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 患者發病后氣道高反應會隨著炎癥的進展而增加, 導致患者出現咳嗽、氣短、喘息、胸悶等臨床癥狀, 且患者大多在凌晨和夜晚反復發作, 經過有效治療后患者的癥狀可以得到一定的緩解。目前我國的哮喘患者占有一定的比例, 而哮喘多發于老年群體[1]。根據相關研究顯示[2], 盡早確診并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 同時對患者進行長期的規范化管理, 能夠對患者的病情起到積極的控制作用, 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肺功能檢查在呼吸生理知識的基礎上結合現代技術對人體的呼吸系統功能進行規范化、全面化的檢查, 近年來隨著檢查技術的不斷成熟, 逐漸成為臨床診斷支氣管哮喘的主要參考之一[3]。本次研究針對支氣管哮喘患者采用了肺功能檢查措施, 分析其診斷的準確率, 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2月~2017年3月在本院接受診治的120例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參與研究。隨機將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6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37例, 女23例;年齡61~82歲, 平均年齡(73.85±9.18)歲;病程6個月~10年,平均病程(3.97±2.18)年。觀察組患者中男34例, 女26例;年齡60~83歲, 平均年齡(74.27±9.36)歲;病程6個月~9年,平均病程(3.35±2.16)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身體檢查進行診斷, 標準如下:患者存在氣急、咳嗽、喘息、胸悶反復發作的情況, 并且患者的發病原因包括與其他變應原發生接觸、受到化學性或者物理性刺激、受到冷空氣影響、自身運動所致或者存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情況。患者發病后, 可在雙肺聽到哮鳴音, 并且以呼氣相為主, 呈現彌漫性或者散在性, 患者的呼氣相有所延長。以上所有癥狀在經過有效治療后可以有所緩解。
1.2.2 觀察組患者則采用肺功能檢查進行診斷, 采用意大利科時邁公司生產的Quark肺功能儀對患者進行檢測, 測量指標主要有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和用力肺活量, 并計算其比值, 同時測量患者的最大呼吸流量等數據。在進行診斷時, 患者至少需要滿足以下標準之一方可確診為支氣管哮喘。①患者的支氣管激發試驗結果呈現陽性, 即患者吸入激發劑后FEV1下降率>20%, 使用藥劑為乙酰甲酸減激發劑;②患者的支氣管舒張試驗呈現陽性, 即患者吸入支氣管舒張劑15 min后FEV1變化比例>12%, 并且FEV1的絕對值增加>200 ml, 使用藥劑為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氣霧劑, 噴4噴;③患者的最大呼氣流量日內的變異率>20%, 或者晝夜波動率>20%。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誤診情況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患者中出現9例誤診, 誤診率為15.00%;觀察組患者中出現2例誤診, 誤診率為3.33%。觀察組患者誤診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誤診情況比較(n, %)
據相關資料統計, 目前全球的哮喘患者已超過3億, 并且每年死于哮喘病的患者高達25萬人[4]。哮喘多發于兒童,其次為老年人, 并且老年患者的臨床特征更加不明顯, 且由于老年患者自身身體素質原因, 因此大多伴有其他并發癥,導致病情更加復雜, 治療更加困難。因此只有盡早確診病情,才能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緩解病癥。肺功能檢查主要包括支氣管舒張試驗、支氣管激發試驗及呼吸流量峰值測定[5]。支氣管舒張試驗主要用來測定氣道的可逆性, 在進行實驗式可以選擇吸入型支氣管擴張劑或者非吸入型支氣管擴張劑,例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就是典型的吸入型支氣管擴張劑,而非吸入型支氣管擴張劑則可以采用靜脈注射、皮下注射或者口服等形式進行吸收。臨床上目前使用較多的仍是吸入型支氣管擴張劑。支氣管激發試驗主要是對患者的起到高反應性進行測定, 根據患者的不同變應原對患者進行不同的激發試驗, 主要包括物理、生物和藥物等。激發試驗根據機制進行劃分又可分為直接激發和間接激發試驗, 目前臨床上使用較多的仍是直接激發試驗[6]。呼吸流量峰值是臨床中檢測通氣功能的主要參考項目之一, 能夠直接反饋患者在用力呼氣時能達到的最高流量。
在肺功能的檢查中, FEV1能夠對患者的氣道阻塞情況進行良好的反饋, 哮喘患者發病后一般會存在支氣管收縮的現象, 同時可能存在水腫或者黏膜滲出等癥狀, 這就會導致患者出現氣道阻塞的病癥, 此時和健康人體相比, 患者的正常氣流量有所降低, 用力肺活量也相應減少, 因此在呼出同樣體積的氣體時, 支氣管哮喘患者需要比健康人花費更長的時間[7-9]。FEV1以及FEV1/FVC能夠對患者的較大氣道呼氣期阻力進行如實反饋, 且與患者的哮喘阻塞程度有著顯著的相關性, 因此和單純采用肺部聽診相比, 肺功能檢查的敏感度更高[10]。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對照組患者中出現9例誤診, 誤診率為15.00%;觀察組患者中2例患者出現誤診, 誤診率為3.33%;觀察組患者誤診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綜上所述, 肺功能檢查能夠幫助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及早確診病情, 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療, 因此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宋潔, 楊忠寶.肺功能檢查在老年支氣管哮喘中的診斷與分析.中國保健營養, 2016, 26(5):322.
[2] 杜玉生, 仲崇梅.肺功能檢查在老年性哮喘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鑒別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5, 15(59):15, 18.
[3] 付海琴.肺功能檢查在老年冠心病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國際心血管病雜志, 2017, 44(a01):127-128.
[4] 周萍, 門垚, 張旭華, 等.肺功能檢查在老年性哮喘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鑒別診斷的價值.轉化醫學電子雜志, 2015, 16(6):6-7.
[5] 肖海勵.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呼出氣一氧化氮與肺功能的相關性.臨床醫學, 2016, 36(5):41-42.
[6] 顧慧玲.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FeNO與肺功能的相關性.臨床肺科雜志, 2015, 20(7):1293-1295.
[7] 嚴峻, 蔡永遼, 陳永謙, 等.肺功能檢查在老年支氣管哮喘診斷中的意義.臨床肺科雜志, 2013, 18(11):305.
[8] 許承斌, 丁明霞, 常媛媛, 等.呼出氣一氧化氮測定在老年哮喘診治中的應用價值.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6, 36(2):373-374.
[9] 劉錦銘, 齊廣生.肺功能檢查在支氣管哮喘診斷、評估中的應用.診斷學理論與實踐, 2016(3):212-214.
[10] 王宏偉, 盧明毅.肺功能檢查在老年性哮喘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鑒別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中國醫藥導刊, 2014(7):1125-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