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冬蘭 劉子英 嚴贊華
臨床上, 腹式全子宮切除、陰式全子宮切除術均是治療子宮良性病變的重要方法, 相關研究表明, 陰式全子宮切除術一般恢復快、并發癥少, 在臨床上使用較為廣泛[1]。但一些患者存在陰道狹窄、宮頸肌瘤、恥骨弓狹窄等問題, 為陰式全子宮切除帶來困難。近年來, 腹腔鏡微創手術因其能有效觀察到腹腔內部病灶情況、安全有效等優點廣泛應用于各外科手術中[2]。為探究腹腔鏡輔助下陰式困難全子宮切除術的臨床效果, 選取本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50例子宮良性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子宮良性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手術方式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25例。對照組年齡29~59歲, 平均年齡(45.8±5.7)歲;平均病程(6.8±3.4)年;有剖宮產史5例。觀察組年齡28~58歲, 平均年齡(46.9±6.3)歲;平均病程(6.9±3.3)年;有剖宮產史6例。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經病理學檢查均確診為子宮良性病變, 且符合全子宮切除術的適應證;排除嚴重心肺功能障礙患者, 排除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患者采用陰式困難全子宮切除術, 具體步驟如下?;颊咝袣夤莒o脈復合全身麻醉, 從陰道粘膜與宮頸交界處環形切開, 將直腸和膀胱上推, 打開直腸, 腹膜返折,逆行切斷主韌帶、宮骶韌帶、子宮血管, 經陰道切除子宮及其附件, 自陰道取出子宮, 陰道殘端用2/0微喬線連續縫合。1.2.2 觀察組 患者行腹腔鏡輔助下陰式困難全子宮切除術, 具體步驟如下?;颊咝袣夤莒o脈復合全身麻醉, 臍孔消毒, 臍孔上0.5 cm處切開腹部皮膚1 cm刺入10 mm穿刺器套管置入腹腔鏡光源觀察, 建立氣腹12~14 mm Hg(1 mm Hg=0.133 kPa), 分別于右下腹(臍與髂前上棘之間)及左下腹刺入5 mm穿刺器套管, 在腹腔鏡直視下根據腹腔鏡對腹腔、盆腔位置等情況的探查結果, 若有粘連, 先行松解術,并在腹腔鏡下依次切斷卵巢固有韌帶、圓韌帶、輸卵管峽部等, 打開闊韌帶前后葉和膀胱, 子宮腹膜返折, 切除子宮和其附件, 自陰道取出子宮, 陰道殘端用2/0微喬線連續縫合。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術中疼痛評分以及并發癥(愈合不良、腰骶痛、盆腔積液、輸卵管脫垂)發生情況?;颊咝g中疼痛評分標準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3]進行評價, 滿分10分,0~3分為鎮痛良好, 4~6分為基本滿意, >6分為鎮痛較差。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術中疼痛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66.3±7.3)min、住院時間(9.6±1.8)d短于對照組的(118.3±20.6)min、(15.3±3.4)d,術中出血量(140.7±11.4)ml少于對照組的(310.4±31.5)ml,術中疼痛評分(2.7±0.3)分低于對照組的(4.3±0.6)分,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8.00%(2/25), 低于對照組的32.00%(8/2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 2。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術中疼痛評分比較( x-±s)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n, %)
子宮切除術是常見的治療子宮良性病變的婦產科手術,而傳統的腹式全子宮切除, 創面大, 易干擾其他臟器, 不良反應發生率高[4], 故當前臨床上主要通過陰式全子宮切除和腹腔鏡輔助下陰全子宮切除術兩種。隨著腹腔鏡等微創手術技術的發展。腹腔鏡逐漸應用于陰式全子宮切除術中。
本研究結果顯示, 腹腔鏡輔助下陰式困難全子宮切除術相較于無腹腔鏡輔助的對照組, 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住院時間短、并發癥發生率低, 與相關報道相一致[5-7]。值得臨床推廣。
針對腹腔鏡輔助下陰式困難全子宮切除術, 作者總結手術經驗如下:①術前訪視, 護理人員應該提前訪視患者,初步確定患者的精神狀態, 并叮囑術前12 h 禁食, 4 h 禁飲[8-10];②手術醫師應該具備相應經驗, 對腹腔鏡基本知識與全子宮切除術了如指掌, 手法嫻熟, 遇到特殊情況沉著應對;③手術過程中, 從腹腔鏡等手術用具, 到醫護人員的衣物,再到患者自身, 都應該嚴格執行消毒工作, 尤其是要加強對患者的消毒工作, 減少不必要的感染;④腹腔鏡儀器復雜精密, 要特別注重保養, 不能用水直接沖洗, 應該用消毒液擦洗干凈再用干凈濕布擦洗上油, 放置專用器械柜內備用。
[1] 吳海燕, 李艷紅, 張欣寧, 等.改良腹腔鏡輔助下陰式全子宮切除術40例臨床治療效果分析.中國實用醫藥, 2016, 11(18):63-64.
[2] 黃書蘭.80例腹腔鏡輔助下陰式全子宮切除術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中國醫藥指南, 2013, 11(7):654-655.
[3] 黃李蕓.腹腔鏡輔助下陰式全子宮切除術與開腹全子宮切除術的護理比較.中國美容醫學, 2012, 21(8):315-316.
[4] 姚志蘭.腹腔鏡輔助下陰式全子宮切除術的對比研究.中外婦兒健康, 2011, 19(4):221-222.
[5] 高文萍.腹腔鏡輔助下陰式全子宮切除術與開腹全子宮切除術臨床對比.中國實用醫藥, 2010, 5(29):111-112.
[6] 任霞, 葉玲, 白文佩, 等.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與腹腔鏡輔助下陰式子宮切除術的臨床比較.中國內鏡雜志, 2007(5):449-451.
[7] 謝彩霞, 馬娜, 李春芳.腹腔鏡輔助下陰式子宮切除術與陰式子宮切除術臨床療效分析.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12,26(6):601-602.
[8] 程愛花.腹腔鏡輔助下陰式子宮切除術與經腹子宮切除術的臨床效果分析.實用腫瘤學雜志, 2007, 21(3):244-245.
[9] 楊學榮.腹腔鏡輔助下陰式子宮切除術臨床效果分析.西部醫學, 2012, 24(3):578-579.
[10] 王華莉, 張小霞, 楊會君.腹腔鏡輔助下陰式子宮切除276例臨床分析.中國醫藥導報, 2006, 3(20):53.