如果關節面出現臺階, 根據患者手術前的影像資料明確骨塊位置, 借助透視應用適宜的克氏針進行撬撥使其復位(必要時取小切口), 以便恢復正常橈骨高度和掌傾尺偏角。主要骨折塊應用克氏針進行固定, 然后安裝固定支架。在透視下調整牽引高度, 視骨折穩定情況將腕關節固定于掌傾尺偏位或功能位, 然后將外固定支架夾具擰緊。彈力繃帶從遠心端向近心端輕微加壓。定期復查X線片并將夾具鎖緊。兩組患者在手術結束后都常規預防感染治療24 h并給予相應的對癥處理。術后1 d可指導患者被動活動患側肢體, 鼓勵患者盡早進行肢體功能鍛煉。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情況, 包括手術時間、術中術后失血量、骨折愈合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等指標。術后給予隨訪, 在6個月時復查X線片, 比較兩組患者橈骨遠端骨折復位情況, 包括尺偏角、掌傾角及橈骨高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 治療組手術時間、術中術后失血量、骨折愈合時間及住院時間均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橈骨遠端骨折復位情況比較 對照組尺偏角、橈骨高度均大于治療組, 掌傾角小于治療組(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 x-±s)

表2 兩組患者橈骨遠端骨折復位情況比較( x-±s)
橈骨遠端骨折在臨床極為常見, 其中C3型骨折是指關節面和干骺端均發生的復雜骨折, 此類骨折治療時復位困難,而且復位成功后由于骨皮質支撐不穩, 很容易發生再移位和晚期塌陷, 因此臨床多采取手術方案進行治療[3]。雖然切開復位鋼板螺釘內固定能夠取得較好的復位效果, 但其對組織損傷大, 治療費用高, 不容易被患者和家屬所接受[4]。和切開復位鋼板螺釘內固定方案相比, 閉合復位或者小切口撬撥復位外固定支架結合克氏針固定在對周圍組織創傷小、治療費用低等方面優勢顯著[5]。外固定支架處理更能滿足微創治療要求, 對一些鋼板無法保證骨折有效固定的患者, 應用克氏針進行有效固定, 能夠明顯減少創傷, 改善關節面狀態,減少術后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6]。國外研究[7]明顯指出,橈骨遠端C型骨折患者從掌傾角、尺偏角以及橈骨高度三方面比較, 鎖定加壓鋼板治療和外固定支架治療療效是不同的,這和此次研究數據相一致。
綜上所述, 橈骨遠端C3型骨折患者接受閉合復位或者小切口撬撥復位外固定支架結合克氏針固定治療, 具有創傷小、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且不需要再次手術取出內固定物、療程短、大大降低了總醫療費用等眾多優點, 其缺點是術后釘道護理稍顯麻煩, 但利遠大于弊, 患者接受度高, 值得推廣。
[1] 曹錦, 溫娟 , 周文忠, 等.掌側鎖定鋼板結合外支架治療 C型橈骨遠端不穩定骨折.臨床骨科雜志, 2013, 16(5):537-538.
[2] 向乾彬, 范海泉, 黃海訊, 等 .有限內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治療骨遠端粉碎性骨折.臨床骨科雜志, 2012, 15(2):188-189.
[3] 牛文斌 .閉合復位與手術治療老年橈骨遠端骨折的療效比較.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6, 25(7):66-67.
[4] 杜正通, 樓飛龍, 田艷冰, 等 .克氏針聯合外固定支架治療橈骨遠端不穩定骨折療效分析.浙江醫學, 2013, 35(4):277-279.
[5] 陳煥慶, 溫喜樂 , 李陽明, 等 .T 形鎖定鋼板內固定與外固定支架治療背側 Barton 骨折的病例對照研究.中國骨傷, 2015,28(6):517-520.
[6] 徐龍, 趙思淳, 吳仕舟 , 等.有限內固定聯合超關節鉸鏈外固定支架治療成人肱骨遠端C3 型骨折的療效分析.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15, 29(6):678-682.
[7] Matschke S, Wentzensen A, Ring D, e t al.Comparison of angle stable plate fixation approaches for distal radius fractures.Inju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Care of the Injured, 2011, 42(4):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